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居记:60后企退回乡田园生活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1 01:26 1

摘要:晨光刚漫过村东头的老槐树,李建国已挎着竹篮往菜园走。露水打湿裤脚,他蹲下身拨开豆角藤,掐下几串饱满的豆荚——这是退休后在老家翻整出的三分地,如今成了他每天最惦记的“办公室”。

晨光刚漫过村东头的老槐树,李建国已挎着竹篮往菜园走。露水打湿裤脚,他蹲下身拨开豆角藤,掐下几串饱满的豆荚——这是退休后在老家翻整出的三分地,如今成了他每天最惦记的“办公室”。

田间地头的晨与昏“城里闹钟换成了鸡叫,倒比上班时醒得更早。”老李笑着说。清晨五点半,他雷打不动去菜园巡视:给黄瓜搭架、给辣椒浇水,看露珠在菜叶上滚成珍珠,听蟋蟀在田埂边收尾夜曲。有时碰上邻居老张,两人就蹲在地头聊收成,从玉米长势说到孙辈学业,直到日头爬上屋檐才各自回家做早饭。

傍晚七点,暑气渐消,他又扛着锄头出门。夕阳把菜畦染成金红色,他慢悠悠地翻松新垦的地块,预备下周种萝卜。“白天太阳毒,这时候干活才舒坦。”泥土翻涌的气息混着青草香,比办公室的打印机墨味好闻得多。收工时顺手摘把青菜、拔几棵小葱,晚饭的食材便有了着落。

烟火气里的闲与趣上午九点到下午四点,是老李的“自由活动时间”。隔三差五,他会骑上那辆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的旧自行车,去三公里外的镇上赶场。肉摊前斩两斤五花肉,水产摊挑条活鱼,再在熟食摊买个卤猪头肉,“孩子们周末回来,总得加个硬菜”。遇到新鲜上市的本地水果,他也会称上几斤,装在竹筐里晃晃悠悠往回骑,车斗里的收音机正播着《夕阳红》。

不赶场的日子,他就在家“折腾”。厨房飘出炖肉香时,手机“叮”地响了——是头条APP推送的新闻。他切着土豆丝,耳朵听着电视里的养生节目,眼睛还瞟着手机屏幕,看到有意思的评论,手指一点就能写段回复。前阵子拍了个“菜园丰收”的小视频,配上“退休老头的田园生活”的标题,竟有两千多人点赞,这让他乐了好几天:“没想到我这老骨头也成了‘网红’。”

岁月静好的乐与安“以前在厂里倒三班,血压血脂都高,现在天天干活吃饭香,体检报告样样正常。”老李拍着结实的胳膊,脸上的皱纹里都透着笑意。去年冬天,他跟着视频学做腌菜,玻璃罐里码得整整齐齐的萝卜干、芥菜缨,如今成了餐桌上的常客。孙子视频时总说:“爷爷,你种的菜比超市买的甜!”夜幕降临,菜园里的虫鸣和电视的声响交织成温馨的背景音。老李坐在藤椅上,翻着手机里刚写的头条草稿:“今日种了三分地,明日盼个好收成。人间至味是清欢,退休生活赛神仙。”

窗外月光洒在菜畦上,一如他此刻的心境——平淡,却满是踏实的欢喜。这便是一位60后企退人的归园田居:没有KPI的压力,只有四季流转的生机;没有职场的应酬,却有邻里的笑语。在翻土、摘菜、赶场的日常里,日子被过成了一首慢悠悠的田园诗,每一个字都写着:人间值得,岁月安然。

来源:小梅讲生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