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秋意渐浓,暑气渐消,正是垂钓好时节。在合肥一些河流、水库、野塘旁,执竿静坐或抛竿引鱼的年轻面孔日益增多,成为城市一道新的风景线。根据最新数据显示,中青年群体正成为钓鱼群体的主力军,占比高达46%,钓鱼群体呈年轻化趋势。
秋意渐浓,暑气渐消,正是垂钓好时节。在合肥一些河流、水库、野塘旁,执竿静坐或抛竿引鱼的年轻面孔日益增多,成为城市一道新的风景线。根据最新数据显示,中青年群体正成为钓鱼群体的主力军,占比高达46%,钓鱼群体呈年轻化趋势。
为何这项传统运动能“钓”住年轻人的心?其背后又牵动着怎样的消费新图景?记者近日走访合肥多处钓场与渔具市场,一探究竟。
钓鱼,钓的是什么?
合肥市郊的一处河流边,坐了不少前来钓鱼的年轻人。27岁的冉浪就是其中的一员,他说:“钓鱼主要是为了户外休闲,亲近大自然。”25岁的马建武也是如此,除了工作以外的时间,他都会选择在家附近的河道钓鱼,“追求一种身处大自然,舒适自然的松弛感。”
21岁的石乐乐选择钓鱼则是为了缓解生活的压力,在繁忙的工作之外,来到大自然,抛竿、静静等待,鱼儿上钩的瞬间,带来的快乐可以排除一切烦恼。沿河钓场老板李海东表示:“很多人钓鱼,就是为了钓上鱼那一瞬间带来的成就感,十分解压。”
如今,“一起去钓鱼”已成为合肥不少年轻人的社交暗号。三五好友相约水边度过半日;情侣把钓鱼列入约会清单;家长也乐意带上孩子共同体验,“相比沉迷电子产品,钓鱼既健康,又能增进亲子互动。”一位带孩子垂钓的家长说道。
线上线下,掀起钓鱼热
在某互联网平台,“钓鱼”相关话题播放量惊人,超过3500亿。“野钓地点”“爆护技巧”等关键词成为流量密码。从线上互动到线下水岸,合肥的“钓鱼热”也在借助互联网持续升温。
线上掀起的钓鱼热潮,带动起线下钓鱼的新玩法。资深钓友张厚峰说,合肥不少钓场、钓鱼爱好者会自发推出钓鱼竞赛,根据单尾最重、总重量最重、总尾数最多等多样获胜标准设定奖金,吸引钓鱼爱好者参赛,推动钓鱼运动的发展。
关于钓鱼类型,除了传统台钓,还有依靠假饵模仿弱小生物而吸引大鱼攻击的路亚钓、采用轻量化鱼竿专钓小鱼的小物钓等,多样的钓鱼类型各有其独特乐趣。业内人士表示,钓鱼是一种充满乐趣、挑战和态度的现代生活方式,合肥水系丰富,很适合探索发展钓鱼运动。
小鱼杆“拉动”产业发展
合肥“钓鱼热”的背后,是一条正在不断延伸的消费链条。从装备升级到场景体验,再到赛事经济,“钓鱼经济”潜力持续释放。
“从几十元的入门竿到几千元的高端装备,钓友的‘装备库’越来越专业。”43岁的资深钓友任小锋介绍,许多钓友都热衷于根据自身习惯,挑选出最顺手的钓具。据“钓鱼之家”平台统计,目前合肥地区渔具店数量约250家,市场持续升温。这波新浪潮中,合肥的年轻钓友也成为推动钓鱼运动创新发展的生力军。
与此同时,钓场业态也日趋多元。合肥约290家钓场中,斤塘、农家乐等类型丰富,不少钓场通过举办竞技比赛、提供露营烧烤、开展季节采摘等方式,打造复合型消费场景,勾勒出“钓鱼+”的新消费图景。
眼下,钓鱼运动正从传统的休闲方式,转型升级为融合健身、社交、旅游等多重功能的新业态。安徽省钓鱼协会秘书长裘志青表示,当前正在整合省内资源,未来规划以钓鱼比赛为抓手,服务好钓鱼爱好者,推广普及钓鱼运动,规范开展钓鱼活动。
合新闻见习记者 邵静 刘雨辰
来源:合肥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