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追溯至2024年12月美国联邦议员提出一项法案《美国造船和港口繁荣与安全基础设施法案》(SHIPS for America Act)该法案旨在支持美国海运业的发展,提高悬挂美国国旗的船舶的竞争力,支持对造船厂的投资,并加大招聘和提高海事工人技能的力度。此后于2
一、中美航运及物流业的双向钳制
2025年10月10日我国交通运输部公布了第54号文,对今年4月美国针对我国海事、物流及造船业启动的301调查措施给予反制。其公布的原文内容如下:
图片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官网公开信息
追溯至2024年12月美国联邦议员提出一项法案《美国造船和港口繁荣与安全基础设施法案》(SHIPS for America Act)该法案旨在支持美国海运业的发展,提高悬挂美国国旗的船舶的竞争力,支持对造船厂的投资,并加大招聘和提高海事工人技能的力度。此后于2025年4月17日发布《关于中国在海运、物流和造船领域主导地位的301条调查行动与拟议行动通知》。
当地时间2025年10月3日,美国政府公布了关于301调查的最新消息。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正式发布CSMS #66427144号公告,明确启动对中国船只征收额外费用的机制。根据公告,美国政府确定自2025年10月14日起,对由中国拥有、运营或建造的船舶,以及所有外国建造的汽车运输船(Vehicle Carrier/Ro-Ro Vessel)征收额外费用。具体费用标准为:
• 自2025年10月14日起,对由中国实体拥有或运营的到港船舶,按每净吨50美元收取费用。
• 自2025年10月14日起,对中国建造的到港船舶,按“每净吨18美元”或“每卸货集装箱120美元”中较高标准收取费用。
• 自2025年10月14日起,对到港的汽车运输船或滚装船,按每净吨14美元收取用。
关于豁免范围及费用暂停标准,详情可参阅《联邦公报》原文。各附件的豁免和特殊规则规定,船舶运营方必须在船舶首次自关境外进入美国港口之前缴纳相关费用。需特别注意的是,是否应缴费的判定责任在于船舶运营方,而非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官方强烈建议船舶在抵达前完成缴费,没有缴费凭证的船舶,可能会被拒绝装卸作业,或无法获得放行,直至缴费证明核实无误。建议船舶至少在抵达前三个工作日启动支付流程。
二、我国进口美国聚烯烃趋势变化
美国对我国的关税与船舶征收费用对聚烯烃的影响我在《美国关税与船舶费用对聚烯烃的影响》一文中做出了详述,如有需要请查阅:
《美国关税与船舶费用对聚烯烃的影响》
此次,我将根据我国发布的反制措施进行解读对聚烯烃的影响,我国聚烯烃行业在国产化进程中又遭遇了今年全球关税风暴,尤其是中美关税在本年度的急速变化。在此背景下我国1-8月聚乙烯的进口有了显著的改变。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金联创
2025年我国进口美国聚烯烃2季度呈现加速下跌的趋势,2025年6月进口美国聚乙烯6.15万吨,进口美国聚丙烯0.2万吨。而在2025年5月分别进口美国聚乙烯13.08万吨和聚丙烯0.28万吨。2025年6月份由于前期美国宣布对我国加征关税,我国给予美国关税反制的影响令我国进口美国聚烯烃数量断崖式下跌。6月份聚乙烯环比下降52%,聚丙烯环比下降28%。5月份进口聚乙烯环比4月份下降45%,5月份聚丙烯环比4月份下降28%。且在2025年5月份之后再未回升,这显示出2025年我国进口美国聚烯烃货物已在加速下降通道。
但由于我国价格在三季度呈现阴跌状态叠加美国年底清库动作,美国进口报价陡然增加,预计9-12月美国进口货物数量将会缓慢回升。在长远的未来,我国进口美国货物的增减仍然会取决于我国产能增长带来的价格趋势变化以及中美贸易政策的变化。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金联创
以我国进口美国聚乙烯五年趋势为例,我国进口美国聚乙烯的趋势近五年来呈现波动趋势,2023年和2024年进口数量达到峰值。因2023年我国大炼化投产速度加快,导致我国聚乙烯价格平均线下移,美国石化企业埃克森美孚、壳牌化学聚烯烃装置投产,导致美国聚烯烃产能扩大。美国货物价格优势增加,美国出口动力增强加之我国进口低价货物意愿增强,双向粘性增长令美国进口货物攀至峰值。
2025年1-8月份我国共计进口美国聚乙烯127.24万吨,占据聚乙烯总进口量的14%,进口聚丙烯2.41万吨,占据聚丙烯进口总量的1%。虽然美国进口货物仍然占据我国主要进口来源地之一的位置。但此次对船舶和物流方面的政策仍然要重点分析物流阶段能否有实质性的影响。
三、中美聚烯烃贸易物流环节的影响
美国籍船只只要活跃在美洲、欧洲及亚洲的部分海域,虽然美国在去年年底通过了《美国船舶法案》,要求本国船舶在特定贸易中占比达到10%,但实际效果尚未明显显现。
全球主要的海运联盟包括“双子星”联盟、OA联盟、THE联盟等均没有涉及美国船公司。世界主要船公司以欧洲和亚洲的船公司为主。其中OA联盟亚洲到北美航线市场份额可达30%。其中包括中远海运、法国达飞、长荣和东方海外。而美国籍船只据了解仅占全球远洋货轮的1%左右。
此外,我国进口美国聚烯烃一般采用CFR及CIF两种贸易方式,美国货物发运人对物流及运费承担责任。那么美国商家则可拥有极大的选择范围,规避美国船只以避免额外成本。
结论:综上,虽然我国进口美国聚烯烃仍然具有一定数量规模,但此次双方征收船舶费用的关键影响在于物流和船运业,对物流环节的影响则会波及至整个产业链,预计主要影响如下:
1、中美航线是全球最繁忙的海运线路之一,中美海运业的博弈将会直接推升海运费,推高美国至亚洲航线的运价。从而波及至海运业成本和货物总成本。
2、全球贸易格局的动荡已经延展至海运,之前地缘政治是影响供应链的主要因素,而自2025年开始,政策也将成为影响供应链的主要因素之一。
3、虽然美国籍船只在全球占比仅为1%左右,但随着美国重振其海运造船业的雄心,以及对我国造船业的打压,长远的影响或许要高于此时。
4、落到聚烯烃领域,比起使用美国籍或美国参股的船只而言,物流成本的上升以及全球供应链格局的变化才是欲来之山雨。
来源:金联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