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成为国足首发,27岁却被大连队清洗,国产天才架不住不自律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2 17:11 2

摘要:他叫阎嵩。那年进大连一队才18岁,一脚凌空扫进亚俱杯,队里大哥当场拍他肩:“小子,以后吃香的喝辣的就靠你了。”谁也没料到,这句玩笑后来变成了字面意思——那个“喝”字扎眼得很。

23岁站在亚洲杯灯光下,高唱国歌;27岁卷着行李被大连队通知“明天别来了”。故事就这么跳档,像录像带被人按了快进键,嘶啦一声,从高光直接划到灰色。


他叫阎嵩。那年进大连一队才18岁,一脚凌空扫进亚俱杯,队里大哥当场拍他肩:“小子,以后吃香的喝辣的就靠你了。”谁也没料到,这句玩笑后来变成了字面意思——那个“喝”字扎眼得很。


有时候我想,如果他当时不迷酒,不惯性熬夜,是不是现在能在退役仪式上风风光光说一句“我配得上天才俩字”?可球场不卖后悔药,教练更不会替你买单。


2004年亚洲杯小组赛对巴林,他左路扛着两条防守线蹿过去,外脚背抽门,门框都被震了一下,电视机前的我差点把瓜子撒满地——那时我们真信,他能带国足翻个大身。


可只隔了一年,新外教福拉多来队里排兵布阵,把阎嵩名字往下一划,留的原因写了五个字:状态起伏太大。讲真,这五个字比扭伤更疼,队里谁不晓得,他前晚又跟兄弟们“为了庆祝”干到深夜。


有人说训练场看得见态度。我那回站在看台远远望他,跑圈时气都喘歪,冲刺像卡了带。教练吹哨,他抹一下额头的汗,眼神却飘到场外冷饮车,隔着半个草坪都闻得到酒味。


日复一日,速度掉了,爆发力掉了,连他最爱的踩单车过人,也像二手车链条松了——嘎吱嘎吱,转不快。大连球迷骂得狠,“阎百万”从褒义变贬义,说他年薪百万只剩百万毛病。


2008年夏天俱乐部决心动刀,名单贴在门口的小黑板。阎嵩站那儿看了十多秒,大手一抹,笑得勉强:“行吧,我走。”转身时我看见他指尖还抖,像刚拿完酒杯还没稳。


他去了浙江。新城市新队服,新气味的啤酒也端上桌。换队能换命吗?两年踢满不足二十场,助攻寥寥。球迷的脾气跟天气一样,先是叹气,后来乾脆不提他名字。


最刺眼的一幕:杭州主场对深圳,下半场他替补出场,跑了三步直接拉伤大腿。理疗师扶他下场,他垂着头,小声骂自己:“又来!”那声“来”拖得长,里头全是懊悔。


还好,他硬是撑到2016年才挂靴。退役那天,朋友圈发了一张合照:球场草皮、夕阳、和一瓶没开封的啤酒。他写,“以后只在庆祝时喝。”评论区静悄悄,好像大家都知道,晚了。


我不是想数落他,人都有软肋。只是中国足球天才本就稀缺,稀缺资源掉进酒杯,球迷难免心疼。要是他能自律半分,也许2004年决赛那脚横传,如今还能在教学片里循环播放。


天赋和自觉永远是双人舞,少了谁都跳不成。阎嵩的故事像一面镜子,映着现在那些刚冒头的小将:你们可以狂,可以炫,但别让夜色和酒精,把腿里的火给熄了。


接下来呢?足球城还在产新苗,卡位、边路、远射,样样有人练。可谁能记住阎嵩那段急坠的轨迹,谁就多半能稳过27岁这道坎。或者,再给我点盼头吧,下一个“阎百万”,别再把小数点点成了苦涩的泪。

来源:刃牙王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