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希望喜爱的朋友帮忙点赞、评论和转发,谢谢!
文/白鹭湖姑娘
素材/陌上花儿开
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希望喜爱的朋友帮忙点赞、评论和转发,谢谢!
既然小华来了,妯娌巧妹又那么恳求自己来牵线,素珍决定亲自去做大闯的思想工作。
没想到大闯不但醉了,还醉得一塌糊涂。在看到素珍那一刻,大闯想下床,结果头重脚轻,肚子里翻江倒海,他赶忙用手捂住嘴,脸憋得通红。
“别捂了!想吐就吐吧,吐完就不难受了,正好我一块清扫出去!”
素珍嗓门不大,但听起来声音既严厉,又夹杂着心疼和担忧。
大闯闭着眼,似乎又憋回去了,接着,他冲素珍摆摆手,意思是“还好,不吐了”。
素珍一看他这个样子,只好先把吐完的那两大摊扫走再说吧。
只见她眉头紧锁,屏住呼吸,快速扫完倒掉后,又用干净煤灰把那一片撒了一层,想盖盖难闻的气味。
这大冬天的,又不能把门窗打开通风,只能暂时就这样吧。
忙完这些,再看看大闯,只见他闭着的眼还没睁开,也不知道他是真难受,还是怕看见素珍。
素珍摸摸床头柜上的瓷缸,发现水已经凉了,于是她只好把水倒掉些,又添上热水,然后对大闯说:“喝点水吧。”
大闯依旧闭着眼,轻轻地摇摇头,说:“不敢喝,怕一喝就吐。”
“下次知道酒喝多了真不好受了吧?”
素珍叹口气,对大闯说道。
大闯靠在床头,直到这个时候,才睁开一双空洞无神的眼,望着屋顶的椽子发呆。
“能起来不?下来活动活动,是不是好点?”
素珍轻声问道。
“你别管了,回去吧,我躺会儿就好。”
大闯嘴里说着,看不出来喜怒。
“你中午吃的那点东西,全部‘过小猪’了!夜这么长,到时候饿了咋办?”
素珍看着大闯,没好气地说道。
“呃,没关系,饿了我起来煮面条。”
“还煮面条呢,要不是我刚刚去厨房看看,炉子火都快灭了,我给炉子捅开了,等会儿我给你熬点稀饭吧。”
说完,素珍站起身,就往门外走。
“真不用了,你回去吧。”
大闯靠在床头,一动不想动,嘴里说着。
素珍就像没听见似的,她径直来到厨房,将钢筋锅用水涮了涮,开始找米袋。
大闯虽说是个男人,但收纳东西挺细心,估计是怕老鼠进来嚯嚯吧,他把米面分别放在两只带盖子的塑料桶里。
素珍动作麻将地淘好米,又把钢筋锅里加了小半锅水,然后放在炉子上煮。
趁着煮稀饭的空,素珍想想还是进去跟大闯说说小华的事吧。
没想到也就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大床居然从床上起来了,只见他弓着腰来、背对着房门,正在叠被子。
素珍笑着说:“不错,能起来了。等稀饭一会儿熬好了,喝一碗,暖和暖和。”
大闯嘴里“嗯嗯”着,依旧没转过身。
素珍一看这样,估计再不提小华的事,大闯肯定要下逐客令了!
于是,素珍笑着说:“大闯,巧妹家的表妹小华今天来了。”
大闯嘴里“哦”了一声,继续叠被子,好像小华来不来跟他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小华人挺好的,岁数还比你小一大截。虽说是三个孩子,但‘有苗不愁长’,吃不了几年闲饭的,要不你们俩见个面,咋样?”
素珍试探性地问了一句。
“我不想折腾了,感觉一个人习惯了,挺好的。”
说完,大闯转过身,坐在床沿上,头都不抬,小声说着。
“那怎么行?你还有大半生的日子没过呢,总是‘总是出门一把锁、进门一把栓’,也没啥意思啊!
“再说了,你现在还年轻,能说能动,真要到老了,身边没个人做伴,有个头疼脑热的,想喝杯水都难。就像今天醉酒了,就这一大摊子,你得留几天才会清扫。”
素珍不管大闯反不反感,继续说着。
“巧妹为人就是那个样子,她表妹能强到哪里?你不用担心,我不会纠缠你的。”
大闯声音像蚊子哼,头低得更狠了。
听完大闯的话,素珍脸“腾”一下红了,一时竟然不知道怎么接话茬。
好半天,素珍叹了口气,幽幽说道:“过去的事都翻篇,就当做了一场梦吧,今后咱谁都别再提。”
大闯没吱声,端起床头柜上的瓷缸,喝了一小口水。
“这样行不行?晚上你们俩见个面,地点你定,在你家也行,去巧妹那都可以。”
素珍望着大闯,等待他的回答。
“必须要见面吗?”
大闯望着素珍,面无表情地问道。
“小华人确实不错,否则我也不可能害你的。你别担心她跟巧妹是一样的人,一母同胞还有区别呢,何况是表姐妹?”
素珍盯着大闯,用恳切的目光注视着他。
担心大闯有思想负担,素珍接着又说:“能成最好,没感觉也没关系,婚姻讲究缘分,所以你不应该放弃每一个机会。”
说到这,素珍带着鼓励的语气。
“好吧,听你的,我知道你肯定是带着巧妹给你下达的任务来的。见就见吧,难道她还能把我吃了?”
说完,大闯自嘲道。
“行!就这么说定了!晚上8点吧,咋样?还是到你家来,也别太早了,万一没啥感觉、别人也看不见,不至于背后被人嚼舌根。”
素珍说到这,自己先笑了,她“呸呸”两下,道:“看看我这张嘴,该打!肯定有感觉!”
说到这,素珍猛然想起来什么,她“哦哟”一声站起来,然后快速直奔厨房。
结果还是来晚了,稀饭汤把钢筋锅盖顶起,发出‘嗞拉拉’的响声。
素珍把稀饭锅简单做了处理,将两只筷子担在锅上,再将锅盖盖上,随后将炉门封口留了一条小缝,让它继续咕嘟。
等她刚一转身,大闯也来到厨房,他望着钢筋锅上的两只筷子,自言自语道:“双桥好过,独木难行”。
素珍听着半懂不懂的话,对大闯说:“你自己坐在这看着,我回去了。”
说完,素珍拿着院门钥匙就往外走,在打开院门时,她对大闯笑笑说:“把家里简单收拾一下吧。”
大闯不置可否,随即搬过来一只小板凳,坐在炉子旁边,盯着炉火出神。
炉子上,蓝色的火苗舔着锅底,锅里的稀饭翻滚着,锅盖在蒸汽的冲击下,发出有节奏的响声。
那一刻,大闯陷入沉思。
素珍走在回去的路上,心情好多了,脚步也变得轻盈了起来。她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巧妹。
还没等素珍去跟巧妹汇报战况,迎面碰到迎春从屋子里出来,手里拉着哭得挂着大鼻涕泡的大宝。
“哦哟哟,咱大宝咋还哭鼻子啦?”
素珍上前,吃力地将大宝抱起来。
“睡醒了到处找你,一问才知道你去大闯叔家了。”
迎春笑着说道。
“呃呃,幸亏我去了,你大闯叔吐得一塌糊涂,给他在炉子上熬上稀饭后,我就回来了。”
说完,素珍笑着在迎春耳边低语道:“你大闯叔答应晚上跟小华见面。”
“你呀,你是真想吃这‘三十六个汤圆’啊,你也不想想小华一拖三负担有多重,将来万一把大闯叔拉下水,你咋对得起他?”
迎春压低嗓门,埋怨道。
“嗨,把事情往好处想,婚姻的事谁也说不清,只要两个人有缘分,好好过日子,三个孩子不算多。”
素珍笑着宽慰着,好像也是在给自己鼓励。
“行了,你去新房那边看看需要干啥,我去你二婶家了。”
说完,素珍把大宝放到地上,牵着往巧妹家走去。
老远就看见巧妹家的烟囱冒着烟,素珍心想:这家伙干活怪墨迹的,一锅稀饭还没做好?
可到厨房一看,只见巧妹和小华俩,一个锅上、一个灶下正在锅里炒菜,两人笑嘻嘻地说着什么。
巧妹一眼掸见素珍,就急忙站起来打招呼,道:“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正和小华在念叨你呢。”
说着,巧妹朝大宝直招手,示意小家伙过去,她有好东西。
果然,巧妹用火钳从锅灶下夹出几块软乎乎的山芋,大宝一见顿时眉开眼笑,挣脱素珍的手就跑了过去。
看到素珍脸上挂着笑,巧妹猜得八九不离十了,她笑问道:“说了吗?”
“说了。”
“几点见?”
“八点,去他家。”
素珍和巧妹用简单的语句相互问询着,像对暗号。
“真是太好了!小华,赶紧把头发梳梳,我给你找一身漂亮的衣服换上。哦,对了,三丫还有一双高跟鞋在床下的盒子里,你俩脚都一样大,我给你找出来。”
巧妹说着,就拉着小华往后面正屋去。
“不用了,表姐,‘乡里狮子乡里玩’,搞那么隆重没必要,”
小华没有巧妹想象中那么兴奋,反而特别淡定。
“那怎么行?你站在镜子跟前去照照,都成啥样啦!”
巧妹不由分说就把小华往那边连推带搡,最后小华到底拗不过,还是去了。
素珍没跟着过去,她坐到锅灶下烤火,这天气,早晚温度还是挺低的。
等小华和巧妹再次进到厨房时,素珍觉得小华身上的衣服还是来的时候的样子,只是头上的两条齐肩长的麻花辫,变得光滑了,脸也白净了许多,还有一股淡淡的雪花膏的香味。
“唉,这丫头就是犟!让她换件衣服比吃屎都难!”
巧妹用极其不满的眼神,狠狠地剜了一下站在身旁的小华,忿忿道。
“呃,就这样也挺好的。”
素珍说着,也上下打量了一下小华,天生丽质,确实无需过分修饰,只见她一张好看的鹅蛋脸上,一双大眼看上去楚楚动人。
见素珍盯着自己看,小华显得有些羞涩,她忙问巧妹道:“表姐,雪里蕻放些千张炒吧?”
巧妹忙说好,几个人又开始忙着准备晚饭。
没想到做了一大锅稀饭并没人吃,袁世洪和袁二洪都呼呼睡,叫不起来;三顺早早就去鸭棚了,只有大胜吃了一碗稀饭后,领着大宝去刘根家看电视剧去了。
迎春不赞成小华和大闯的婚事,但她看到巧妹兴高采烈的样子,母亲素珍又竭力撮合着,她当然不好说啥,随后也去找大宝了。
冬天天黑的早,才6点多钟就一片漆黑,素珍她们仨先是在厨房坐了一会儿,接着又去后屋看电视。
巧妹显得有些焦虑,不时地望着单几上的小闹钟。
最后,她实在忍不住道:“嫂子,别等8点了!这就去吧!”
素珍往外看看,确实不早了,要是平时,她应该上床睡觉了。
“好吧,我们这就走吧。”
素珍笑着站起身,往门外走,巧妹领着小华,紧跟其后。
很快她们一行三人就来到了大闯家门口,还行,路上居然一个熟人没碰见。
素珍原以为铁门锁上了呢,结果一看,只是掩上了,屋子里亮着灯,隐约听到电视响。
素珍示意巧妹和小华先在门口站会儿,自己走进去看看。
素珍害怕大闯家里有外人在,那样就比较尴尬。
没想到她轻轻一推门,只见大闯一个人靠在躺椅上,正在看电视。
见素珍进来,大闯赶忙起身让座,素珍笑着摆摆手,然后站在门口,朝院门口站着的巧妹她们招招手,示意两人进来。
直到几个人落坐后,素珍才发现,大闯家的方桌上,摆了一只紫红色的桌盒,里面分别放了一些葵瓜子,还有花生米之类的零食。
素珍心里暗暗一喜,这证明大闯对相亲这件事还是挺重视的。
只不过大闯看上去有些拘谨,完全没有他在集镇上摆地摊时滔滔不绝的口才,只是一个劲地让拿瓜子吃,随后起身给三个人去倒水。
素珍相对来说熟络些,她接过大闯递过来的水杯,分别又递到小华和巧妹手里。
好不容易等大闯坐下后,几个人东一句、西一句地聊着,自然而然,素珍就问起镇上摆摊子事。
这样一来,总算有了共同话题,因为小华这段时间也在帮姐姐卖炒货呢。
小华落落大方,她笑盈盈地问大闯,平时都经营些什么种类的商品。
大闯就说了几样,小华又问起价格,大闯一一回答,神情也自然了,看不出紧张。
小华对大闯说:“芦杨镇那边卖你这些的不多,以前有个姓杨的老头摆,后来年纪大了,让他孙子接手,但年轻人不像干的,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大闯笑着说:“做生意就忌讳这样,你看我吧,一年四季,无论刮风下雨,我都坚持去,就害怕有些老主顾找不着,一两次情有可原,总是这样,慢慢人家就不光顾了。”
“其实如果逢集,你可以两边赶啊,这样生意是不是就多一点?”
小华问大闯道。
“不行,两个地方离得太远,跑不过。”
大闯挠挠头解释说。
本来素珍还担心几个人没话聊尴尬呢,没想到一说起生意上的事儿,素珍和巧妹居然一句话插不上来。
素珍和巧妹相视一笑,一人捧一只杯子捂手,边看电视边嗑着瓜子。
趁大闯和小华说着话,巧妹将手伸出袖筒,朝素珍竖起大拇指,意思就是:有戏!
接下来大闯和小华进展如何?明天继续。
来源:白鹭湖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