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值此习近平总书记致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贺信四周年之际,河南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仰韶文化新高地”,三门峡市委八届九次全会进一步明确要“建设仰韶文化新高地”,重在以务实举措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
关于建设仰韶文化新高地
的探索与思考
值此习近平总书记致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贺信四周年之际,河南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仰韶文化新高地”,三门峡市委八届九次全会进一步明确要“建设仰韶文化新高地”,重在以务实举措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三门峡全力推进仰韶文化新高地建设,既是仰韶文化发现地和命名地的历史使命与时代担当,也是现时期推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变先人文明资源为后人幸福财富、促进文旅文创融合发展壮大迫在眉睫的时代课题。本人作为基层考古机构的从业者,尝试从实践探索的角度谈点粗浅看法。
一、
思想站位要高
建设仰韶文化新高地,要有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政治高度。习近平文化思想高瞻远瞩,博大精深,内涵丰富,与时俱进,既明确了文化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现时期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理论纲领,更是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旅融合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仰韶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主根脉,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因为它实证了中华民族绵延不断的历史,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中国模式。在现时期以建设仰韶文化新高地的形式予以保护弘扬和传承仰韶文化,就是以政治的高度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
建设仰韶文化新高地,要有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的思想自觉。2021年10月17日,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百周年纪念大会在三门峡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亲致贺信。纪念大会能够在三门峡召开,本身就是考古学术界对仰韶文化之于中华文明价值和地位的充分认同和肯定。习近平总书记亲致贺信更是对考古人的勉励和殷切嘱托,对仰韶文化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对三门峡的殷切关爱和关心。在仰韶文化发现第二个百年之初,高站位提出和全力推进仰韶文化新高地建设,既是致敬考古学礼赞考古人,更是以实际行动回应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的思想自觉。
建设仰韶文化新高地,要有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具体实践。习近平总书记2025年5月20日在河南考察时作出重要指示,“文旅融合前景广阔,要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真正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现时期全力推进仰韶文化新高地建设,创造性推进仰韶文化的学术研究阐释,创新性开展仰韶文化遗产的活化实践,挖掘好展示好仰韶文化的时代价值和经济价值,变先人文明资源为后人幸福财富,促进文旅文创融合高质量发展,是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树牢“四个意识”和坚定“四个自信”勇担当敢作为的生动体现和具体实践。
二、
战略谋划要远
建设仰韶文化新高地,要处理好区域发展和国家战略的关系。《嵩山河洛地区仰韶文化中晚期遗址群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方案》获国家文物局批准,标志着仰韶文化遗址联合申遗成为国家战略,也为三门峡区域仰韶文化赋能文旅产业发展带来更多更大的机会。世界文化遗产入列城市是国际游客首选目的地城市,如河南安阳的殷墟遗址、洛阳龙门石窟遗址在申遗成功后国际游客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宁夏西夏王陵在入列世界文化遗产前后游客攀升显著。三门峡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势在必行,如果能够抢抓机遇顺势而为主动作为,就能充分把握国家政策机遇期而享受更多政策红利。全力参与和推进仰韶文化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是国家战略,也应是区域发展和建设仰韶文化新高地的首要战略。
建设仰韶文化新高地,要处理好仰韶文化工作现有基础和全新发展的关系。要充分把握好“高地”的内涵及外延,认真分析“高地”及“周边”的相对关系,切实理解文化“高地”的引领作用和活化价值。要重新审视三门峡区域仰韶文化工作的实际现状,包括基础设施、学术研究、平台搭建、对外交流和传播影响的实际效果;要锚定仰韶文化新高地建设的新目标,包括硬实力筑基、软实力提质、创新力赋能的愿景展望和发展规划,突破思维常规谋划,创新体制机制实践,咬定青山不放松,日有所进月有所成,未来必定众志成城。
建设仰韶文化新高地,要处理好三门峡仰韶文化与全国仰韶文化的关系。仰韶文化因首次发现和发掘于渑池县仰韶村而命名,标志着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既要认识三门峡仰韶文化与全国仰韶文化在中国考古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的象征性区别,还要深度解读各仰韶文化遗址间的学术性区别。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百周年纪念大会在三门峡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亲致贺信,意味着三门峡相对于全国仰韶文化覆盖区,要有更多的责任担当和时代使命,既要把握好仰韶文化发现地命名地的文化属性,又要解读好中国考古学诞生地的文化特征,勇做全国仰韶文化新高地建设的排头兵。
三、
工作措施要实
建设仰韶文化新高地,在谋划未来发展上要实。要用足用好国家层面上已经部署推进的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的政策精神,整合仰韶村遗址与仰韶文化博物馆、庙底沟遗址与庙底沟博物馆等,与三门峡市仰韶文化研究中心共同组建区域性骨干事业单位,实现区域内仰韶文化研究阐释与保护开发的一体化布局、一体化运作,形成工作合力,提高运营效率,避免因重复工作造成实际上的精力和财力浪费,还有利于为三门峡区域仰韶文化遗址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奠定合力提高效率;同时积极争取三门峡市仰韶文化研究中心更名“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挂牌“三门峡市仰韶文化研究院”,以解决现有机构名称与实际职能不相符的问题,切实有利于突出仰韶文化研究而又兼顾文物考古的基本职能。
建设仰韶文化新高地,在争取政策支持上要实。要在挂牌“仰韶文化国际研究中心”的基础上,充分把握挂牌“豫西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的契机,主动争取政策筹建“仰韶文化彩陶基因库”“仰韶文化智能实验室”,主动申请国家文物局授予三门峡考古发掘的“团体领队资质”,以打造“国内一流考古科研机构”为目标,主动落实考古发掘领域“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政策精神。建议地方出台专项政策支持“我在仰韶修文物”“仰韶面对面”等新媒体传播矩阵破圈出圈,支持以仰韶文化为主要创作元素的微短剧和短视频爆火爆款。
建设仰韶文化新高地,在平台搭建上要实。要以“仰韶文化国际研究中心”为依托,多渠道多方向推进仰韶文化在课题研究、学术交流和文创产品出海的国际化合作。在国家“十五五”期间继续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项目的大背景下,要面向全国设立“仰韶文化研究基金会”“仰韶文化研究专项基金”,以支持学术研究为杠杆撬动仰韶文化课题研究的多角度立体化深入开展。要高质量高标准承办好国家批复逐年举办的“仰韶论坛”,以仰韶论坛的影响力提升仰韶文化的传播力。
四、
实际成效要新
建设仰韶文化新高地,要在仰韶文化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格局上有新突破。仰韶文化遗产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国家战略,也就意味着仰韶文化申遗工作已经摆上国家议事日程,申遗切实可行势在必行。要站在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建设文化强国和讲好中国故事的高度,客观全面地看待仰韶文化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科学把握近期发展与长远战略,善于借助大势顺势而为,争取主动推进工作而不被动落实任务,及早明确区域内仰韶文化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议事协调机构及工作办公室,尽快在全国率先吹响仰韶文化申遗工作的冲锋号,务实彰显仰韶文化发现地命名地的责任与担当。
建设仰韶文化新高地,要在仰韶文化的研究阐释上有新突破。已经启动创设工作的《仰韶学刊》是目前国内首部以“仰韶”命名的中文刊物,要在坚守办刊规律的情况下积极争取正式出版刊物,培育打造专属仰韶文化研究阐释的“主阵地”;要大力支持已经充分论证的《仰韶文化大典》编撰工作顺利推进,系统梳理一百年来仰韶文化研究阐释的学术价值,以鸿篇巨著形式为学界深化仰韶文化研究夯实基础、奠定标志性著作;要主动提升《仰韶文化数据平台》建设,有效打通学术专业性与文化普世性的认识壁垒,创造性实现仰韶文化学术研究和文化消费的社会化大众化传承弘扬;要积极推进与北大张海老师团队合作共建的“仰韶文化彩陶基因库”“仰韶文化智能实验室”项目,以科技化智能化手段建设仰韶文化研究阐释的新高地。建设仰韶文化新高地,要在仰韶文化遗产赋能文旅产业发展认识上有新突破。文化遗产奠定文旅发展灵魂,考古文化遗产赋能文旅产业发展具有典型示范。2024年,甘肃大地湾遗址成为热门的旅游打卡地,单日最高接待量超过1.5万人次。曾经的古城村是安吉的贫困村,安吉古城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为文化旅游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村集体经济收入从15万元增加到500万元,村集体资产达到5000多万元。仅考古遗址公园项目就吸纳了全村300余人就业,每年人均增收5万余元。2024年,全国55处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门票收入超8亿元,研学和文创收入分别增长50%和166%。文旅文创产业强劲发展成为世界大势,据国家旅游局预计,我国旅游度假行业将形成10万亿级支柱产业,文旅文创产业已经成为大众乐于消费的朝阳行业。“十四五”时期,我国人口结构已经发生深刻变化,催生了新的旅游消费需求,围绕文化遗产的休闲度假成为高频次高密度的消费模式,已经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发力点。仰韶文化作为黄河文明的重要代表,在三门峡区域内,仰韶文化文旅品牌与函谷关、地坑院、三门峡大坝甚或是白天鹅生态旅游,是源与流的关系;与周边西安和洛阳的文旅品牌是高差异化的关系。倾注力量以仰韶文化为龙头打造三门峡的文旅爆款品牌,有利于三门峡与爆火的洛阳和西安文旅形成差异化发展态势,变洛阳和西安的海量游客流量优势为三门峡的游客留量优势,继而带动三门峡全域旅游新发展。
建设仰韶文化新高地,要在仰韶文化遗产赋能文旅产业发展的实践上有新突破。仰韶文化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仰韶文化遗产具有国际文旅品牌潜力,是世界级文旅文创大IP。要高度重视全市仰韶文化遗址一盘棋建设,筹划“十五五”期间在渑池县建设“中国考古历史博物馆”,打造“到渑池县看中国考古”品牌;推动仰韶村遗址由“遗址公园”向“遗址公园上的文旅景区”转变;推进庙底沟考古遗址公园创建“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在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是国内游客首选旅游目的地城市的当下,仰韶文化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过程,就是仰韶文化面向国际宣传培育仰韶文化文旅品牌千载难逢的契机。鉴于仰韶文化发现地命名地的独特无形资产优势,科学把握以“学术研究立基础、媒体传播作先导、整体布局抓关键、运营前置是核心”进行创新活化实践,精准策划以“入境游带动国内游、专访游联动社会游、研学游推动文旅游”为实施路径,三门峡仰韶文化必定能够乘着时代发展大势扶摇直上成为国际性文旅品牌劲旅。
在河南省委全面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实施文旅强省战略、强力推进文化遗产创新活化实践的大背景下,务实推进仰韶文化新高地建设,既是勇扛时代使命强责任担当,也是顺应时代潮流彰显作为的战略谋划,必定能够凝聚发展合力谱写三门峡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来源:三门峡日报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