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天眼查APP最新显示,奇瑞汽车旗下上海智界智行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已于近日在上海正式成立。这家由奇瑞间接全资持股的新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法定代表人为朱小冬,经营范围涵盖了从人工智能软件开发到新能源汽车销售的多个前沿领域。
一家注册资本仅1000万元的新公司,正悄然掀起奇瑞汽车智能化革命的一角。
天眼查APP最新显示,奇瑞汽车旗下上海智界智行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已于近日在上海正式成立。这家由奇瑞间接全资持股的新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法定代表人为朱小冬,经营范围涵盖了从人工智能软件开发到新能源汽车销售的多个前沿领域。
看似普通的工商注册信息,背后却隐藏着奇瑞在智能电动化领域更大的野心。
01 智能棋局
上海智界智行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虽然注册资本只有1000万元,但其业务范围却相当广泛。
从机械设备研发到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从工业设计服务到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几乎覆盖了智能汽车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公司的股权结构很简单——由奇瑞汽车旗下安徽智界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全资持股。这意味着奇瑞正在通过子公司加大对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布局。
选择上海作为公司落户地点绝非偶然。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上海不仅在人才吸引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更是智能汽车技术与资源的重要聚集地。
02 合作升级
上海智界智行的成立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奇瑞与华为合作深化的直接体现。
就在今年8月7日,奇瑞汽车与华为终端签署了智界品牌战略2.0合作协议,宣布智界品牌将独立运营。
合作双方都拿出了真金白银和诚意——未来将投入超100亿元研发资金,并组建5000人的专属研发团队。
研发重点直指智能驾驶、三电技术等核心领域。
同时,双方还成立了智界新能源公司,目标是实现“产销服一体化”独立运作,覆盖从研发设计到用户服务的全链条。
分工方面,华为主导运营体系,奇瑞则将智界列为“第一优先战略项目”并全力配合。
03 市场热度
智界品牌的市场表现或许可以解释双方为何如此大张旗鼓地加深合作。
根据最新数据,智界新款车型上市44天大定已达3.8万辆。
具体来看,全新智界R7和S7于8月25日上市,售价分别为24.98万元起和22.98万元起。
两款新车在外观、辅助驾驶、音响和传感器等方面都进行了升级,明显是针对年轻消费群体和科技爱好者打造的产品。
9月13日,智界R7和S7在智界超级工厂开启了首批交付。而到9月30日,官方宣布两款新车上市36天大定已突破32000辆。
这意味着在国庆中秋8天长假期间,两款新车又获得了超过6000辆的大定订单。
04 行业浪潮
奇瑞成立专门科技公司的做法,实际上是整个汽车行业的缩影。
近期,一批车企成立的科技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持续涌现,成为汽车行业一道新的风景线。
业务布局高度聚焦于智能化软件、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动力电池技术及低空经济等核心领域。
以奇瑞汽车为例,其全资控股的奇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高达12.8亿元,主营业务覆盖汽车智能化零部件研发制造。
广汽集团也不例外,近期斥资15亿元成立全资子公司华望汽车技术(广州)有限公司,业务涵盖智能车载设备、无人飞行器及服务机器人制造。
甚至跨国车企也加入了这场竞赛,吉利关联企业与奔驰移动服务公司通过合资成立科技公司,聚焦人工智能应用软件与网络安全领域。
05 未来可期
对于智界品牌来说,未来的产品规划已经非常清晰。
2026年,奇瑞与华为计划推出大型SUV智界R9及首款MPV车型。
这款MPV将基于E0X-L平台打造,提供纯电/增程双动力,电池由宁德时代供应。
更有趣的是,鸿蒙智行首款MPV车型谍照也已曝光,据悉将搭载华为“全家桶”技术。
包括激光雷达、华为乾崑智驾ADS4以及HarmonyOS 4智能座舱等,有望明年上半年正式上市。
而品牌年销目标更是锁定30万辆。
上海智界智行公司的成立,远不止是一则普通的商业注册信息。
它是传统车企在智能化浪潮下的一个缩影,就像一位网友所说:“这年头,不会搞人工智能的汽车公司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造车的。”
汽车已不再是单纯的交通工具,而是四个轮子上的智能终端。
未来几年,随着更多科技公司的涌现,中国的汽车产业版图必将迎来新一轮重组。
那些既拥有制造经验又掌握智能技术的企业,很可能成为这场竞赛的最终赢家。
来源:YPL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