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知道有多少60后、70后还记得这部叫《我们的家》的美剧,在我的印象当中,这应该算是我懂事以来自主选择看的第一部美剧。从我的偏好看来,《我们的家》要比《成长的烦恼》更好看。
不知道有多少60后、70后还记得这部叫《我们的家》的美剧,在我的印象当中,这应该算是我懂事以来自主选择看的第一部美剧。从我的偏好看来,《我们的家》要比《成长的烦恼》更好看。
《我们的家》不是室内剧,也不是情景喜剧,但是在八十年代,能够通过电视节目了解到地球那一端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对我来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猎奇”。我会比较剧中角色所处的环境与我所在的环境有哪些不同,特别是剧中的三个孩子,因为他们年龄上有差异,刚好可以让我对比自己不同年龄段的状态。
在我的记忆之中,剧中的五位主人公是爷爷,儿媳,孙女与孙子的身份,但是在我为了写这篇文章而去查资料的时候,发现很多介绍所说的都把剧中的老人家说成了是外祖父,为此,我特地去查了英文资料,发现介绍是:“Following the death of his son, Gus Witherspoon takes in his daughter-in-law and his three grandchildren to live with him. Adjustment to the new arrangement is not easy on any of them.”这说明了剧中的女主人公是儿媳的身份。
虽然已经过去快四十年了,但是这部剧集当中依然有很多细节让我至今记忆犹新。比如我就是通过这部剧集第一次知道“糖尿病要注意低血糖症状”的概念。故事中的爷爷平时不能吃糖,但是会随身带着巧克力,以应对长期控糖行为所引发的低血糖状况,这个桥段让我想了很久有关“物极必反”的道理。
另一个让我记忆犹新的细节,就是剧中的妈妈喊大女儿的全名“克丽丝汀·伊丽莎白·威瑟斯庞”,而克丽丝的回应则是“每次你一叫我的全名,我就知道没有好事”。电视剧中所演出来的这种感觉实在是太接近现实了。在我的孩提时代,家长在正常的情况下都会叫我的小名,一旦连名带姓地叫我,多半就是要挨训了,这个和《我们的家》里演的一模一样。
电视剧当中第三个让我记忆深刻的场景,则是一男一女两个“克里斯”遇到了一起,虽然发音相同,但是两个人的名字一个是字母k开头的,一个是字母ch开头的,这一集的故事让我很容易地记住了英语当中ch组合的发音,这也算是额外的收获了吧。
随着时间的流逝,电视剧中的大部分情节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已经很模糊了,甚至那些角色形象我都不是很清楚了,不过,在中国男子足球队请来第一位外籍主教练的时候,我一直觉得施拉普纳的外形和《我们的家》中“爷爷”的外形很像,这让我一直好奇剧中的这位演员是不是有德国血统……
现在的我,已经完全不看“生活剧”了,关于美剧,现在我更喜欢有关科幻灵异以及罪案题材的,搞不懂当年的我为什么会对《我们的家》那么着迷,或许,人都要有这么一段经历才可以完全成长吧!
来源:工业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