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老板砍狗原因,有人称是小狗现在老板的绿植上撒尿,也有人称是老板本人厌恶狗,更有甚者称老板就喜欢虐待动物,气的网友给店老板摆上了花圈,就在舆论愈演愈烈之际,老板站出来讲了砍狗的真正原因,网友瞬间炸开了锅,所以他为什么砍狗?究竟谁对谁错?
[月亮]10月10日有网友爆料称,成都一店铺老板当街追砍一只狗,现场布满血迹,小狗叫声凄惨动弹不得,引发网友热议。
针对老板砍狗原因,有人称是小狗现在老板的绿植上撒尿,也有人称是老板本人厌恶狗,更有甚者称老板就喜欢虐待动物,气的网友给店老板摆上了花圈,就在舆论愈演愈烈之际,老板站出来讲了砍狗的真正原因,网友瞬间炸开了锅,所以他为什么砍狗?究竟谁对谁错?
故事的终局往往比它的开端更令人迷惑,在成都龙泉驿区,一家厨卫店的卷帘门紧闭,门前却意外地堆满了鲜花与花圈,这既是悼念,也是抗议,而在不远处的一家宠物医院里,一只哈士奇的生命走到了尽头,被执行了安乐死。
最初引爆全网的是一个堪称完美的情感剧本,这个版本的故事简单、粗暴,且极具煽动性,10月10日当天,一只哈士奇被人持刀砍的惨不忍睹,仅仅因为在一家店铺的绿植上撒了泡尿,就遭到店主用刀具残忍伤害。
一边是强大的、手持凶器的成年人,另一边是无法言语、毫无反抗能力的动物,起因又是一个微不足道到近乎荒谬的理由,这种极度不对等的设定,瞬间就将人们内心最朴素的正义感给激发了出来。
紧接着一段记录现场画面的视频成了最猛烈的催化剂,地面上大片刺眼的血迹,哈士奇瘫倒在地无法动弹,发出阵阵哀嚎,这种视觉冲击力是毁灭性的,它越过了一切理性的辩解,几乎是一瞬间,网友就直接将“残忍”、“毫无人性”的标签死死地钉在了店主身上。
愤怒的情绪一旦被点燃,便会迅速转化为行动,很快店铺招牌上的电话号码被曝光,无数个愤怒的电话瞬间就将店主的手机打到瘫痪,逼得他不得不关机,但人们的谴责还远远不够,在他们看来这点辱骂,根本不足以为小狗“报仇”。
很快线上声讨蔓延至线下,本地的动物保护人士找上门来,试图为那只狗寻求一个解释,更激烈的抗议者则直接在店铺门口摆上了花圈和黄纸,用一种近乎诅咒的方式,为那只哈士奇鸣不平,而这个版本的“真相”就这样获得了最广泛的传播。
就在网络情绪达到顶峰的第二天,也就是10月11日,一份来自官方的通报,试图为这场风暴画上一个句号,官方直接推翻了整个事件的导火索,通报明确指出,网传的“因在绿植上撒尿被砍”的说法并不属实。
接着官方重塑了冲突双方的身份,那只哈士奇不再是可怜的宠物,而被定义为一只“未拴绳、无主人的流浪狗”,更关键的是它不再是无辜的受害者,官方的调查版本里,是这只狗首先闯入店中,咬死了店家自己养的鸡。
故事到这里,加害者与受害者的身份开始发生微妙的倒转,与此同时店主在驱赶狗的过程中,自己的手臂也被它抓伤,所以才持刀动的手,于是店主的行为动机被重新解释,他不再是无端施暴的恶魔,而是一个在自家财产受损、身体也受到伤害后,被愤怒冲昏了头脑的普通人。
他的行为或许过激,但他的动机“事出有因”的,他的行为也从“无端暴行”变成了“激情反应”,毕竟这只狗敢光明正大的冲进店铺咬死小鸡,说明它是有很强的攻击性的,如果咬伤的不是鸡,而是人,甚至是小孩,大众还会觉得店长狠辣吗?说不定都是叫好声。
事情的最后官方用一个权威性的结论为事件收尾,受伤的狗因伤势过重,已被执行安乐死,尸体也进行了无害化处理,街道办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的口头回应,也与这份书面通报的内容也基大差不差。
有了官方的通报之后,不少网友表示出了对店老板行为的理解,但很快网友们就发现了其中漏洞,最大谜团就是那只哈士奇的真实身份,它究竟是一只具有攻击性的“无主恶犬”,还是一只不慎走失的“温顺宠物”?
附近商户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透露的细节,让大家有了不一样的看法,有商户说这只狗脖子上戴着项圈,虽然没有主人的联系信息,但“身上比较干净”。
另一位曾经投喂过它的商户也表示,它在事发区域出现大约已有四天,期间从未表现出攻击性,甚至有观点指出,哈士奇这个品种天性胆小,如果不是受到攻击,通常不会主动伤人。
这些碎片化的信息让狗的形象变得扑朔迷离,其次是那个最关键的“狗咬鸡”环节,始终笼罩在疑云之中,它似乎缺乏最直接的物证,尤其是监控录像方面的缺失。
许多网友的质疑也正是集中于此,鸡是在笼子里还是散养的?为什么没有监控视频?这件事是另有隐情,还是网友们自己想得太多?这些还都是个谜。
而就在这时,有网友发出灵魂质问,就算真的是狗咬鸡、狗伤人在先,店主用刀具进行反击的行为,是否超出了合理防卫的范畴?退一步讲,如果这只狗真的有主人,那它未被拴绳出现在公共区域,主人的失管责任又该如何追究?
这场争论的核心已经不再是那只狗、那只鸡和那位店主了,在这起事件中,爱狗的人看到了生命的脆弱与人性的残忍,讨厌不文明养犬行为的人,则看到了物权与人身安全被侵犯后的正当反击,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信息来源:
来源:好时光放映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