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览快评|保时捷女销冠被AI合成不雅视频,别让新技术成为危害社会的帮凶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1 19:21 1

摘要:近日,青岛保时捷销售中心销售人员牟女士公开控诉,自己的面部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伪造不雅视频并大肆传播,甚至遭遇电话轰炸和网络骚扰,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令人愤慨的是,这不是她第一次因为黄谣受害,早在今年2月,就有人盗用其照片在黄色网站上恶意造谣。目前,她已报警,并

评论员 牛可心

一张被恶意篡改的脸,一段无中生有的视频,正将一位普通职业女性拖入舆论的漩涡。

近日,青岛保时捷销售中心销售人员牟女士公开控诉,自己的面部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伪造不雅视频并大肆传播,甚至遭遇电话轰炸和网络骚扰,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令人愤慨的是,这不是她第一次因为黄谣受害,早在今年2月,就有人盗用其照片在黄色网站上恶意造谣。目前,她已报警,并委托律师团队取证。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利用AI伪造视频、图片进行诽谤和侮辱的行为日益增多。技术门槛的降低让造谣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造谣者只需要轻点鼠标,任何人的面貌都可以嫁接到不雅内容中,并通过网络迅速扩散。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受害者不仅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还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自证清白。更残酷的是,即便最终找回清白,那些已经传播开来的虚假影像造成的精神创伤和名誉损害,往往难以弥补。

值得警惕的是,此类AI滥用事件往往更“青睐”女性,尤其是那些在职业领域表现优秀的女性。在一些充满恶意的窥探者眼中,女性的成功,尤其是与财富、高端品牌相关联的成功,总可以被赋予一些“想象空间”。就此事件来说,牟女士作为保时捷销冠的职业成就,成了她被恶意攻击的“原罪”。这种针对职场女性的造谣,不仅暴露了造谣者的卑劣,更折射出部分人对女性职业成就的污名化心态。这种行径不仅伤害当事人,更毒化社会的价值观。

尽管我国在相关法律法规中对AI技术应用做出规范,但在具体执行中,受害者仍然面临取证难、追责难等现实困境。牟女士选择公开悬赏线索、坚决报警的态度值得肯定,但个体的力量终究有限。平台方必须承担起内容审核的主体责任,建立高效的虚假内容识别与拦截机制;执法部门也应进一步提升技术取证能力,加大对造谣行为的打击力度,让每一个造谣者都付出应有代价。

保时捷女销冠的遭遇,是她个人的一场无妄之灾,也给我们提了个醒。技术进步潮流不可阻挡,但社会的良知与法治必须跑在技术滥用的前面。在AI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亟待更加细化的法律规范和更严格的平台监管,为技术滥用划定不可逾越的红线。

来源:燕赵都市报纵览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