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明星跨界商业本可凭借公众影响力实现正向价值,但若触碰法律底线、透支信任,终将付出沉重代价。张庭与林瑞阳这对曾风靡娱乐圈的夫妇,从荧幕上的 “金童玉女” 转型商业后,一度打造出看似光鲜的护肤品牌帝国,却以 “传销” 手段收割大众财富,最终被法律制裁。他们用三年积
明星跨界商业本可凭借公众影响力实现正向价值,但若触碰法律底线、透支信任,终将付出沉重代价。张庭与林瑞阳这对曾风靡娱乐圈的夫妇,从荧幕上的 “金童玉女” 转型商业后,一度打造出看似光鲜的护肤品牌帝国,却以 “传销” 手段收割大众财富,最终被法律制裁。他们用三年积累数百亿身家、豪掷 17 亿购置黄浦江畔房产的 “神话”,终究在市场监管局的查处令下显露出 “人血馒头” 的本质,印证了 “善恶终有报” 的朴素真理。
明星光环下的商业起步:从荧幕到护肤品牌的转型
张庭的人生起点并非娱乐圈。1970 年出生于台湾彰化县的她,早年是一名幼儿园教师,每天带着孩子们唱歌、做游戏,日子平淡却安稳。直到一次逛街时,她扎着马尾、穿着简单白 T 恤的模样,被广告公司星探看中 —— 彼时的她,笑起来有一对深深的酒窝,眼睛明亮有神,正是广告需要的 “亲和力形象”。
随后拍摄的洗发水广告,让她一夜成名。镜头里,她轻轻揉搓头发,泡沫丰盈,转身时的笑容甜得能融化观众,那句 “柔顺秀发,从这里开始” 的台词,让 “酒窝女孩” 的标签深入人心。此后,她辞去幼师工作,正式踏入娱乐圈,2000 年凭借《绝色双娇》中活泼灵动的角色,在内地收获大批粉丝,“台湾第一酒窝美女” 的称号传遍街头巷尾。
林瑞阳的早年则充满坎坷。1960 年出生于台湾宜兰县的他,幼时家境殷实,却因父亲为他人担保被骗,家道中落,高中毕业后便放弃学业打工谋生 —— 在货船上做过搬运工,扛着沉重的货物在甲板上穿梭,汗水浸透衣衫;也当过清洁工,凌晨四点就起身清扫街道。命运的转折来自一次偶然的广告试镜,他凭借挺拔的身形和沉稳的气质,成为广告男模,此后又在剧组从导演助理做起,边干边学,最终晋升为杨德昌导演的副导,还因主演《一帘幽梦》等琼瑶剧,以 “一集 8 万元” 的酬劳跻身台湾一线小生行列。
1998 年,张庭与林瑞阳因合作《生生世世情》相识,2006 年在台北公证结婚。婚后不久,两人便盯上了护肤品市场 ——2013 年,他们在上海创立达尔威公司,推出主打 “活酵母” 成分的护肤品牌 TST。彼时的他们,带着明星光环,轻易就获得了公众信任。
传销骗局的运作:明星背书与 “快速致富” 的陷阱
TST 的宣传充满 “浪漫与稀缺” 的包装。张庭在采访中多次讲述 “品牌故事”:“瑞阳为了帮我找能留住青春的成分,特意去海外寻觅,跑了十几个国家,才找到这种珍贵的活酵母,光研发就花了好几年。” 镜头前,她拿着护肤品涂抹在手背上,展示 “细腻透亮” 的效果,言语间满是对产品的推崇。
这种宣传迅速奏效。凭借张庭的 “酒窝魅力” 和林瑞阳的荧幕口碑,TST 新品每次上线都被抢购一空,甚至有粉丝为了买到产品,凌晨就守在直播间,有人不惜贷款、刷信用卡,只为囤积 “能抗衰的活酵母护肤品”。可很少有人知道,这些未经严格检验的产品,早已埋下隐患 —— 有消费者使用后出现皮肤红肿、过敏等问题,投诉却石沉大海。
比产品问题更严重的是销售模式。达尔威公司推行 “层级代理制”:新人需缴纳费用购买产品才能成为代理,再通过发展下线获取提成,下线越多、层级越高,提成比例就越高。这种 “拉人头赚佣金” 的模式,本质就是典型的传销。张庭夫妇利用普通人 “快速致富” 的心理,再加上明星背书,让无数人陷入其中 —— 有人辞掉稳定工作全职做代理,投入全部积蓄发展下线,最终不仅没赚到钱,还因无法完成 “业绩” 欠下巨额债务;有家庭因夫妻双方都沉迷代理,争吵不断,最终走向破裂。
而张庭夫妇却在这场骗局中疯狂敛财。短短三年,公司营收近百亿,他们豪掷 17 亿买下黄浦江畔一栋写字楼,还大方地送了一层给闺蜜;名下购置了 96 套房产,遍布上海核心地段;日常出行坐豪车,身上的奢侈品包包、首饰价值不菲,生活奢靡程度远超普通人想象。这些财富的背后,是无数家庭的破碎与眼泪。
法律的制裁:百亿帝国的崩塌与后续挣扎
“人在做,天在看”,这句话终究在张庭夫妇身上应验。2021 年 12 月,上海市场监管局接到大量投诉后,对达尔威公司展开调查,很快锁定其传销证据。2022 年 4 月,官方正式认定该公司存在传销行为,对其处以2100 万元罚款,同时查封了张庭夫妇名下的 96 套房产,冻结相关资产,他们的微博、抖音等社交账号也被永久禁言。
这场查处,让昔日风光的 “商业夫妻” 瞬间跌落谷底。但他们并未彻底放弃,仍在尝试复出。2023 年 11 月,张庭夫妇悄悄在抖音开启直播,镜头前的张庭依旧保持着标志性的笑容,声称 “TST 产品在代理间口碑很好,是被误解了”,可直播刚开启半小时,就因网友密集投诉被平台封禁;一小时后再次开播,没过多久又被封禁,两次封禁让他们的复出计划首次受挫。
2025 年,有消息称张庭夫妇试图通过法律途径上诉,申请解封资产,想要重启护肤品生意。但此时的公众早已不再信任他们 —— 社交媒体上,网友纷纷留言 “还记得那些因你们家传销破产的家庭吗”“别再想收割大家了”;线下,即便有少数代理仍在推广产品,也鲜少有人问津。曾经门庭若市的 TST 线下体验店,大多已闭门停业,橱窗上的宣传海报蒙上了厚厚的灰尘,与旁边热闹的商铺形成鲜明对比。
警示与反思:远离 “快速致富” 的幻象
张庭夫妇的经历,给所有渴望 “一夜暴富” 的人敲响了警钟。他们曾拥有令人羡慕的明星光环,本可凭借正当商业路径实现价值,却因贪念选择传销这条歪路,最终不仅毁掉了自己的事业,还连累无数家庭陷入困境。那些被他们忽悠着贷款买产品、发展下线的普通人,有的至今还在偿还债务,有的则永远失去了对 “明星”“品牌” 的信任。
上海某小区里,曾因做 TST 代理欠下 20 万债务的李女士,如今每天打两份工还债,她提起张庭夫妇时,语气里满是无奈:“当时看她是明星,觉得产品肯定靠谱,想着能赚点钱补贴家用,没想到是个骗局。”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他们的遭遇,都在提醒着大众:世上没有 “不劳而获的财富”,所谓 “快速致富” 的诱惑,往往藏着陷阱。
如今,张庭夫妇的社交账号早已停更,曾经的豪宅被查封,百亿帝国化为泡影。他们的故事,不再是娱乐圈与商界跨界的 “成功案例”,而是沦为法律课堂上 “违法必究” 的典型教材。黄浦江畔的那栋写字楼依旧矗立,只是很少有人再提起,这里曾是一对明星夫妇 “传销帝国” 的象征 —— 它无声地诉说着,无论光环多耀眼,一旦触碰法律红线、背离诚信,终将被时代抛弃。
来源:抚速闻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