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星前董事长跳槽,掌舵复星10年冲430亿年营收,却辞职选康桥?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12 01:44 1

摘要:2025年10月,康桥资本官方宣布,任命吴以芳为执行运营合伙人,对熟悉这个行业的人来说,吴以芳的名字几乎和复星医药绑在一起。

文 | 金锐点

编辑 | 金锐点

2025年10月,康桥资本官方宣布,任命吴以芳为执行运营合伙人,对熟悉这个行业的人来说,吴以芳的名字几乎和复星医药绑在一起。

他在复星待了快20年,其中近10年都是以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的身份掌舵,带着复星医药从行业里的普通玩家,一步步做到年营收超400亿的全球医药领域参与者。

可就在这则任命前一个月,也就是2025年9月,吴以芳才彻底退出复星董事会,结束了这段长达十年的掌舵生涯。

一边是自己亲手带大的医药巨头,一边是做医疗健康投资的资本平台,这位在医药行业摸爬滚打三十年的老兵,为什么会在这个节点选择离开复星,转投康桥?

吴以芳和医药行业的交集,其实比复星更早,早年他从徐州生物化学制药厂做起,之后去了万邦化学。

后来还联合创办了江苏万邦生化医药,亲自担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这段经历让他摸透了药品生产、财务核算到企业管理的全流程,也为后来在生物医药创新领域发力打下了基础。

2004年,吴以芳加入复星医药,之后一步步从基层往上走,2014年开始,他先后任高级副总裁、首席运营官、总裁。

到2020年10月,正式当选复星医药第八届董事会董事长,成了复星医药战略方向的核心掌舵人。

在他掌舵的2020年到2024年这几年里,复星医药的营收稳步往上走,分别达到303.1亿元、390.1亿元、439.5亿元、414.0亿元、410.7亿元。

其中2022年营收439.5亿元,不仅突破了430亿,还接近440亿,算是稳稳达成了冲430亿年营收的目标。

更重要的是,这几年复星医药还拿下了不少第一次,汉利康,利妥昔单抗注射液成功在欧盟获批,成了中国创新药出海的重要一步。

奕凯达,阿基仑赛注射液拿到国内首个CAR-T细胞治疗产品的批文,补上了国内这个领域的空白。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国内市场慢慢铺开,让更多医院能用得上高端医疗设备,汉斯状,斯鲁利单抗注射液不断新增适应症,成了肿瘤治疗里的热门药。

这些成果不光让复星医药的行业地位更稳,也让吴以芳的战略眼光成了行业里的共识。

尤其是疫情刚开始的时候,他推动复星医药引进BioNTech的mRNA技术,给大中华区的新冠疫苗供应帮了大忙。

不过,吴以芳离开复星并不是突然决定的,从时间线看,2025年4月29日,他因为工作安排调整,辞去了复星医药董事长的职务,从执行董事改成了非执行董事。

时隔五个月,到9月30日,他又因为个人工作变动,辞去了非执行董事职务,这才算彻底和复星医药的管理层脱开关系。

而他的离开,其实是复星医药近一年高管大调整的一部分,早在2024年9月,执行总裁李胜利就先离开了复星,后来去云南白药当高级副总裁。

这位李胜利和吴以芳在万邦医药时期就一起共事,算是老搭档,他的离开其实已经透出了管理层变动的信号。

到了2025年4月,高级副总裁包勤贵因为个人原因辞职,高级副总裁李东久则是到了退休年龄离任。

5月的时候,高级副总裁RongYang也因为个人原因辞职,短短半年多,好几位高管先后离开。

这么密集的人事变动背后,其实是复星医药面临的业绩压力,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195.14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63%。

虽然归母净利润有17.02亿元,同比增长38.96%,但这个增长并不是来自主营业务。

主要是靠出售和睦家的剩余权益,再加上卖了些非核心资产才实现的,说白了就是增收不增利的问题慢慢显出来了。

为了应对这个情况,复星医药在2025年6月完成了管理层重构,等到9月吴以芳彻底退出、周旭东离任商业板块,复星医药的新老团队过渡才算完成,新的管理架构正式接手运营。

也正因为这样,业内不少人觉得,吴以芳的离开,标志着复星医药一个发展阶段的结束。

吴以芳为什么会选康桥资本作为下一站?从康桥资本的定位来看,其实和他的行业经验很契合。

这家公司2014年成立,总部在新加坡,专门做医疗健康行业的投资,现在总资产管理规模有105亿美元。

旗下基金包括控股型基金、固收类信贷基金和生命科学基础设施基金,投资的企业像云顶新耀、昂胜医药、睿昂基因,都是生物医药领域的。

这些正好是吴以芳深耕了几十年的赛道,对康桥资本来说,吴以芳三十年的行业洞察力、和国际化资源,能帮旗下的生物医药企业突破创新转型的难题,提升全球竞争力。

而对吴以芳来说,从产业端转到资本端,既能继续做自己熟悉的医疗健康领域,还能靠资本的力量推动更多创新技术落地,相当于给职业赛道开辟了新方向。

从整个行业来看,吴以芳的这个选择,其实也反映了医药行业产业和资本融合的趋势。

最近几年,创新药研发成本越来越高,国际化竞争也更激烈,资本方越来越需要懂产业的人才,康桥资本选吴以芳,本质上就是产业经验+资本能力的结合。

而复星医药这边,虽然管理层变动伴随着业绩压力,但新团队分领域负责的分工,也能看出来企业想在集采常态化的背景下,把资源集中到创新药这个核心赛道上。

2025年上半年,复星医药创新药品收入超4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26%,研发投入也有25.84亿元。

重点围绕实体瘤、血液瘤、免疫炎症这些核心治疗领域,强化抗体、ADC、细胞治疗和小分子四大技术平台的能力,这些动作其实都是在应对行业变化。

现在,吴以芳已经正式在康桥资本开启了新角色,复星医药的新管理层也在慢慢推进自己的战略。

对吴以芳来说,从带领复星冲过430亿营收的掌舵者,变成帮资本赋能产业的合伙人,是职业路径的一次转型。

来源:金锐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