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银施罗德基金近日调研汇总!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2 22:39 2

摘要:2025年上半年受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影响,LED照明行业新建安装市场需求延缓,存量市场替换速度放缓,整体市场规模出现收缩。下半年受关税政策缓和,市场需求升温。

交银施罗德基金

调研摘要:

1、公司主业LED驱动电源业务下游需求情况如何?

2025年上半年受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影响,LED照明行业新建安装市场需求延缓,存量市场替换速度放缓,整体市场规模出现收缩。下半年受关税政策缓和,市场需求升温。

根据TrendForce观察,在产品与应用端,尽管宏观经济环境疲软,但在能源成本高企与新法规政策推动的双重作用下,2025 年存量市场中 LED 渗透率不高的部分细分应用有望释放增量需求。其中户外照明、工业照明、应急照明等领域具备重新配置照明产品的契机,预期将持续带动 LED 路灯、LED天井灯及LED泛光灯出货量呈现稳步增长。在新建安装市场,受人工智慧(AI)数位基础设施建设浪潮推动,相关照明产品需求保持稳定。

植物照明方面,根据TrendForce报告,美国对等关税抑制农业照明新增和替换需求,尤其影响特殊经济作物的替换周期。北美市场对中国照明产品依赖度超过 80%,关税压力推升成本,业主普遍延后采购计划。此外全球温室及垂直农场新建专案亦有延迟。相较之下,欧洲市场受节能法规与高效光合光子通量效率产品导入推动,2025年上半年保持强劲增长,有效对冲北美及其他地区的负面影响。TrendForce预估2025年LED植物照明市场规模将达13.66亿美元,年增速3.9%。产品端,随着动态可控的智慧型LED植物生长灯逐步导入至温室大棚和垂直农场等应用领域,逐渐成为主流,搭载3-4通道可调节光谱的产品比例提升,并与智慧化控制系统深度融合,推动节能化与精准化种植。

2、公司储能核心部件业务主要销售区域及销售客户包括哪些?

公司主要生产配套应用于户用/家用储能系统的光伏+储能混合逆变器,及配套应用于工商业储能系统的储能变流器,目前主要销售区域为欧洲、南亚、非洲等,主要销售客户为储能产品集成商、安装商等。

3、公司谐波减速器业务进展如何?

公司与重庆精刚传动签署的《技术开发合同》目前正在有序推进中,同时公司控股子公司崧盛机器人传动也在积极通过接洽下游客户,获取打样订单。

4、崧盛转债12月若触发强赎,是否会实施?

公司于2025年9月18日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不提前赎回"崧盛转债"的议案》,公司董事会决定本次不行使"崧盛转债"的提前赎回权利,且在未来三个月内(即2025年9月19日至2025年12月18日),如再次触发"崧盛转债"有条件赎回条款,公司均不行使提前赎回权利。自2025年12月18日后首个交易日重新计算,若"崧盛转债"再次触发上述有条件赎回条款,届时公司董事会将另行召开会议决定是否行使"崧盛转债"的提前赎回权利。

2025年12月18日后若崧盛转债再次触发提前赎回条款,公司将及时召开董事会决策。

5、公司两位实际控制人是否有减持限制?

公司实际控制人田年斌、王宗友除需遵守《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股份管理暂行办法》《上市公司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变动管理规则》等减持规定外,还需遵守其在公司招股说明书中做出的关于股份锁定及减持意向的承诺。除上述限制外,公司实际控制人无其他减持限制。

6、公司预计后期储能核心部件业务订单主要来源是哪里?

2025 年 8 月 27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其中提到,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以上,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

TrendForce 预计,在中性预期下,2025 年全球储能新增装机有望达82GW/216GWh,同比增长28%/36%,平均储能时长也将从2024年2.5小时提升至 2.6 小时。其中工商业储能和户用储能新增装机预计为16GW/41.6GWh,同比增长28%/33%。据集邦光储观察不完全统计,2025年上半年,中国储能企业海外订单签约已超 107GWh,覆盖亚太、欧洲、中东非等重点海外市场。

海外储能需求的释放及国内利好政策的不断出台,将有助于户用储能及工商业储能市场安装量的提升,为公司储能核心部件业务的开拓提供发展契机。

券商研报:

调研摘要:

1、公司在AI制药领域布局较早,中报提及‘AI+类器官+药物研发’三位一体平台。请问:①目前AI技术对研发效率提升的具体量化指标(如:项目周期缩短比例)?②是否有AI驱动的管线进入临床阶段?③如何应对AI技术落地不及预期或伦理审查风险?

回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积极布局和关注AI制药方面的发展,公司在数据资源库以及CADD/AIDD技术方面的能力还是比较强的,在药物研发全流程及运营中也深度布局,打造了一站式药物筛选平台,也利用AI算法提供化合物库定制化服务、AI全流程赋能CMC/CDMO服务,并在业务场景应用中推进AI能力覆盖,提升运营效率。自2021年以来,公司陆续与业界顶尖的AI创新药企、高校等建立战略合作,合作范围涵盖“小分子药物研发+AI技术”、“AI+类器官”、“MegaUni库数据开放”等领域。未来,公司也将基于我们强大的化合物库资源,进一步完善公司数据库,搭建“AI+药物研发”复合型人才梯队,与我们的战略合作伙伴共同深耕新药研发领域,持续完善平台建设、完善数据共享与隐私保护机制,提升化合物筛选的质量和效率,构建高质量的人工智能模型,为药物研发注入动力。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2、公司上半年的营收情况?

回复:尊敬的投资者您好,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1,094.28万元,同比增长24.20%,其中境外业务收入56,102.67万元,同比增长39.7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5,176.15万元,同比增长115.55%。公司前端生命科学试剂业务营业收入90,417.72万元,同比增长29.2%,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比重约69.4%。其中,工具化合物和生化试剂业务收入为64,635.84万元,同比增长31.4%;分子砌块业务收入25,781.88万元,同比增长24.1%。公司原料药和中间体、制剂业务收入39,934.27万元,同比增长13.6%。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3、(1)未来还有没有和国外合作的ADC CDMO;(2)和sigma 后续是否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如果存在,这一块后续我们的竞争优势会有多大,终端用户接受度会有多高?

回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是我国较早开展 ADC Payload-Linker 研究的企业之一,凭借在ADC领域多年的深耕和积累,公司在ADC业务小分子领域形成了较强竞争优势。2025年上半年,公司承接ADC项目数超70个,截至上半年末,共有14个与ADC药物相关的小分子产品完成了美国FDA sec-DMF备案,参与5个BLA申报,服务能力与市场影响力持续提升。目前,公司服务的项目中,部分产品已进入临床Ⅱ期、临床Ⅲ期或者新药上市申报阶段,随着客户项目研究的不断推进,公司项目所处研发阶段也会逐渐往下游延伸。今年5月,公司与韩国ADC生物技术公司AbTis Co., Ltd.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致力于整合前沿定点偶联技术与全方位ADC研发实力,为客户提供创新高效的解决方案。公司也在美国成立了商务中心,积极推动ADC的出海业务。

未来,公司将继续坚持研发驱动,通过构建ADC全产业链闭环服务体系,持续打造覆盖研发到生产全链条的差异化服务能力,进一步巩固在ADC细分领域的领先优势。整合Payload-Linker开发、抗体发现及偶联工艺优化,强化多技术平台及产能集群优势;深化毒素开发与工艺创新,依托AI与绿色化学加速技术迭代;完善国际质量认证体系,提升客户粘性,驱动全球化竞争力的提升。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4、公司研发投入1.17亿元,占营收8.92%。请问:①如何评估AI制药等高风险项目的ROI?②是否设立创新失败容错机制?③针对ADC领域客户集中风险(如前五大客户占比超30%),是否有分散化策略?

回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是研发驱动型企业,技术创新是公司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过去几年,公司每年研发投入占比均超10%。基于各业务板块研发的不同环节,公司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业务模式和持续创新机制。同时,公司内部制定有完善的考核制度及短期/长期激励制度,激发员工的创新动能,支撑公司持续紧跟技术前沿。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5、在手订单超5.9亿元,同比增长40%。请问:①如何评估产能(马鞍山、重庆基地)是否匹配订单交付周期?②是否制定应急计划应对原料短缺或客户订单延迟?③内部审计如何监督CDMO项目的质量合规性(如FDA备案项目的审计跟踪)?

回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后端业务主要聚焦于特色仿制药原料药及其相关中间体和创新药CDMO。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公司原料药和中间体、制剂业务在手订单金额超5.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0.1%,公司后端业务增长潜力较大。2025上半年,公司围绕工艺路线优化、国际市场拓展、质量体系建设、效率提升等持续突破,不断强化后端特色原料药和中间体、制剂业务全周期赋能能力。聚焦重点项目、优势产品精细化管理,以“缩短药物研发周期,提高药物研发效率”为目标,通过加强工艺开发与优化力度,持续深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持续加速“出海”进程,聚焦海外市场拓展与本地化运营深耕,不断加强商务团队专业能力建设;坚持拓展有特色、有差异、有难度的分子及相关客户,并积极拓展CDMO一体化(从小分子到大分子)订单;同时通过制定精准化营销策略、拓展多元销售渠道等举措,高效对接国内外客户需求,提高客户响应效率,提升全球竞争力。目前公司整体项目进展正常,业务拓展持续稳健进行。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券商研报:

延江股份

调研摘要:

1、问题:关于订单预期

国内的订单预期保持稳健增长,较大增量更多将来自海外,特别是打孔热风无纺布的海外增量预期较为乐观。

2、问题:关于前五大客户的排序

前两大客户比较稳定,基本不变。从2023年开始第三至第五名客户有一定变化。

3、问题:关于热风无纺布的趋势

以往海外市场一次性卫材面层材料主要是纺粘无纺布,其具有成本上的优势,在以传统商超渠道占主流的海外欧美市场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市占率。近年来,随着电商的兴起,以打孔热风无纺布作为面层的卫生巾与纸尿裤产品逐步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市场渗透率提升,替代纺粘无纺布的趋势正逐步显现。公司因应此趋势,与客户合作,在海外投放热风无纺布产能。相关产能从2025年开始逐步放量,导致了公司热风无纺布销售额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4、关于公司产品产能及利用率情况

目前公司PE打孔膜产能约1.5-2万吨/年,热风无纺布产能约6-6.5万吨/年(其中,国内母公司及子公司4.5万吨左右,埃及和美国子公司1.5-2万吨左右)。埃及子公司的热风生产线刚投产,目前产能利用率50%左右,处于爬坡阶段;美国子公司的热风生产线目前尚未投产。未来公司会以销定产,适时调整产能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5、关于热风无纺布与打孔无纺布的毛利率情况

近年来,公司的热风无纺布与打孔无纺布毛利率水平总体保持稳定,主要还是受不同国别地区生产要素成本差异、不同产品市场定位差异影响。除此之外,一些产品例如3D++打孔技术是公司的专利技术,在维护毛利率方面具有较高的护城河效应。

6、关于竞争对手是否在海外投资热风无纺布?

据了解,在此细分领域,公司是极少数既进入全球品牌供应商名录且具有海外供应链的中国企业。海外投资设厂的门槛较高,一方面是资金投入的金额较大,需要企业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另一方面,投资后海外子公司的管理、运营问题涉及到人员、财税、法律、当地风俗等多方面问题。公司的海外建厂也是经历了7-8年的磨合,才逐步得到客户的认可。

7、关于公司税率、负债率及现金流情况以及未来资本开支

税率方面,目前母公司15%(高新技术企业)、埃及22%、印度/美国18%-20%;目前负债率约50%,未来负债大规模增加的概率不大,公司会控制整体的债务规模。现金流方面,经营现金流每年1-2亿,净现金流近年为正居多。公司未来会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来解决大额资本开支问题。

8、关于公司的研发优势

研发方面,除了自主研发,更多的是公司与客户共同研发,符合客户需求,而且很多工艺设备是公司自行开发的,所以在行业中具有较强的独特性。

9、关于行业竞争格局

国内卫生巾、纸尿裤品牌很多,竞争异常激烈。近年来,随着国内卫生巾渗透率已达峰值,每年新生儿数量下滑,行业总体处于出清阶段,无论卫生巾还是纸尿裤都逐步向头部集中。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奠定较高的品牌价值,头部企业需要在面层材料上有差异化,因此客制化的需求是不断上升的,这也使得公司在此赛道有更多的优势。在海外业务方面,大客户更倾向于与有海外供应链布局的供应商进行合作,以减少供应链风险以及有助于成本节约。国内卫材生产商如果有海外产能布局,在海外订单的竞争中相对就会处于比较有利的位置。

券商研报:暂无数据

来源:一地基毛66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