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走基层|守护古树常青 一举换来多赢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3 08:10 1

摘要:近日,记者走进栗树园看到,一棵棵古树粗壮挺拔,树干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这些古树枝干交织、树叶相互覆盖,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色天幕。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地上呈现星星点点的光斑。

在青龙满族自治县肖营子镇光明村北侧,一个400多亩的栗树园依山而建,园中100年以上的古栗树有500多棵。

近日,记者走进栗树园看到,一棵棵古树粗壮挺拔,树干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这些古树枝干交织、树叶相互覆盖,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色天幕。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地上呈现星星点点的光斑。

据了解,在青龙古树保护档案目录里,记录了7000多棵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松树、柏树、栗树等古树,其中栗树最多,有2400多棵。

保护古树,就是保护历史。青龙为古树做了“身份证”,标明古树类型、树龄等,对古树定期巡查,并建立古树生长情况逐级上报机制。对地势较高处的古树,还安装避雷装置,防止意外发生。

青龙的古树中,栗树数量占了约三分之一。“经济林中人为活动多,也是古树保护的重点区域。”青龙满族自治县林业局板栗产业发展中心负责人周庆友说,如何兼顾古树保护和村民增收,找到平衡点很重要。

为此,青龙与北京林业大学、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等高校进行合作,请专家指导村民科学养护。“我们将栗树园流转给专业公司,进行统一管理。”光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大伟说,青龙还会不定期组织网络平台主播到村里宣传古栗树,在减少古树结果数量的同时,确保村民的收入稳定。

“之前不知道古树保护有那么多学问。”李大伟说,过去树木有了树洞,就用水泥一封了事,专家则是通过碳化加蜡封的方式堵树洞,不仅避免水泥等材料对古树的二次伤害,还能减轻树体负担。

喷洒高渗透药剂,预防虫害发生;测土配肥,避免土壤板结;剪大枝,留小枝,兼顾树木生长与结果数量……在专家们指导下,村民收获了不少保护古树的小窍门。

科学养护,栗园内的古树逐年变好。“你看,这树叶的颜色、挂果枝的数量,都说明这些古树越来越年轻态。”李大伟蹲下身,用手捏开一个因成熟掉落在地的板栗说,“你看这栗子,里面多饱满。”

栗园深处,10多名村民正在采收板栗,有人用木杆将栗子打落,有人用水桶捡栗子,有人用三轮车运栗子,村民们各司其职,井然有序。“古树长势好,结栗子也多,最多的一棵今年结了近百斤。”李大伟指着正在用木杆打栗子的王云亮说,“产量上来后用工也变多了,村民们在家门口也能打工挣钱,云亮一天能挣200多元呢。”

“通过科学养护,古树越长越好,村民收入稳定提高,目前,正在谋划旅游开发,将来村民们还能吃上‘旅游饭’,可谓一举多赢。”县林业局造林绿化和产业发展股股长柴玉双说。(河北日报记者 孙也达)

来源:河北新闻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