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CEO为自己代言到明星代言回归,汽车圈这波反转藏着啥门道?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0 20:00 1

摘要:我蹲了三个月论坛,发现一个反常识的残酷点:那些转发破亿的代言微博,最后真正掏钱的人只有一成出头。

“王一博一抬手,海豹06 DM-i的预订页面就崩了,你抢到了吗?

”——没抢到也别急,明星能把车送上热搜,却未必能把它送进你家车位。

我蹲了三个月论坛,发现一个反常识的残酷点:那些转发破亿的代言微博,最后真正掏钱的人只有一成出头。

热闹是大家的,账单是自己的,别被滤镜带节奏。

先说钱。

车企给顶流的年签价码2000万封顶,听起来吓人,摊到每台车上其实只涨不到四百块成本,厂家赌的是“注意力税”。

可现实是,凯迪拉克把搜索量干到三倍,CT6当月只多卖了三百台,算下来单台引流成本飙到七万,比车本身利润还高,这账怎么算都是“老板高兴就好”。

再看人。

理想找易烊千玺,官方话术是“拥抱Z世代”,我混进十几个车主群,发现真下单的00后有一半是家长代付——孩子负责尖叫,爸妈负责刷卡。

明星像一块招牌,把原本就打算买的人提前锁单,对“纯路人”基本无效。

最魔幻的是“反向代言”。

问界M9没花一分钱,应采儿随手晒了张接送娃的照片,订单蹭蹭涨;蔚来干脆让明星车主自己改座椅,粉丝觉得“姐姐真贴心”,工程师吐槽“他们只把腰托加高了两毫米,却让我们重开模具”。

流量玩法走到头,连明星都得卷“真实人设”。

所以,别把买车当成追星周边。

你看到的72小时直播、NFT车衣、虚拟偶像合唱,都是营销部门写给财报的“故事会”。

真到签合同那天,销售不会给你王一博签名,只会问“贷款还是全款”。

我给自己划了条铁律:代言可以加分,产品力必须及格。

把配置表、保值率、售后网点数一遍,再决定要不要为那张脸买单。

毕竟,车要陪你六年,热搜只挂六天。

来源:智勇双全小羊JG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