从工厂技工到乡村主播 ——小燕夫妻的“归巢”创业路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13 16:54 1

摘要:秋日晨光洒满云安区六都镇富强村,一间农家院落里,80后夫妻黄华扬、胡小燕正对着手机镜头热情推介。镜头扫过,笋干、香菇、土茯苓、五指毛桃等土特产琳琅满目,短短半小时,直播间订单提示音接连不断。

“这是我们云浮本地的米粉,有50多年生产历史,配料表只有大米和水,口感软糯、米香味浓,好泡好炒、方便快捷……”

秋日晨光洒满云安区六都镇富强村,一间农家院落里,80后夫妻黄华扬、胡小燕正对着手机镜头热情推介。镜头扫过,笋干、香菇、土茯苓、五指毛桃等土特产琳琅满目,短短半小时,直播间订单提示音接连不断。

这对夫妻的创业路,始于2021年的一次“归巢”。此前,黄华扬在东莞五金厂、河南南阳籍的胡小燕在塑胶厂从事技术工作,两人月薪均超万元。为照顾上学的孩子,他们毅然辞工返乡,决定依托云浮“南药之乡”及优质土特产的资源禀赋,在直播带货领域闯新路。

起步之路布满荆棘。2022年整整一年,夫妻俩的视频播放量低迷,直播带货入不敷出,甚至已联系好外出务工的企业,险些放弃。转机出现在一条日常短视频上——记录农村生活的《蒸包子》视频意外走红,账号一夜涨粉4万,粉丝量从停滞已久的3.9万实现跨越式增长,这让他们重燃信心。

“隔壁阿姨一句‘帮我也卖点’,点醒了我们。”胡小燕回忆道。从自家农产品到收购村民特产,从庭院直播间到果园、农田实景带货,他们的销售版图逐步扩大至云城区、罗定市乃至肇庆市。如今,夫妻二人运营的“小燕夫妻”“华扬哥”账号粉丝数分别达32万、7万,累计订单成交量超11万,带动村民增收超300万元。

他们的成长,离不开地方政策的赋能。作为六都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培育的“归雁”人才代表,夫妻俩搭上了当地“三雁工程”的快车,在政策扶持与环境优化中稳步前行。“现在每天最忙的是品控和售后。”胡小燕一边打包订单一边说,从农产品收购时的质量筛选,到发货前的二次检查,每道工序都不敢松懈。在她看来,直播间的口碑不仅关乎自家生计,更连着村民的“钱袋子”和云浮农产品的招牌。

从工厂技工到乡村主播,从个人创业到带动乡邻,黄华扬、胡小燕的故事正是云安农村电商发展的缩影。随着当地农村电商产业园建成、物流体系完善、人才培育加码,越来越多的新农人像他们一样,让特色农产品搭上“数字快车”,在乡村振兴的路上跑出加速度。

【记者】罗强 冯荣昌

【通讯员】梁艳 梁婉仪

【编辑】董琼 梁世钦 秦小青 区云波

【校对】李满盈

来源:正豪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