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去世后 继父在我家住了 8 年 名烟名酒伺候着,昨天继父回老家了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2 03:33 1

摘要:我坐在重症监护室外面的长椅上,手里攥着一张被揉得皱巴巴的缴费单,上面的数字像针一样扎着眼。护士刚出来跟我说,妈妈的情况不太好,让我有个心理准备。我点点头,想说点什么,喉咙却像被堵住了一样,发不出任何声音。

我妈去世后,继父在我家住了 8 年,名烟名酒伺候着,昨天继父回老家了,说还剩下一箱苹果给我,当我打开箱子吓一跳,我赶紧给继父打去电话

第一章 冬日里的告别与陌生的“家人”

2015年的冬天,北京冷得格外早。十一月刚过,第一场雪就落了下来,细碎的雪粒子打在医院的玻璃窗上,沙沙作响,像极了妈妈最后几天里微弱的呼吸声。

我坐在重症监护室外面的长椅上,手里攥着一张被揉得皱巴巴的缴费单,上面的数字像针一样扎着眼。护士刚出来跟我说,妈妈的情况不太好,让我有个心理准备。我点点头,想说点什么,喉咙却像被堵住了一样,发不出任何声音。

就在这时,走廊尽头传来了脚步声,很轻,却很稳。我抬头一看,是周建国——我妈去年刚领了证的丈夫,我的继父。他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深蓝色棉袄,领口和袖口都磨出了毛边,手里拎着一个保温桶,里面是他早上五点就起来熬的小米粥。

“丫头,还没吃饭吧?先喝点粥。”他把保温桶递到我面前,声音很低,带着点沙哑。我没接,也没说话,只是把头扭向一边。我跟他不熟,甚至有点讨厌他。

我妈是在我爸走后的第五年认识周建国的。那时候我刚上大学,在外地,每次打电话回家,妈都跟我说“挺好的”,直到我放暑假回家,才发现她身边多了这么个男人。他是妈在小区门口的菜摊认识的,老家在河北农村,来北京打工,在菜市场帮人运菜。

我第一次见他,就没给过好脸色。我觉得他是来抢我妈的,是来占我们家便宜的。我跟妈吵过好几次,说“你怎么能找这么个农村人?他跟我爸根本没法比”。妈每次都叹气,说“丫头,妈不是想找个靠山,就是想有个人说说话。你爸走得早,你又在外地,妈一个人太孤单了”。

后来我慢慢接受了他,不是因为我想通了,而是因为我看到他对我妈是真的好。妈有风湿,一到阴雨天就腿疼,他每天晚上都给妈用热水泡脚,还学着按摩;妈喜欢吃饺子,他每个周末都包饺子,包的是妈最爱吃的白菜猪肉馅;妈不舍得买新衣服,他发了工资,就偷偷给妈买一件,说是“菜市场老板送的”。

可就算这样,我还是跟他隔着一层。在我心里,他永远是“继父”,是外人。

直到那天下午,重症监护室的灯灭了。医生走出来,摇了摇头,说“对不起,我们尽力了”。我一下子就瘫在地上,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往下掉。周建国走过来,把我扶起来,他的手很粗糙,却很有力。他没哭,只是红着眼眶,跟医生说“麻烦你们了,我们现在就办手续”。

办手续的时候,他一直在跟我商量,“丫头,你妈生前说想葬在你爸旁边,你看行吗?”“葬礼的事,我跟你妈之前聊过,想简单点,别太铺张,你觉得呢?”他的语气很小心翼翼,像是怕惹我不高兴。

葬礼那天,来了很多亲戚朋友。周建国忙前忙后,给客人倒茶、递烟、安排吃饭,一整天都没歇过。晚上客人走了,家里空荡荡的,只剩下我和他。他给我端来一碗热汤,说“丫头,喝点汤吧,一天没吃东西了”。我看着他,突然发现他的头发好像白了很多,眼角的皱纹也深了。

“叔,”我第一次这么叫他,“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办?”我以为他会走,会回他的农村老家,毕竟我妈走了,他在这个家也没什么牵挂了。

他愣了一下,然后坐在我旁边,说“丫头,你妈走之前,拉着我的手说,让我好好照顾你。你一个女孩子在外面工作不容易,我要是走了,你一个人在家,我不放心。我想……我想还住在这,帮你看看家,给你做做饭,你看行吗?”

我看着他,心里五味杂陈。我想起妈临终前的样子,她拉着我和周建国的手,说“你们俩要好好的,互相照顾”。我点了点头,说“好,叔,你就住这吧”。

那天晚上,我躺在自己的房间里,听着隔壁房间传来的轻微的咳嗽声,心里第一次觉得,这个家好像没有那么冷清了。只是我没想到,这一住,就是八年。

第二章 磨合的第一年:烟火气里的陌生与暖意

周建国住下来的第一个月,家里的气氛很尴尬。我每天早上七点起床,匆匆洗漱完就去上班,他已经做好了早饭,放在餐桌上,一碗粥,一个煮鸡蛋,还有一碟小咸菜。我从来没跟他说过“谢谢”,只是默默地吃,吃完就走。

晚上我下班回家,他总是已经做好了晚饭,两菜一汤,都是我爱吃的。他知道我爱吃鱼,每周都会买一次鱼,做我妈生前最拿手的红烧鱼。我问他“你怎么知道我爱吃这个”,他说“你妈跟我说的,她说你小时候最喜欢吃她做的红烧鱼”。

我没再说话,只是默默地吃饭。吃完饭,我就回房间看电视或者玩手机,他收拾完碗筷,就坐在客厅里看报纸,或者给老家的亲戚打电话,声音很小,怕吵到我。

有一次,我加班到晚上十点才回家。打开门,客厅的灯还亮着,周建国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一件我的羽绒服,在缝扣子。我问他“你怎么还没睡”,他说“我看你今天没穿羽绒服,怕你冷,给你把扣子缝上,你明天穿”。

我看着他手里的羽绒服,扣子是我前几天不小心拽掉的,我一直没来得及缝。他的手很粗糙,拿着针线的样子很笨拙,手指上还扎了个小口子,渗着一点血。我心里一暖,说“叔,谢谢您,您早点睡吧”。他笑了笑,说“没事,缝好了,你赶紧回房间休息吧”。

从那以后,我跟他的关系稍微缓和了一点。我开始跟他说几句话,比如“叔,今天天气冷,您多穿点”,“叔,周末我想吃饺子”。他每次都很高兴,说“好,好,我明天就给你做”。

开春的时候,家里的水管冻裂了。那天早上我起来洗漱,发现水龙头没水了。周建国说“可能是水管冻裂了,我去看看”。他拿着工具,在院子里的水管井旁边忙活了一个多小时。那时候天气还很冷,风刮在脸上像刀子一样。我站在门口,看着他弯腰忙活的背影,他的棉袄后背都湿透了,头发上还沾着霜。

我进屋拿了一副手套,递给他,说“叔,戴上手套吧,别冻着手”。他接过手套,笑了笑,说“没事,丫头,一会儿就好”。又过了半个多小时,水管终于修好了。他站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土,说“好了,丫头,有水了”。我看着他冻得通红的手,说“叔,您赶紧进屋暖暖,我给您倒杯热水”。

那天晚上,我给了他五百块钱,说“叔,这是给您的生活费,您平时买点自己爱吃的”。他不肯要,说“丫头,我不用钱,我每个月在菜市场帮人运菜,能挣点钱,够我自己花了。你挣钱不容易,自己留着花”。我把钱塞到他手里,说“叔,这是我应该的,您就拿着吧”。他没办法,只好收下了。

后来我发现,他把那五百块钱存了起来,没花一分。他还是每天吃最简单的饭菜,穿最旧的衣服,却把我的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

夏天的时候,我得了重感冒,发烧到39度。我请假在家休息,周建国一直在我身边照顾我。他给我物理降温,用温水擦我的额头和胳膊;他给我煮姜汤,逼我喝下去;他每隔一个小时就给我量一次体温,生怕我的体温再升高。

我迷迷糊糊中,听到他跟老家的亲戚打电话,说“我家丫头生病了,我得在家照顾她,暂时没法回去看你们了”。我心里一酸,眼泪就掉了下来。他听到我哭,赶紧过来问“丫头,怎么了?是不是不舒服?”我摇摇头,说“叔,谢谢您”。他摸了摸我的头,说“傻丫头,跟叔客气什么”。

那年年底,我发了年终奖,比平时多了不少。我想着给周建国买点什么,想了很久,决定给他买条烟和一瓶酒。他平时偶尔会抽根烟,喝口酒,但都是最便宜的那种。我在烟酒专卖店,买了一条软中华和一瓶茅台,花了我差不多一个月的工资。

我把烟酒递给周建国,说“叔,快过年了,给您买了点烟和酒,您尝尝”。他看到烟酒,脸一下子就红了,说“丫头,你怎么买这么贵的东西?这得花多少钱啊?你赶紧退了,我不要”。我笑着说“叔,这是我给您买的,您就收下吧,您这一年照顾我这么多,这是我应该的”。他没办法,只好收下了,把烟酒放在柜子的最上面,没舍得开。

过年的时候,我问他“叔,您怎么不抽我给您买的烟啊?”他说“我舍不得抽,留着过年的时候招待客人”。可过年的时候,家里来了客人,他还是拿的最便宜的烟,把软中华藏了起来。我知道,他是舍不得。

那是周建国住下来的第一年,我们之间虽然还有点陌生,但已经有了一丝暖意。我慢慢发现,这个来自农村的继父,虽然没什么文化,没什么钱,却有一颗最真诚、最善良的心。

第三章 第三年:他成了我最放心的“后盾”

2018年,我已经在公司做到了部门主管的位置,工作越来越忙,经常加班到很晚,有时候还要出差。周建国成了我最放心的后盾。

每次我出差,他都会提前给我收拾行李,把我需要的衣服、洗漱用品都整理好,还会在我包里放几包感冒药和创可贴,说“在外边要照顾好自己,别生病了”。我出差的时候,他每天都会给我打一个电话,问我“今天吃了吗?住得习惯吗?什么时候回来?”

有一次,我去上海出差,本来打算三天就回来,结果因为工作原因,推迟了两天。我给周建国打电话,说“叔,我这边工作还没做完,得晚两天回去”。他说“没事,丫头,你安心工作,家里有我呢,我给你留着你爱吃的红烧肉”。

等我出差回来,刚打开门,就闻到了红烧肉的香味。周建国从厨房走出来,说“丫头,你可回来了,红烧肉我热了好几次,就等你回来吃了”。我看着餐桌上的红烧肉,还是热的,心里暖暖的。

还有一次,我因为工作上的事情,跟同事闹了矛盾,心情很不好。我下班回家,没跟周建国说话,就回房间哭了。他听到我哭,没进来打扰我,只是在门口放了一杯热牛奶和一盘我爱吃的草莓。我喝完牛奶,吃了草莓,心情好了很多。

晚上吃饭的时候,他跟我说“丫头,工作上的事别太往心里去。我没读过多少书,不知道怎么劝你,但我知道,不管遇到什么事,都得往前看。要是实在委屈,就跟叔说说,叔虽然帮不上什么忙,但能听你说说”。我看着他,点了点头,把心里的委屈都跟他说了。他没说话,只是默默地听着,偶尔给我夹一筷子菜。

从那以后,我有什么心事,都会跟周建国说。他成了我最信任的人。

那年夏天,周建国的老家来了一个亲戚,是他的侄子,叫周磊,来北京找工作。周磊住在我们家,住了差不多一个月。

有一天晚上,我跟周磊聊天,问他“你叔在老家的时候,是不是很辛苦?”周磊说“是啊,我叔可不容易了。他年轻的时候,为了照顾我奶奶,一直没结婚。我奶奶身体不好,常年吃药,我叔每天除了种地,还要去镇上打工,挣钱给我奶奶买药。后来我奶奶走了,他才来北京打工,遇到了你妈。我叔跟我说,你妈是个好人,对他好,他这辈子能遇到你妈,是他的福气。你妈走了,他怕你孤单,一直没敢提回老家,就想在这照顾你”。

我听着周磊的话,心里很愧疚。我一直觉得是我在照顾周建国,给了他一个家,却没想到,是他一直在照顾我,一直在陪着我。我想起这三年来,他为我做的点点滴滴,想起他给我缝的扣子,给我熬的姜汤,给我留的红烧肉,眼泪一下子就掉了下来。

周磊走的时候,我给了他一千块钱,说“这是给你的,你在外面找工作不容易,拿着买点东西”。周建国想拦着我,说“丫头,不用给这么多”。我笑着说“叔,周磊是你侄子,也就是我弟弟,这是我应该的”。

从那以后,我对周建国更好了。我每个月都会给他买烟和酒,不再买软中华和茅台,而是买他平时爱抽的红塔山和爱喝的二锅头,因为我知道,他喜欢这个味道。我还会经常带他去公园散步,去超市买他爱吃的水果。

有一次,我们在公园散步,遇到了一个跟周建国年纪差不多的老人。那个老人问周建国“这是你女儿啊?真孝顺”。周建国笑着说“是啊,这是我丫头,可孝顺了”。我听到他这么说,心里甜甜的。

那时候我才明白,亲情不是靠血缘关系来维系的,而是靠彼此的付出和关爱。周建国虽然不是我的亲生父亲,却比亲生父亲还要疼我。

第四章 第五年:失恋的雨夜与他的守护

2020年,我认识了一个叫张浩的男人,是我公司的客户。他长得很帅,说话也很温柔,对我很好。我们很快就在一起了。

我把张浩带回家,介绍给周建国认识。周建国做了一桌子菜,很热情地招待张浩。吃饭的时候,周建国问了张浩很多问题,比如“你家是哪里的?”“你跟我家丫头在一起,是真心喜欢她吗?”“你以后打算在北京发展吗?”

张浩一一回答了他的问题,说“叔,您放心,我是真心喜欢林薇(我的名字),我以后会好好照顾她的,我们打算在北京定居”。周建国点了点头,说“好,只要你对我家丫头好,我就放心了”。

那时候,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有一个爱我的男朋友,还有一个疼我的继父。我开始跟张浩商量结婚的事情,甚至开始看房子。

可没想到,半年后,我发现张浩出轨了。那天我提前下班回家,想给张浩一个惊喜,却在他的公寓里看到了别的女人。我当时就懵了,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哭着跑回了家。

周建国看到我哭着回来,赶紧问我“丫头,怎么了?出什么事了?”我把事情的经过跟他说了,他气得浑身发抖,说“这个张浩,怎么能这么对你?我去找他算账”。我拉住他,说“叔,别去了,没用的,我们已经结束了”。

那天晚上,我哭了很久。周建国一直坐在我身边,陪着我,给我递纸巾,给我倒热水。他没说什么大道理,只是说“丫头,别哭了,不值得。他不懂得珍惜你,是他的损失。以后还有叔呢,叔会一直陪着你”。

接下来的一个月,我一直沉浸在失恋的痛苦中,不想上班,不想吃饭,每天都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周建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每天都变着花样给我做我爱吃的菜,劝我“丫头,吃点吧,不吃东西身体会垮的”。他还每天拉着我去公园散步,跟我说公园里发生的趣事,想让我开心起来。

有一天晚上,下着大雨。我又想起了张浩,忍不住哭了起来。周建国听到我哭,走进我的房间,坐在我的床边,说“丫头,别难过了。我给你讲个故事吧,是我年轻时候的事。我年轻的时候,也喜欢过一个姑娘,可后来她嫁给了别人。我当时也很伤心,觉得天塌下来了。可后来我想通了,人这一辈子,总会遇到一些不开心的事,总会失去一些东西,但也会得到一些东西。你现在失去了张浩,说不定以后会遇到更好的人”。

我看着周建国,他的眼睛里满是关切。我点了点头,说“叔,我知道了,我会慢慢好起来的”。他笑了笑,说“这才对嘛。快睡吧,明天早上我给你做你爱吃的油条”。

从那以后,我慢慢走出了失恋的阴影。我开始正常上班,正常吃饭,脸上也有了笑容。周建国看到我好起来,比谁都开心。

那年年底,公司组织年会,我带周建国一起去了。年会上,我上台领奖,主持人让我说几句获奖感言。我说“首先,我要感谢我的继父,周建国先生。这五年来,他一直陪着我,照顾我,在我开心的时候,他为我高兴;在我难过的时候,他安慰我。他不是我的亲生父亲,却比亲生父亲还要疼我。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我。叔,谢谢您”。

我看着台下的周建国,他的眼睛红红的,一直在鼓掌。年会结束后,他跟我说“丫头,你今天说得真好,叔很开心”。我笑着说“叔,这都是我的心里话”。

那天晚上,我们走在回家的路上,路灯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我挽着周建国的胳膊,说“叔,以后我会一直陪着您,给您养老”。他笑着说“好,好,叔等着”。

那时候我觉得,有周建国在身边,真好。我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他会离开我,会回老家。

第五章 第八年:他的“归乡”与门口的苹果箱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周建国已经在我家住了八年。这八年里,我从一个刚入职场的小姑娘,成长为公司的部门经理;我换了更大的房子,买了车;我身边的朋友来了又走,只有周建国一直陪着我。

他也老了很多,头发差不多全白了,眼角的皱纹也更深了,背也有点驼了。他不再去菜市场帮人运菜了,只是在家看看家,给我做做饭,偶尔去公园跟老人们下下棋。

2023年的春天,周建国接到了一个老家邻居的电话。电话里,邻居说“建国啊,你老家的老房子漏雨了,最近雨下得大,再不修,房子就要塌了。你要是有空,回来看看吧”。

周建国挂了电话,坐在沙发上,沉默了很久。我问他“叔,怎么了?老家出什么事了吗?”他说“老家的老房子漏雨了,邻居让我回去修修”。我笑着说“修房子还不简单,我找人去修,您不用回去了。您在这住得好好的,回去干嘛”。

他摇了摇头,说“丫头,我在这住了八年,给你添了不少麻烦。我也老了,想回老家看看,看看那老房子,看看院子里的那几棵果树。我想回去住一段时间,等秋天果子熟了,给你寄点过来”。

我看着他,心里很不舍。我知道,他是想家了。我劝了他很久,说“叔,您别回去了,在这住多好,我能照顾您。老家的房子漏雨,我找人修,钱我出。您要是想老家的亲戚,我就带您回去看看,看完我们再回来”。

可他很坚持,说“丫头,我意已决,你就别劝我了。我在这住了八年,已经很满足了。你现在长大了,能照顾自己了,我也放心了。我回老家,还能种种地,养养鸡,挺好的”。

我拗不过他,只好同意了。

接下来的几天,我帮周建国收拾行李。他的行李很简单,只有一个旧箱子,里面装的都是他这八年穿的旧衣服,还有我每年给他买的烟和酒,大部分都没开。我问他“叔,这些烟酒您怎么不带走啊?”他说“我不带了,留给你吧,你以后招待客人用。我回老家,自己种的菜,自己酿的酒,比这些好”。

我鼻子一酸,没再说话。

收拾完行李,我带周建国去买了很多东西,有衣服、鞋子、保健品,还有一些北京的特产,让他带回老家给亲戚朋友们。他一路上都在说“丫头,别买了,太多了,带不动”,可我还是买了很多。

临走的前一天晚上,我请周建国去外面吃了一顿饭,吃的是他最爱吃的烤鸭。吃饭的时候,我跟他说“叔,您回老家以后,要照顾好自己。要是有什么事,就给我打电话。我周末有空,就去看您”。他点了点头,说“好,丫头,你也要照顾好自己,别太累了”。

第二天早上,我送周建国去车站。他背着一个旧背包,手里拎着一个小袋子,里面装的是他路上吃的东西。我帮他拎着袋子,说“叔,到了老家给我打电话”。他说“好,你回去吧,别送了”。

我看着他上了去老家的大巴车,大巴车开走的时候,他还在车窗边跟我挥手。我站在车站,看着大巴车消失在视线里,心里空落落的。

回到家,我推开家门,看到门口放着一个苹果箱,上面贴着一张纸条,是周建国的字迹:“丫头,这箱苹果是老家寄来的,我没舍得吃,留给你。你记得吃,别放坏了。我走了,你照顾好自己。”

我笑了笑,心想这个叔,都回老家了,还想着我。我把苹果箱搬进屋里,放在客厅的角落。因为工作忙,我当天没打开苹果箱,打算第二天再吃。

第六章 开箱的“惊吓”:布包里的秘密与崩溃的眼泪

第二天晚上,我下班回家,觉得有点饿,想起了门口的苹果箱。我走过去,打开苹果箱,想拿一个苹果吃。可当我打开箱子的时候,我吓了一跳——箱子里根本不是苹果,而是一个用蓝色粗布缝的布包。

我愣了一下,把布包拿了出来。布包沉甸甸的,我打开布包,里面的东西让我一下子就哭了出来。

布包里有三样东西:一本泛黄的日记本,一沓用橡皮筋捆着的现金,还有一张纸条。

日记本是我妈的。我妈生前有写日记的习惯,我以为她的日记早就丢了,没想到周建国一直替我保管着。我翻开日记本,里面的字迹很熟悉,是我妈娟秀的字体。

“今天,我遇到了周建国。他是个老实人,在菜市场帮人运菜,很勤快。他看到我买的菜多,主动帮我拎回家。我们聊了很多,他说他老家在河北农村,来北京打工好几年了。”

“丫头今天放暑假回家,看到建国,有点不高兴。我知道,丫头还没接受他。我跟丫头说了很多,希望她能明白,我不是想找个靠山,就是想有个人陪着我,陪着她。”

“今天我跟建国领了证。没有办婚礼,就我们两个人,还有丫头,一起吃了顿饭。丫头虽然没说什么,但我知道,她心里还是有点不开心。建国跟我说,他会好好照顾我,好好照顾丫头,让我放心。”

“我生病了,住在医院里。建国每天都来照顾我,给我熬粥,给我擦身。丫头工作忙,没时间来,建国就每天跟丫头说我的情况,让她放心。建国是个好人,我这辈子能遇到他,是我的福气。我只希望,我走了以后,他能好好照顾丫头,丫头能好好跟他相处。”

“我快不行了。我拉着建国和丫头的手,跟他们说,要好好的,互相照顾。建国哭了,说他会好好照顾丫头。丫头也哭了,点了点头。我放心了,我可以去见老头子了。”

我看着日记本里的内容,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往下掉。我想起妈生前的样子,想起她对我的爱,想起她对周建国的信任,心里像被刀割一样疼。

我拿起那沓现金,数了数,一共有五万八千块。这些钱,都是崭新的,一看就是攒了很久的。

我又拿起那张纸条,上面是周建国的字迹,很工整:

“丫头,当你看到这张纸条的时候,我已经回到老家了。这八年,谢谢你不嫌弃我,让我在你家有个家,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你妈走的时候,拉着我的手,让我好好照顾你。我没什么本事,不能给你大富大贵的生活,只能给你做做饭,修修东西,陪你说说话。我知道,我做得不够好,但我已经尽力了。

你每年给我买的烟和酒,我都没舍得抽,没舍得喝。我把它们拿到小卖部,换成了钱,一点点攒了起来。这些钱,一共五万八千块,是我给你攒的嫁妆。你以后要是结婚了,就用这些钱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要是没结婚,就留着应急。

你妈的日记本,我一直替你保管着。她里面写了很多关于你的事,写了很多她对你的爱。我知道,你很想你妈,看看日记本,就像你妈还在你身边一样。

丫头,我回老家了,你别担心我。我身体好着呢,老家的邻居们都很照顾我。院子里的那几棵果树,秋天就能结果了,到时候我给你寄点过来。

你一个女孩子在外面工作不容易,要照顾好自己,别太累了。要是想我了,就给我打电话,或者回老家看看我。我永远是你的叔,永远会陪着你。

周建国

2023年4月15日”

我拿着纸条,哭得更凶了。我想起这八年里,周建国为我做的点点滴滴:想起他每天早上给我做的早饭,想起他给我缝的扣子,想起他在我生病时照顾我,想起他在我失恋时安慰我,想起他在我获奖时为我开心,想起他把我每年给他买的烟酒换成钱,一点点攒起来,给我做嫁妆……

我一直觉得是我在照顾周建国,是我给了他一个家,却没想到,是他一直在照顾我,一直在为我付出。他把我当成自己的亲生女儿一样疼,把我妈的话当成自己的使命,默默守护了我八年。

我赶紧拿出手机,找到周建国的电话号码,拨了过去。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起来。

“丫头,怎么了?出什么事了吗?”周建国的声音很沙哑,带着点疲惫。

“叔……”我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丫头,你怎么哭了?是不是苹果坏了?还是出什么事了?”他很着急地问。

“叔,你为什么要把钱和我妈的日记放在苹果箱里?”我哭着说,“你为什么不告诉我?你为什么要这么对我?”

“丫头,我不想让你知道。我知道,你要是知道了,肯定会把钱还给我。这些钱,是我给你攒的嫁妆,你必须拿着。”他说。

“叔,我不要你的钱,你赶紧回来,我不让你走了。你在老家一个人,我不放心。”我哭着说。

“丫头,别哭了。我在老家挺好的,真的。你别担心我,我会照顾好自己的。”他说,“你要是想我了,就周末回老家看看我,我给你做你爱吃的红烧肉。”

“叔,我这周末就回去,你等着我。我给你带你爱吃的烤鸭,带你爱抽的红塔山,带你爱喝的二锅头。”我哭着说。

“好,好,我等着。丫头,别哭了,赶紧吃饭吧,别饿坏了肚子。”他说。

“嗯,叔,你也赶紧吃饭。”我说。

挂了电话,我看着手里的日记本和现金,心里充满了感激和愧疚。我知道,我这辈子都欠周建国的,我这辈子都会好好照顾他,都会把他当成自己的亲生父亲一样对待。

第七章 归乡的路:院子里的果树与他的笑容

周末的时候,我早早地起床,去超市买了周建国爱吃的烤鸭、红塔山和二锅头,还买了很多保健品和日用品。我开着车,往周建国的老家赶。

周建国的老家在河北的一个小山村,离北京不算太远,开车三个多小时就能到。一路上,我心里很激动,很想早点见到周建国。

快到村子的时候,我给周建国打了个电话,说“叔,我快到了,你在家吗?”

“丫头,我在家呢。我在院子里浇果树,你到了村口给我打电话,我去接你。”他说。

“好,叔,我马上就到村口了。”我说。

到了村口,我看到周建国站在路边,穿着一件蓝色的中山装,手里拿着一个篮子。他看到我的车,赶紧挥手。

我把车停在路边,下车跑过去,抱住他,说“叔,我好想你”。

他笑着说“丫头,我也想你。快,跟我回家”。

我跟着周建国往他家走。他家的老房子在村子的最里面,是一座很旧的砖瓦房,院子很大,里面种了几棵果树,有苹果树、梨树和桃树。果树长得很茂盛,叶子绿油油的。

“叔,这些果树都是你种的吗?”我问。

“是啊,这是我年轻的时候种的,都几十年了。每年都能结很多果子,甜得很。”他笑着说。

走进屋里,我看到屋里很干净,虽然简陋,却很温馨。桌子上放着一个收音机,是我去年给他买的。墙上挂着一张照片,是我妈和他的合照,照片里的他们,笑得很开心。

“叔,你还把这张照片挂着呢?”我问。

“是啊,每天都能看到你妈,我心里踏实。”他说。

他给我倒了一杯热水,说“丫头,你坐会儿,我去给你做饭。我给你炖了红烧肉,还煮了玉米,都是你爱吃的”。

“叔,我跟你一起做。”我说。

我跟着他走进厨房。厨房很简陋,只有一个土灶,一个铁锅。他熟练地往铁锅里倒油,把红烧肉倒进去,翻炒起来。香味很快就飘了出来,是我熟悉的味道。

“叔,你做的红烧肉还是这么香。”我说。

“你喜欢吃就好,多吃点。”他笑着说。

吃饭的时候,他不停地给我夹菜,说“丫头,多吃点,你看你都瘦了”。

我看着他,说“叔,以后我每个周末都来看你,给你做饭,陪你说话”。

他笑着说“好,好,我等着。不过,你工作忙,不用每个周末都来,有空来就行”。

吃完饭,我帮他收拾完碗筷,跟他坐在院子里的树下聊天。他跟我说老家的趣事,说邻居家的孩子考上大学了,说村里的老人都很照顾他。我跟他说我工作上的事,说我最近又升职了,说我身边的朋友都很羡慕我有一个这么好的叔。

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院子里,洒在周建国的脸上。他的脸上满是笑容,看起来很幸福。

我看着他,心里很满足。我知道,我终于明白了亲情的意义。亲情不是靠血缘关系来维系的,而是靠彼此的付出和关爱。周建国虽然不是我的亲生父亲,却给了我最真挚、最无私的爱。

那天晚上,我没有回北京,住在了周建国的老家。我躺在他给我收拾好的房间里,听着窗外的虫鸣声,心里很踏实。我知道,以后不管我遇到什么事,不管我在哪里,周建国都会是我最坚强的后盾,都会是我最温暖的港湾。

从那以后,我每个周末都会去周建国的老家看他。有时候我会带他去镇上逛逛,有时候我会帮他打理院子里的果树,有时候我们只是坐在院子里聊天。

秋天的时候,院子里的果树结果了。苹果红彤彤的,梨黄澄澄的,桃粉嫩嫩的。周建国摘了很多果子,让我带回北京,给我的同事和朋友尝尝。

我看着他忙碌的背影,心里很温暖。我知道,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这个给了我八年陪伴和守护的继父,不会忘记他放在苹果箱里的爱和牵挂。

我也知道,未来的日子里,我会一直陪着他,照顾他,就像他当初陪着我、照顾我一样。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是彼此最亲的人。

来源:小马阅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