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25日,北京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第二法庭,庄严钟声敲响,近30位旁听者屏息凝神。合议庭主审法官罗霞敲下法槌,宣判备受瞩目的玉米新品种侵权案:撤销甘肃兰州中院一审驳回,改判河南金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金某公司)停止生产销售七大侵权玉米品种,赔偿恒
一粒玉米种子 如何获赔5000多万元?:金某侵权“偷种”酿巨案,最高法铁锤护创新田。
2025年4月25日,北京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第二法庭,庄严钟声敲响,近30位旁听者屏息凝神。合议庭主审法官罗霞敲下法槌,宣判备受瞩目的玉米新品种侵权案:撤销甘肃兰州中院一审驳回,改判河南金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金某公司)停止生产销售七大侵权玉米品种,赔偿恒某种业有限公司(恒某公司)经济损失及维权费用共计5354.7万元。这是我国植物新品种侵权判赔金额之最,央视网同日头版报道,凸显司法对种业“隐形冠军”的强力守护。涉案种子“NP01154”,一粒法国利马格兰欧洲公司授权的玉米亲本,看似平凡,却藏着抗旱高产的科技密码。恒某公司作为关联许可方,独占其在中国繁育销售权,一粒种子背后,是亿亩良田的丰收希望。
纷争源于田间“偷渡”。2016至2022年,金某公司审定“郑品玉491”“金苑玉304”等七个杂交玉米品种,表面风光无限,实则亲本“YZ320”疑似“NP01154”的“影子”。恒某公司2023年9月兰州中院起诉:金某未经许可,用授权品种做父本,非法繁育销售,涉案面积8243亩,索赔1.6亿元加20万开支。一审中,恒某提交四份分子检测报告,证明差异位点仅1个,铁证侵权。金某反击,甩出2994号测试报告,加测5位点称4处不同,还辩称自家是糯玉米,授权是普通型。律师栗某波庭上据理力争:“报告权威,加测程序合规,二者天差地别,无侵权说!”恒某代理人冯某伟摇头:“位点选定随意,不符司法解释和SSR标记标准,纯属自圆其说。金某明知来源不明,还收律师函后继续产销,故意加重!”
二审如手术刀精准。最高法调取品种档案、执法记录,赴检测机构核查,专家论证加测位点无效。罗霞法官当庭释法:“证据链闭合,亲本同一性成立。金某侵权五年,规模庞大,故意明显,适用惩罚性赔偿1倍,总额两倍补偿2667万,即5334万,外加20万费用。”金某法定代表人康某华庭后低语:“没想到这么严,种子这行,得重规矩了。”恒某负责人张某玲喜极而泣:“胜诉不止公司事,是行业灯塔!一粒种子值千万,创新才有回报。”判决明确:金某须销毁库存,监督下灭活处理,迟延每日万金违约。
此案如春风化雨。农业农村部5月跟进,推“品种溯源”技术,全国种子企业自查率升40%。农民老李在田埂感慨:“以前偷种图便宜,现在赔光裤子,买正版种子稳当。”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捷径腐蚀了底线,一粒“偷来”的种子,换来田野的丰收,却埋下法律的雷区。创新如幼苗,经不起盗用的风霜,企业的贪念放大成巨债。解决之道,唯有心安。敬畏专利,溯源自查,让科技如阳光,普照良田。否则,一季收获,将化作法庭的枷锁。这世间最难的,不是播下金种子,而是敢于在丰收中,选择正道的汗水。
种业人,你信过“便宜种子”吗?评论警醒,创新从一粒起。
来源:村桐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