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11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了西安市长安区贾里村一处唐代家族墓地的考古成果,通过一处编号为M235墓葬出土墓志的梳理,考古工作者确定了墓主为张府君夫人董韶容,也就是唐朝著名宰相张九龄的夫人。
10月11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了西安市长安区贾里村一处唐代家族墓地的考古成果,通过一处编号为M235墓葬出土墓志的梳理,考古工作者确定了墓主为张府君夫人董韶容,也就是唐朝著名宰相张九龄的夫人。
董韶容墓
张九龄曾留下著名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夫人董氏死后并未葬入夫家祖地,而是葬回娘家祖坟,较为罕见。董韶容墓出土的金银平脱镜及胭脂盒等级较高,表明了该墓的特殊性。
通过对该墓出土器物、墓志及墓地墓位形态的研究,为探讨唐代开元年间的墓葬制度及女性社会生活等问题提供了重要资料,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及意义。
墓葬出土的金银平脱镜,直径15.4厘米、厚0.46厘米,圆形,半球形钮,镜背贴布髹漆,围绕镜钮最内层为八瓣心形金片宝相花纹,每瓣为三重,最内重中心处为绿色玻璃珠;宝相花纹外为一周镂空曲栉齿环带;最外层为一周银片圆形方孔钱纹和一周金片联珠纹。
墓葬出土的胭脂盒,长5厘米、宽4.26厘米、厚2.7厘米,用天然贝壳制作而成。表面粘贴有银质叶状图案,呈黑色,背面有褐色斑纹。据考古专家推测,随葬器物中的这些装饰品及其图案和材质,可能体现了墓主个人的喜好。
张九龄,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曲江区)人。刚正不阿,敢于规谏,是岭南入朝做宰相的第一人。主持开凿大庾岭梅关通道,为岭南与中原经济文化交流作出贡献。也是岭南第一位著名诗人,雅善辞章,人称“岭南诗祖”,有《曲江集》,《唐诗三百首》中的第一、二首就是他《感遇》诗中的两首。
唐盛极一时的“开元之治”,张九龄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也敏锐地察觉到社会的危机。他一方面讲真话,面对皇上犯颜直谏,另一方面积极地改革时弊,整顿吏治,减轻赋役,奖励农桑,反对穷兵黩武,息事和边,期望通过这些措施避免重大祸乱的发生。尽管历史进程跟他的努力相反,但是他力挽狂澜于既倒的胆识、匡时济世的才识、刚正不阿的品格、为“李(白)杜(甫)开先”的诗风,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精神遗产。董韶容是张九龄的夫人,其墓葬所在的董氏家族墓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神禾原北部。
编辑:汤维
审核:钟玲
终审:付晓海
来源:都市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