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种莴笋头几年也没少踩坑,后来慢慢琢磨出道理来:莴笋这东西,就跟孩子一样,不能太娇惯,也不能太放任。它有三件最怕的事,只要避开了,保证你种出的莴笋又粗又嫩,一茬接一茬收不完!
种菜的老乡们,是不是常发现自家的莴笋长得细长还容易抽苔?其实啊,莴笋没那么难种,就怕你没摸准它的脾气!
我种莴笋头几年也没少踩坑,后来慢慢琢磨出道理来:莴笋这东西,就跟孩子一样,不能太娇惯,也不能太放任。它有三件最怕的事,只要避开了,保证你种出的莴笋又粗又嫩,一茬接一茬收不完!
第一怕:温度乱来——莴笋说“受不了”
莴笋对温度可是挑剔得很,这是它抽苔的“死穴”!很多老乡冬天随便种,春天早早播,结果全抽苔了。
莴笋最喜欢的温度是15到20度,温度要是低于10度,它就会“慌”——觉得自己快冻死了,得赶紧“传宗接代”,于是偷偷抽苔。反过来,春天温度要是一下子飙到25度以上,它也会急,怕热死,同样会猛抽苔。
所以啊,种莴笋要会看天行事。秋播就选在8月底到9月初,天气慢慢凉快;春播就晚点,等清明过后,气温稳定在15度左右再播。碰到倒春寒或突然降温,记得给莴笋盖层薄膜,别让它受冻。
第二怕:水肥瞎管——莴笋说“吃不消”
很多老乡种菜图省事,随便挖点土就播,也不好好施肥,结果莴笋长得比野草还瘦。莴笋可是吃肥大户,尤其是喜欢氮肥,但又不能乱施。
莴笋长到4到5片真叶时,开始追肥,第一次用稀释的粪水或尿素兑水,浇在根部周围。等到莴笋开始长茎秆时,不能光用氮肥了,要加磷钾肥,比如过磷酸钙,或用磷酸二氢钾兑水喷叶子,这样茎秆才能长得粗壮,还不容易空心。
浇水也别太勤快,土干了再浇,浇就浇透。要是土一直湿哒哒的,莴笋根容易烂,也长不好。
这里还有个不少老农的诀窍——“蹲苗”。当真叶长到第四片左右,狠心断水断肥一周到十天,让根系往下扎,茎秆被“逼”得粗壮。但这事得看天,天旱就缩短到七天,多雨就拉长些。
第三怕:移栽胡闹——莴笋说“活不了”
移栽时机把握不好,苗太嫩太老都糟糕。有的老乡苗才长出2片叶子就急急忙忙移栽,结果根没长好,缓苗慢,还容易被风吹倒;有的是苗长得太老了才移栽,叶子都蔫了,根系已经盘在一起,栽下去也不容易活,就算活了也会很快抽苔。
移栽时还有个小技巧:把定植坑挖深点,往坑里丢一小把腐熟的菜籽饼,再盖点土,然后把莴笋苗放进去,埋的时候稍微深一点,把下面的叶柄也埋点土,这样莴笋不容易倒,还能长出更多须根。
种莴笋真的没那么难,关键是避开这“三怕”。温度把握好,水肥管理好,移栽时机掌握好,你的莴笋一定能长得又粗又嫩!
各位老乡,要是还有啥不明白的,评论区咱们再慢慢聊,大家互相交流经验,一起种出好莴笋!
来源:稻香老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