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依据气温判断:当室外平均气温持续低于 7℃时,普通轮胎的性能会受到影响,此时就应该考虑更换冬季胎。当气温降至 4℃以下时,四季胎胎质变硬,抓地力和磨耗性能明显下降,更应及时更换冬季胎。
黑龙江更换冬季胎的具体时间可以根据气温、降雪情况以及地域差异来确定:
1、依据气温判断:当室外平均气温持续低于 7℃时,普通轮胎的性能会受到影响,此时就应该考虑更换冬季胎。当气温降至 4℃以下时,四季胎胎质变硬,抓地力和磨耗性能明显下降,更应及时更换冬季胎。
2、结合降雪情况:如果黑龙江地区提前出现降雪天气,路面开始有积雪、结冰情况时,无论气温是否达到 7℃,都应立即更换冬季胎,以确保行车安全。
3、考虑地域差异:黑龙江省地域较广,各地更换冬季胎的时间也略有不同。例如,漠河等高寒地区,冬季来得更早,降雪也更早,像 2025 年 10 月 7 日漠河出现较大降雪后,车主就纷纷前往更换雪地胎。而哈尔滨等相对气温稍高一些的地区,一般在 10 月底到 11 月中旬左右更换冬季胎较为合适。
更换冬季胎是保障冬季行车安全的关键步骤,除了选对时间,操作细节和后续检查同样重要。以下是具体的注意事项,按 “更换前准备 - 更换中操作 - 更换后检查” 三个阶段梳理,确保全面且实用:
一、更换前:明确需求,避免选错轮胎
确认冬季胎适配性
尺寸必须与原车轮胎一致(如胎宽、扁平比、轮毂直径,例:205/55 R16),不可随意更改尺寸,否则会影响车速表准确性、制动系统匹配度。
优先选择带 “雪花图案”(国际通用冬季胎标识)的轮胎,这类轮胎橡胶更软(含硅成分更高)、胎纹更深且多为 “细缝锯齿状”,在冰雪路面抓地力远优于普通四季胎。
若车辆为四驱,建议 4 条轮胎同时更换冬季胎(避免前后 / 左右胎纹、硬度差异导致的动力分配不均,增加打滑风险);两驱车至少更换前轮(转向 + 制动关键轮),条件允许也建议全换。
检查冬季胎状态(新胎 / 旧胎)
新胎:确认生产日期(轮胎侧壁 “DOT” 后 4 位数字,前两位周数、后两位年份,例:3523=2023 年第 35 周),避免使用存放超 3 年的 “库存胎”(橡胶会老化变硬,性能下降)。
旧胎:检查胎纹深度(冬季胎建议不低于 3mm,低于则抓地力不足)、胎面是否有裂纹 / 鼓包(老化或损伤需立即更换),同时清理胎纹内的石子、杂物(避免影响排水和防滑)。
二、更换中:专业操作,拒绝 “将就”
选择正规门店,避免路边摊冬季胎更换需专业设备(如轮胎拆装机、动平衡仪),路边摊可能因操作不当导致轮毂变形、轮胎密封不严(漏气)。建议选择 4S 店、连锁汽修店(如途虎、京东养车),同时确认门店是否提供 “冬季胎专属安装服务”(如涂抹专用润滑脂,避免损伤轮胎边缘)。
必须做 “动平衡”,四驱车建议做 “四轮定位”
动平衡:更换轮胎后,轮毂与轮胎的重量分布可能不均,高速行驶时会导致方向盘抖动、轮胎偏磨。必须让师傅通过动平衡仪添加配重块,确保轮胎旋转时受力均匀(尤其黑龙江冬季常跑高速,动平衡至关重要)。
四轮定位:若车辆是四驱,或之前存在 “方向盘跑偏”“轮胎单侧磨损” 情况,更换冬季胎时建议同步做四轮定位(调整轮胎的倾角、前束等参数),避免因定位不准导致冬季胎抓地力下降、行驶跑偏。
胎压调整:冬季胎胎压需 “略低于” 四季胎冬季气温低,空气热胀冷缩,若胎压过高,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会减小(抓地力下降),且容易因路面结冰导致颠簸;若胎压过低,会增加轮胎滚动阻力(费油),还可能因胎侧过度形变导致损伤。
建议胎压:参考车辆用户手册(一般标注在驾驶位车门内侧),冬季胎胎压可比手册推荐的四季胎胎压低 0.2-0.3bar(例:手册推荐 2.5bar,冬季可调至 2.2-2.3bar)。
注意:每次调整后需用胎压计复测,确保四条轮胎胎压一致(避免左右胎压差导致跑偏)。
三、更换后:日常检查,正确使用
更换后立即检查密封性(避免漏气)安装完成后,师傅会给轮胎充气并检测密封性(通常用肥皂水涂抹气门嘴和轮胎边缘,观察是否冒泡)。车主可在提车后 1-2 天内再次检查胎压(用自带的胎压计或去门店复测),确认无漏气(冬季低温下,轻微漏气可能导致胎压快速下降,影响安全)。
冬季胎 “只冬用”,避免混装或四季使用
禁止 “混装”:不可前轮用冬季胎、后轮用四季胎(或反之),也不可冬季胎与普通雪地胎(仅适用于积雪路面,冰面抓地力弱于冬季胎)混装,否则会导致车辆操控失衡(如制动时跑偏、转弯时侧滑)。
春季需及时更换:当黑龙江春季平均气温持续高于 7℃(一般在次年 3-4 月),需立即换回四季胎。冬季胎橡胶软,若在常温路面长期使用,会加速胎面磨损(寿命缩短 50% 以上),且抓地力反而不如四季胎(常温下软橡胶易打滑)。
日常行车:配合冬季胎调整驾驶习惯冬季胎虽能提升抓地力,但并非 “万能”。黑龙江冬季路面结冰、积雪常见,需注意:
起步慢(避免急加速导致轮胎打滑)、刹车缓(提前预判,避免急刹触发 ABS,延长制动距离);
避免碾压结冰路面的 “雪脊”(车轮易失控),过弯时减速(冬季胎在冰面的侧向抓地力仍有限)。
总之,更换冬季胎的核心是 “适配、专业、细节”—— 选对轮胎、正规安装、做好平衡和胎压调整,再配合正确的驾驶习惯,才能最大程度保障黑龙江冬季行车安全。
来源:汽车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