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态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维护渔业资源,不仅是政府部门的责任,更需要每一位市民的积极参与。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态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维护渔业资源,不仅是政府部门的责任,更需要每一位市民的积极参与。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01
规范捕捞行为
禁渔期、禁渔区是鱼类繁殖和生态恢复的重要时间和空间节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非法捕鱼。市民也要自觉做到“不买、不吃、不传播”非法捕捞的水产品,用消费选择来抵制违法行为。
02
科学文明放生
随意放生外来物种可能破坏本地生态平衡,甚至引发生物入侵风险。正确的方式是遵循科学指导,选择合适的物种和环境,避免“好心办坏事”。
03
参与监督宣传
如果发现非法捕捞、非法交易野生动物等行为,要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同时,也可以通过朋友圈、社区活动等形式,把生态保护理念传播给更多人。
04
减少污染排放
自觉做到垃圾分类,外出游玩时不向河湖抛弃塑料袋、饮料瓶等废弃物,家庭生活中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逐步养成节水、节电、少用化肥农药的绿色生活习惯。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每一次拒绝非法捕捞、每一次绿色消费、每一次环保举动做起,共同守护“绿水青山”,让子孙后代共享清澈河湖与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