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2岁的大叔平时身体挺硬朗,早上遛弯、晚上小酒,从不觉得自己会被“感冒”打倒。今年三月的一天,他开始低烧、咳嗽、浑身酸痛,本以为是普通感冒,喝点姜汤出出汗就过去了。
52岁的大叔平时身体挺硬朗,早上遛弯、晚上小酒,从不觉得自己会被“感冒”打倒。今年三月的一天,他开始低烧、咳嗽、浑身酸痛,本以为是普通感冒,喝点姜汤出出汗就过去了。
可三天后,体温飙到39.8℃,胸口发闷、呼吸急促,被家人连夜送进医院。
医生一句话让全家都傻了眼“是甲流,而且已经发展成重症肺炎。”那一刻,他才意识到,这个看似普通的“流感”,竟然能要人命。
医生说,今年的甲流来得更早、传播更快,不光孩子、老人,就连年轻人、壮年人也频频中招。
根据国家疾控中心的监测数据,2024年秋冬以来,甲型流感感染率比往年同期上升近30%,重症率也有明显增加。
而最让医生担忧的是,很多人依然把它当普通感冒来对待,拖着不去医院、乱吃药、继续上班,结果从轻症拖成了重症。
甲流其实早就存在,只是过去几年因为防控严格,传播范围受限,如今人群防御力下降,病毒活跃度上升,流行速度加快。
它的症状和普通感冒相似,但发作更急,体温可迅速升至39℃以上,常伴随剧烈头痛、肌肉酸痛、明显乏力,甚至出现呼吸困难。更可怕的是,它容易引发肺炎、心肌炎、脑炎等并发症。
北京协和医院感染科专家指出,过去冬春季甲流高发主要集中在儿童和老年人,但近两年,三四十岁的成年人病例明显增多,约占全部重症患者的三分之一。
这一人群本该最健康,却因为免疫力下降、作息紊乱、饮食不当,成了病毒“趁虚而入”的目标。
防甲流,关键是“少吃该少吃的,坚持该坚持的”。简单来说,不论年龄大小,都要牢记“2不吃,3坚持”。
不吃生冷刺激食物。很多人感冒期间喜欢喝冷饮、吃水果降温,但冰凉食物会刺激呼吸道黏膜,使血管收缩、防御能力下降,为病毒创造可乘之机。
尤其是冰镇饮料、生冷瓜果、夜宵烧烤,都容易让免疫系统“掉线”。不吃高糖高脂的食物。奶茶、甜品、炸鸡,这些“快乐源泉”其实会让白细胞的免疫功能下降。
美国《临床营养杂志》的一项研究显示,摄入大量糖分后,身体抵抗感染的能力在五小时内明显降低;
而油炸高脂饮食会增加炎症反应,让病毒更容易侵入呼吸道。甲流流行期少碰甜食、少吃油腻,就是最简单的防护。
再来说“3坚持”。第一,坚持睡好觉。睡眠是免疫力的“修复时段”。研究发现,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的人,感染病毒的风险比睡足7小时的人高出四倍。
医生经常看到这样的患者:工作压力大、常熬夜、感冒拖着不休息,结果甲流迅速加重。别小看一个晚上的睡眠,它决定了你免疫系统的“战斗力”。
第二,坚持规律运动。适度的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细胞活性,让身体更快识别病毒。
北京体育大学的研究指出,每周坚持3次、每次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太极),呼吸道感染风险可下降约35%。当然,感染期或刚康复的人要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心肺负担。
第三,坚持均衡饮食。多摄入优质蛋白和新鲜蔬果,补充维生素C、E、D,是增强免疫屏障的关键。
饮食中可多吃鸡蛋、豆制品、鱼肉、坚果,少盐少油,多喝温水,保持呼吸道湿润。英国《营养学杂志》曾发表一项研究,维生素D水平充足的人群,流感感染率降低了37%。
医生说,在临床中,他们见过太多“侥幸心理”的患者。有人觉得“扛一扛就好”,结果从发烧到住院只用了三天;也有人误信偏方,用抗生素“压热”,反而拖延治疗时机。
甲流不同于一般病毒性感冒,它的致病机制更复杂,来势更急。病毒入侵呼吸道后,会破坏气道上皮,引发炎症风暴。若免疫反应失控,就可能发展成肺炎甚至呼吸衰竭。
中国医学科学院呼吸研究所数据显示,在甲流重症患者中,超过70%有“早期未就医”或“自行用药”史。这意味着,早一步就医,可能就能避免悲剧。
除了防感染,疫苗接种依然是最有效的“安全阀”。不少人觉得打疫苗没用,感染后还是会发烧。医生解释,疫苗的作用不是让你“不会感染”,而是让你“即使感染也不重”。
研究显示,接种流感疫苗的人群,重症风险下降超过60%。尤其是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妇,这三类人群应优先接种。对于普通成年人而言,每年秋季接种一次,也能有效降低风险。
甲流的传播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掉以轻心。病毒永远不会因为我们的侥幸而退让,它只盯着那些抵抗力低的人。
医生总结了最简单的防护公式:少吃生冷、高糖高脂的食物,坚持睡眠、运动和均衡饮食,保持乐观心态和卫生习惯。简单的规律,往往比昂贵的药更有用。
我们常常羡慕那些“冬天不感冒”的人,其实他们也没什么秘方,不过是吃得清淡、睡得规律、动得适度。
身体的免疫系统,就像一支“守卫军”,它需要规律作息的指挥、健康饮食的补给、运动流汗的训练。一旦长期透支,这支“军队”就会失去战斗力。
健康,从不是偶然的幸运,而是习惯的积累。面对甲流,不要恐慌,更不要放松。记得那位医生在查房时说的一句话:“流感不可怕,可怕的是疏忽。
今天你忽视的小事,可能就是明天大病的开始。”从现在起,不论你几岁,不论你身体多好,请记住那六个字,不吃两样,坚持三件。让自己有底气地度过每一个流感季。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甲流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1] 陈龙,童丹,陈世良,等.血常规指标在COVID-19和甲流病毒感染鉴别中的价值及预测模型的构建[J].浙江临床医学,2024
来源:老方医学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