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两委书记换届进行时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2 03:03 2

摘要:年过花甲的老支书蹲在村委会门口,望着公示栏里泛黄的当选证书愣神。隔壁王婶扯着嗓子路过:"书记,今年换届您还参选不?咱村这条水泥路可全是您带着大伙儿一锤一锤凿出来的!"夏风掠过稻田,掀开2025年换届选举的序幕,也吹皱了基层民主的一池春水。

年过花甲的老支书蹲在村委会门口,望着公示栏里泛黄的当选证书愣神。隔壁王婶扯着嗓子路过:"书记,今年换届您还参选不?咱村这条水泥路可全是您带着大伙儿一锤一锤凿出来的!"夏风掠过稻田,掀开2025年换届选举的序幕,也吹皱了基层民主的一池春水。

当前全国超过95%的村庄已实现"一肩挑"模式,村书记既要抓党建又要管村务,堪称乡村发展的"扛把子"。根据《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村党支部每届任期五年,2020年当选的干部们即将在2025下半年至2026年初迎来换届大考。就像老农常说的"犁地要看牛,领路要看头",这个节骨眼上,62岁的老书记能否继续带队,成了村民茶余饭后最热门的谈资。

政策层面其实藏着不少灵活空间。国家从未给村干部设置强制退休年龄,但中组部2021年曾发文鼓励优化班子年龄结构。这就好比炒菜掌握火候——既要保留老灶台的醇厚风味,也得添把新柴旺火。像山东某些地方明确要求新提名支书不超过55岁,而江浙部分村镇却对连任者网开一面,只要身体硬朗、群众拥护,65岁照样能征战沙场。

咱们村这位老书记的情况就特别有意思。三年前他带着村民把荒山变成蓝莓基地,去年村集体收入直接翻了一番。镇上组织干事小张私下透露:"根据咱们县现行规定,连任年龄上限放在65岁,但新参选必须卡在60岁以下。"这话传到村民耳朵里,立刻炸开了锅——养殖大户李老四拍着胸脯说:"姜还是老的辣!上次汛情要不是书记连夜组织转移,咱们早喂鱼了!"但返乡大学生小赵在村民微信群里嘀咕:"数字农业、电商直播这些新玩意儿,老同志玩得转吗?"

其实类似的故事在华中某县早有先例。2023年换届时,64岁的"柑橘书记"带着全村人均收入突破三万元,村民联名写信要求破格留任,最终县里特批"超龄服役"。这种"特殊情况特殊处理"的智慧,正应了"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这句老话。不过也有反例,某沿海村庄坚持启用35岁的海归硕士当支书,结果三年就把传统渔村打造成了网红民宿聚集地。

现在全村人都盯着镇里的换届指导意见,就像等待秋收测产那般忐忑。王婶们张罗着要给老书记写联名推荐信,年轻人则在抖音上发起#新时代村官该啥样#话题讨论。看着公示栏里新贴出的选民登记通知,老支书掸了掸中山装上的粉笔灰:"你们呐,别光盯着我这几根白头发。咱村后山的民宿项目刚签完合同,河堤加固工程还没验收,我就是块铺路石,也得铺到新班子上任那天不是?"

这场关于"银发书记"能否续任的讨论,何尝不是中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生动注脚?当2025年的阳光洒在村委会的五星红旗上,我们终将明白:村庄的航船既需要熟悉水性的老舵手,也渴望着敢挂云帆的新水手。您说在这乡村振兴的关键当口,到底该用怎样的标准来衡量当家人的分量呢?

来源:农家事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