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0亿国补延迟!家电商:有人亏30%有人赚73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2 09:38 1

摘要:最近逛家电市场,明显感觉两类商家状态差太多:有的门店挂着"清仓大甩卖"的牌子,老板愁眉苦脸说"库存压了上百万";有的直播间里主播忙着上链接,后台订单哗哗涨,听说上半年赚了不少。问了圈才知道,这事儿都跟那笔690亿的国补有关——钱没按时到账,有人扛不住业绩暴跌3

最近逛家电市场,明显感觉两类商家状态差太多:有的门店挂着"清仓大甩卖"的牌子,老板愁眉苦脸说"库存压了上百万";有的直播间里主播忙着上链接,后台订单哗哗涨,听说上半年赚了不少。问了圈才知道,这事儿都跟那笔690亿的国补有关——钱没按时到账,有人扛不住业绩暴跌30%,有人却逆势狂赚73%。同样是等补贴,差距咋就这么大?今天就用身边人的例子,把这事儿说透。

一、先掰明白:690亿国补是啥?晚到账为啥能难倒商家?

先跟不了解的朋友说清楚,这690亿不是一笔笼统的钱,主要是"家电以旧换新"和"绿色智能家电"的补贴总和,政策早明确了,本来是帮消费者省点钱,也帮商家盘活资金、升级产品。按规矩,这笔钱该分批次打给企业,可今年不少商家都说"钱没准时到",这对家电行业来说,简直是戳中了痛点。

家电行业的门道的是"先垫钱后赚钱":进原材料要给钱,工厂生产要付工钱,旺季前还得囤货,手里必须有现金流周转。就说我认识的空调批发商老周,每年4月就得备足夏天的货,今年囤了200万的货,本来指望补贴到了搞"补贴+折扣"冲销量,结果钱没等来,仓库租金每月1万5,工人工资还得发,最后只能降价卖,一台空调少赚200块,光6月就亏了10多万。

而且抗风险能力天差地别:小商家家底薄,补贴晚到3个月可能就撑不下去;大公司虽然有钱,但计划全被打乱。比如有个家电品牌本来想拿补贴钱研发"低功耗冰箱",钱没到,新品没法上市,眼睁睁看着对手的同款产品占了市场,季度业绩直接掉了15%。

二、有人愁到关店:业绩跌30%,库存堆成山

这波补贴延迟,最难受的是两类商家,不少已经开始收缩规模,甚至退场了。

1. 传统大家电商家:线下冷、线上哑

像冰箱、洗衣机这些大家电,很多老商家还靠线下门店吃饭。补贴没到账,没法像往年那样搞"补贴后直降500"的活动,消费者觉得"没优惠就再等等",销量直接下滑。我家楼下的家电卖场老板说,去年夏天空调一个月卖300台,今年同期只卖了210台,业绩跌了30%,仓库里还堆着100多台,只能跟厂家求着延期付款。

更要命的是线上也没跟上。现在年轻人都在网上买家电,可这些传统商家要么没做直播,要么网店没人运营,就算挂着优惠也没人看。就说某老牌冰箱品牌,今年618线上销量才涨5%,而同行头部品牌靠直播带货涨了40%,差距越拉越大。

2. 靠补贴活着的中小商家:资金链断了,只能缩减规模

还有些专做低价家电的小商家,比如卖几百块的洗衣机、简易电饭煲的,本来利润就薄,全靠补贴填窟窿。补贴没到账,进货不敢进,招人不敢招,有的直接关分店。我老家县城的家电城,之前在乡镇开了3家分店,今年没钱进货关了2家,老板叹气说"再等3个月补贴不到,总店都得黄"。

雪上加霜的是原材料还涨价了。铜、塑料这些做家电的核心材料,今年成本比去年高15%,补贴没到不敢涨价怕丢客户,只能自己扛。有个做小家电的老板吐槽:"现在卖一台电煮锅赚5块钱,还不够付仓库租金,不如歇业"。

三、有人闷声赚钱:狂赚73%,全靠这两招

同样等补贴,有的企业不仅没受影响,还赚得盆满钵满,仔细看他们的做法,其实就两点关键。

1. 线上早就铺好了路,不靠补贴也能卖爆

头部企业早就把线上当成主战场,就算没补贴,也能靠直播和短视频带货。比如有个做小家电的品牌,今年夏天每天3场直播,主播拿着空气炸锅现场做美食,还搞"前100名送烘焙工具",一个月直播间就卖了5000万,比去年涨60%。

他们还特会做内容营销,拍"空气炸锅食谱""洗衣机清洁技巧"这类短视频,有的视频点赞过百万,观众看了觉得实用,自然会点进店铺下单。数据显示,二季度这些线上做得好的企业,线上销量占比超60%,比线下还多,补贴晚到根本不影响业绩。

2. 产品盯着"绿色智能",消费者愿意主动买

政策本来就偏绿色智能家电,比如一级能效空调、能联网的冰箱,有的企业早早就押注这块,就算没补贴,消费者也愿意买单。就说某品牌的一级能效空调,比普通款贵200块,但一个月能省20度电,算下来两年就省回差价,今年销量涨了80%。

更聪明的是他们会"盘活资金"。知道补贴早晚到,提前跟银行申请低息贷款,用贷款钱进货、研发,等补贴到了再还。有个做智能家电的企业,一季度贷了5000万研发语音控制电饭煲,新品上市卖得火,上半年净利润直接涨73%,成了行业黑马。

还有个细节:他们提前跟供应商签"长单",比如半年前就锁定铜价,就算后来原材料涨价,成本也没波动,利润自然稳。那些没提前布局的企业,只能看着成本涨、利润降,差距就这么拉开了。

四、补贴早晚会到,能活好的都靠"自救"

其实从官方消息看,690亿国补只是延迟到账,不是不发。这波行业分化说白了就是:靠补贴吃饭的企业,一遇延迟就慌了神;而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根本不用等补贴"救场"。

现在家电业早就不是"有补贴就能卖货"的时代了。线下卖不动就赶紧做线上,依赖补贴就赶紧升级产品,资金紧就找银行、供应商协商。就像老周,后来学着开直播卖空调,虽然刚开始人不多,但一个月也能卖几十台,比坐等补贴靠谱多了。

说到底,补贴只是"帮一把",不是"养一辈子"。这波延迟就像块"试金石",筛出了真正能打 的企业。你觉得未来家电企业拼的是营销还是产品?你买家电时更看重优惠,还是节能、智能这些功能?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来源:小陈讲社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