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白酒圈,位于上海的岩石股份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它从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匹凸匹走来,更名为岩石股份后,追风口进入了白酒行业,之后又更名为上海贵酒。细细数来,其至少拥有5个曾用名。
在白酒圈,位于上海的岩石股份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它从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匹凸匹走来,更名为岩石股份后,追风口进入了白酒行业,之后又更名为上海贵酒。细细数来,其至少拥有5个曾用名。
不过,岩石股份将企业名称变更为上海贵酒后,与洋河股份旗下全资子公司——贵州贵酒集团有限公司,自2019年起陷入了商标纠纷。因此,其股票简称依然为岩石股份。
10月10日,这场持续了6年的纷争终于落下帷幕,岩石股份发布诉讼进展公告称,原告贵州贵酒集团有限公司诉被告上海贵酒、上海贵酒酒业销售有限公司等侵害商标权纠纷一案,终审判决有了最新进展,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下发的《民事判决书》责令上海贵酒停止使用贵酒商标,并被判赔偿贵州贵酒418.847万元。
这对岩石股份来说,可谓屋漏偏逢连夜雨。
4月23日,岩石股份股票已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为“*ST岩石”。其中的原因是,岩石股份2024年度经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的净利润低者为负值,且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收入后的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触及《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相关规定。
2024年,岩石股份营业收入为2.85亿元,同比下降82.54%;归母净利润为-2.17亿元,同比下降349.63%;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64亿元,同比下降340.45%。进入2025年,岩石股份的业绩情况并未显著改善。
2025年上半年,岩石股份营业收入为0.28亿元,同比下降85.22%;归母净利润为-0.68亿元,同比增长12.42%;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41亿元。
岩石股份还陷入了多起法律纠纷。自2024年以来,截至2025年10月11日,仅与诉讼相关的公告,岩石股份就发了约20条。其中,包括工程施工合同纠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银行申请查封上海贵酒贷款抵押物等。
商标问题、资金缺口、债务危机、诉讼风险、业绩压力……对*ST岩石来说,无一不是头顶的乌云。
10月11日,从岩石股份财报中披露的官网链接点进去,只留下五个字——“网站已关闭”。
拉长时间线来看,不得不说,岩石股份是一家很神奇的公司。
岩石股份的前身早在1993年就上市了。那时,公司还叫福建豪盛,是A股首家建筑陶瓷企业。2000年,其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之后还实施了重大资产置换,公司名称变更为利嘉股份。2002年,公司注册地及办公地由福建省迁至上海。
2006年,公司名称变更为多伦股份;2015年变更为匹凸匹,一度成为A股著名的妖股;2017变更为岩石股份;2019年,公司名称变更为上海贵酒,但证券简称仍为岩石股份,因为其与洋河股份旗下的贵州贵酒陷入了商标纠纷。
从互联网金融,到涉足白酒,再到染指酱酒,这家公司始终在风口浪尖上。
2019年,岩石股份实控人韩氏父子开始进入白酒行业,主动调整和收缩了岩石股份原来的大宗商品贸易、融资租赁及商业保理等业务,开始跨界进行白酒销售业务。
这一年,岩石股份的白酒相关业务,只是刚起步。2020年,其正式开始“大口饮酒”。
2020年,白酒板块异常凶猛,资本市场对白酒兴趣十足。正是在这一年,岩石股份先是从控股股东贵酒发展手里收购了章贡酒业和长江实业部分股权,而后,贵酒发展又将收购来的高酱酒业52%的股权,捐赠给了岩石股份。
至此,岩石股份又与彼时更加热闹的“酱香科技”产生了关系。
2021年上半年,资本对茅台镇垂涎欲滴,先后有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要去茅台镇跨界收购酒厂。只要相关公告一出,股价就蹭蹭往上涨。2021年上半年,岩石股份的股价涨幅近300%。当年6月,总市值一度冲上173亿元。
2022年12月,上海贵酒·君道贵酿官宣演员陈建斌为其品牌代言人。2023年,上海贵酒推出的新品——最酒,还赞助了芒果热门综艺“浪姐4”。
然而,在白酒行业进入低谷期的近几年,岩石股份已暴露出多方面问题,最终走到了退市的边缘。
来源:财经天下周刊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