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的一封维权信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3 08:50 2

摘要:近日,经青年收藏家夏子魁推荐,我读到友人收藏的傅抱石致林雪岩信札一通(见附图)。傅抱石以毛笔书写于八行笺,主要谈及作品维权。这不仅是一份史料,而且对于今天的书画艺术创作与出版有诸多参考价值。

近日,经青年收藏家夏子魁推荐,我读到友人收藏的傅抱石致林雪岩信札一通(见附图)。傅抱石以毛笔书写于八行笺,主要谈及作品维权。这不仅是一份史料,而且对于今天的书画艺术创作与出版有诸多参考价值。

信札转录如下:

林雪岩同志请转负责同志:

在宁晤谈多次,托请各项,未见社中置答:一、拙作《湖上泛舟》原作,出版已久,未蒙退回,不知何故。请即退回。二、拙稿《中国之人物画与山水画》一书,系1955年上海文化出版社转移稿件(与《山水人物技法》同时办理的),而经社中表示立即出版者。以后,经作者加以修改,亦于1958年四月寄上全稿,社中叠次见告,即将付印,但迄未实行。此稿,何时发稿,或不拟发稿,均请详示。三、《石涛》约稿,延期已久。前闻社中有石涛画册发稿多时,而今年创作较忙,无暇及此,兹请予解约。至预支稿费,留待扣除或由我退还,均可。望函告,遵办。四、《山水人物技法》一书出版以来,似尚畅销。近闻自去年七月以后,又有增印。我坚不相信。因有增印,社中必须通知作者,不能不理作者。究竟确否,请查核清楚,按手续办理,为盼。

此致敬礼,并祈迅予示复。

傅抱石三月廿三日

傅抱石是“新山水画”代表画家,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执教于中央大学。1949年后历任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教授、江苏省国画院院长、中国美协江苏分会会长等。他擅长山水画,中年创立“抱石皴”,笔致放逸,气势豪放。晚年多作大幅,气魄雄健,具有强烈的时代感。1959年,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十大建筑在首都落成,最宏伟的是人民大会堂。国务院邀请国内著名画家按建筑布景需要作画。傅抱石和关山月以毛泽东词《沁园春·雪》为内容合作了一幅气势磅礴的《江山如此多娇》。挂画的场所是所有贵宾进入大会堂宴会厅的必经之地,极为重要。这项工作当时被作为政治任务来布置,是时代赋予画家的特别机遇。作品尺幅巨大、构图宏伟,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给傅抱石带来了很大的荣誉。

尽管如此,傅抱石在日常创作中仍不断遇到诸多涉及著作权、作品所有权、出版合同履约等方面的困扰。尤其是在为人民大会堂作画后,他担任的创作任务愈加繁重。然而在20世纪50年代末,由于种种原因,某些出版部门缺乏保护知识产权的观念,履约意识不强,使他不得不为维权而深感烦恼。我们从信札末尾附注“这几件事,年来不知函询多次。故此信,务乞惠复,弗再不理,为叩”可以看出,即使像傅抱石这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著名画家,在维权时也常常遭受冷遇,屡次交涉无果,假如是无名小辈,则更难以想象。

所幸,《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下简称《著作权法》)作为一项国家法律,经过几次修订,已越来越完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作者的著作权能得到社会尊重与法律保护,已不是60余年前的状况可比拟。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实施《著作权法》,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本文作者:陈益)

来源:一品姑苏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