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回忆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1 23:37 2

摘要:老乡今天给了几个核桃,忽然想起了儿时玩过的玩具,便动手做了一个……不知道有多少人玩过这样的玩具呀,在那个贫穷的年代,能玩的玩具很少,不是抓石子,就是丢沙包,或者老鹰捉小鸡……那个年代,没有奥特曼,没有玩具手枪,没有滑滑车……

老乡今天给了几个核桃,忽然想起了儿时玩过的玩具,便动手做了一个……不知道有多少人玩过这样的玩具呀,在那个贫穷的年代,能玩的玩具很少,不是抓石子,就是丢沙包,或者老鹰捉小鸡……那个年代,没有奥特曼,没有玩具手枪,没有滑滑车……

生在那个年代,尤其是农村的,大多都是住在土房子,日常也是行走在泥泞的小路上,每当下雨之后,便只能在泥泞的路上行走,雨靴走完一遍,再在许多人的反复行走之后,泥土和雨水混合成泥浆,不时就会粘住我们的鞋子,无法向前。等待大人救援,挣扎出泥浆的阻挠,于是开始时时盼望太阳的重新照耀,晒干路面,让我们行走如飞。

夜晚的天空,那是格外的热闹,稍稍富裕的家庭,刚买了电视机,那种很大的显示屏的那种,一般都是“黄河”牌子的,就像“永久”自行车一样,是那个时代特有的产物,没有像现在一样,有那么多可以选择。夜晚的天,不管多热多冷,总是被十里八乡的人潮打破安宁,许多人,围着那一台电视机而坐,被那不多的电视节目所吸引,有些时候会看到晚上十二点电视台停播,然后人群才会散去。还有就是偶尔的放电影,那种播放胶片的那种,也会吸引好多的人,从四面八方而去,聚集在广阔的打麦场,这一般都是秋收之后,打麦场也空了出来,人们也闲了点,忙的时候,是不会有人搞这样的演出的,也不会有人会放下手里的劳作去。

也许现在的人想象不到,那时的农人,是怎么播种、收获的。播种的工具是一种叫做“犁”的东西,动力是黄牛,也许南方就是水牛吧,然后就是一个男人扶着犁把,甩着鞭子,吆喝着,赶牛儿前行。女人就会跟在后面,把拌了化肥的种子撒在犁沟里,种子不能太稀,不能太密,这技术全靠平时的积累。如今好多农村,耕地的工具已经换成了微耕机,效率高出来许多,播种还是原来的那种方式,有些地方还是没有变。牛是少了许多,在农村也看到的很少,牛不干活了,成了赚钱的东西。如今也没有了那时学校放的“忙假”,孩子也少了,许多学校都倒闭了。

有些人不清楚那个年代的事情,还是喜欢把现在和过去等同,尤其是那些孩子。他们动不动就缠着大人去买零食,不吃饭,全靠零食度日子。而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人们手上普遍没钱,一包方便面五毛钱,一根魔力棒(相当于现在的雪糕)一元钱,许多人也舍不得去买,即使那骑着自行车,后面一个小木箱卖冰棍的,一毛钱十个,许多家长也舍不得去给孩子买,没钱呀,有那钱还可以买几盒火柴。

消息的传播,是靠人的口头交流的,为了传播一个消息出去,是要走好多路的。孩子们会问,为什么不用手机打电话,还不用跑路,多省事。可是他们不知道,手机这样的东西,是什么时候才出现的,他们想象不到那个时候,什么也没有的生活。农民整日里是无休止的劳作,播种、除草、收获、翻地,每一样都是纯手工的劳作,是锄头、犁、簸箕、扫把、连枷、三角叉等一样样最简单的工具在演绎历史的画卷。寒风里,大风里冻僵的手,冻裂的红脸蛋,破旧的棉衣披身;烈日里汗湿的衣服,黝黑的脸庞确总是带着微笑,活在希望里。

即使最简单的吃食,那时也是最幸福的味道。酸菜糊汤,咸菜萝卜条,玉米粉面条,是那些年代里,极香极香的美食,成了记忆里久久不去的萦绕。刚刚走过了那些饥饿的岁月,也最容易满足。他们时常说起,那个没吃的的时候,借粮也不一定能够借得到,吃树皮,草根勉强度过一个悠长的寒冬的故事,那不是一些胡乱编的事情,确是最真实的写照,饿死的人时常有,都一样穷,谁也救不了谁,都是在勉强维持着生存。因此,每当那些经历过艰难时刻的人们,看到孙子、孙女或者重孙子、重孙女糟蹋粮食的时候,都会很自然的流露出可惜的感情,也许只有经历过苦难的人,才会更加懂得“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深意。

如今,农村的人在减少,许多都离开了原本的故乡,在其它更好的地方落地生根,即使原本的故乡,留下的人,也推翻了那些有着历史的土房子,盖起来了高楼大厦,泥泞的路也不见了,变成了宽敞的水泥路,柏油路。再也找不到儿时的记忆,亦不见了那些古老的物事。

来源:灾难空间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