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区:积极应对阴雨天 多方发力战秋收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2 06:23 1

摘要:“玉米泡在地里,再收不上来就要发芽了!”近日,面对连绵阴雨,济宁市兖州区酒仙桥街道河头村的种粮大户李成心急如焚。酒仙桥街道迅速响应,多方协调,从外地调配5台专业履带式收割机投入抢收。

“玉米泡在地里,再收不上来就要发芽了!”近日,面对连绵阴雨,济宁市兖州区酒仙桥街道河头村的种粮大户李成心急如焚。酒仙桥街道迅速响应,多方协调,从外地调配5台专业履带式收割机投入抢收。

近期,济宁市兖州区遭遇连续阴雨天气,秋收工作面临挑战。该区坚持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首位,从资源统筹、技术指导、便民服务等多方面协同发力,全力推进抢收工作,最大限度减轻阴雨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在新兖镇泥泞的田间,一台台履带式联合收割机正开足马力加紧作业。“这类收割机接地压力小,能在湿软田地中灵活行进,有效避免轮式机械易陷车的难题。”区农机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我们一方面鼓励农机组织和农机户新购置履带式玉米收获机,另一方面引导有条件的农机户为履带式小麦联合收割机更换玉米割台,为轮式收获机和运输车辆换装宽距人字纹轮胎,全面提升机械在湿软地块的通行与作业效率。”新兖镇农机服务岗负责人曹胜柱介绍,该镇积极跨区域调度,从连云港等地引入履带式玉米收获机26台。

新驿镇提前动员本地农机户购置履带式玉米收获机,并积极从外地引进,目前共有24台履带式收获机投入抢收。“多亏镇里协调来的机械,不然玉米真要烂地里了。”新驿镇店子村种植大户郭涛感慨道。

“目前农户最发愁的就是湿玉米,含水量高,难储存,易霉变。”漕河镇二级主任科员左广祥表示。为应对这一难题,漕河镇5家粮食烘干服务点全天候满负荷运行,为农户提供湿粮烘干保障。新驿镇6家烘干点的9台大型设备也在昼夜运转,“我们实行‘人歇机不歇’的轮班制,日烘干能力达575吨,确保送来的湿粮都能及时烘干。”兖州区栾氏农业种植合作社总经理栾明壮说。

“我区部分粮食烘干服务点设备进行了更新换代,并将服务点烘干能力及地址通过媒体公布,设置了调度电话,全力保障秋粮烘干晾晒。”区农机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该区共有32处粮食烘干服务点,日处理能力达5100余吨。

对于不具备烘干条件的小农户,该区组织镇村利用闲置空旷场地开放晾晒。酒仙桥街道在兴隆文化园东区、闲置厂房院内、各村文化广场等划定专属晾晒区,免费向农户开放。“街道把兴隆文化园的空间给我们用,太及时了!”酒仙桥街道田家村村民张大姐赞道。街道已开辟专属晾晒区12处,可满足辖区80%农户的晾晒需求。

该区组织动员农技专家、机关干部和志愿者组成服务队,投入秋收助农战斗。

“多亏了街道干部和志愿者,不然真不知道怎么办。”酒仙桥街道陈家村杨大爷对记者说。杨大爷行动不便,子女外出务工无法及时收玉米,街道农业办联合包保干部、村干部和技术顾问组成“秋收服务队”,组织志愿者半天内完成3亩玉米的收获。服务队深入田间看作物长势、查土壤湿度、问收割进度,实时研判,跟踪解决问题;针对年老体弱、劳动力不足的农户开展“助农抢收”活动,协助完成收割、搬运、晾晒等工作。

新驿镇和漕河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协调农机调配,科普小麦晚播技术要点。新兖镇农技人员推广深耕深松、宽幅精播等六项增产技术,确保秋收与秋种有效衔接。

来源:村庄全记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