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高兴参加这个活动。接到长江文艺出版社的邀请函,我就一直在补课,关于新媒体的基本概念,新媒体同文学艺术、出版、发行等领域的关系,新媒体在文化生活中发挥的作用,等等。仿佛直到这个时候,才发现我们的生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文学创作和出版发行面临空前的挑战,当然也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茅盾文学奖得主徐贵祥
给好作品插上翅膀
很高兴参加这个活动。接到长江文艺出版社的邀请函,我就一直在补课,关于新媒体的基本概念,新媒体同文学艺术、出版、发行等领域的关系,新媒体在文化生活中发挥的作用,等等。仿佛直到这个时候,才发现我们的生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文学创作和出版发行面临空前的挑战,当然也出现了新的机遇。
作为一个作家,我更关注的是,我们呕心沥血写的那些作品到哪里去了,到什么人的手里了,有没有进入读者的心灵。以往的经验是,我们有专门的出版发行渠道,有新华书店,有报刊杂志的新书推介。但是近年来,我们越来越发现,这些渠道远远不能满足传播作品的需要,再大的作家、再好的作品,印数都在减缩。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是消极的方面。另一方面,各种简明、快捷、渗透力强的新媒体应运而生,犹如雨后春笋,蓬勃生长,为拓展文化艺术传播渠道,营造了新的气象。
前两天,我大致浏览了了一下,《历史的天空》《老街书楼》等作品在网上的信息,很有感慨,除了出版信息发布、情况介绍和评价,还有音频、视频、抖音,有的采用节选、缩写、短剧、赏析等方式,都携带作品的信息。在来武汉的路上我想到了一句话,什么是新媒体,对于作家来说,新媒体就是烽火台,就是消息树,就是穿梭于辽阔的信息空间的鸡毛信。我们的作品,通过新媒体之手,已然进入更多的读者的视野和思维世界,首先有信息引流,然后才有市场呼应,这是一件十分可喜的事情。因此,我要向今天到会的新媒体博主们致谢,谢谢你们为我们的作品插上了翅膀,到达它们应该到达、需要它们到达的地方。
关于人工智能,也谈一点体会。最初接触,有点好奇,动手一试,我给AI指令,让它就“战争英雄”这个主题写十首诗,结果发现,一是它很笨拙,生成的内容重复率非常高;二是它的创新能力很差,生成的内容陈词滥调比较多。真正的诗人是不可能被它取代的,因为感情是不能仿制的。它更不可能取代小说家,因为它不会讲故事。真正的作家是创造作品,具有创造性的东西怎么能被取代呢?只有复制的、批量生产的东西才会被取代。
就我个人而言,我不认为人工智能对我有任何挑战,相反,它可以是一个非常好的秘书,可以提供资料,查询信息,考证案例,甚至可以提供反面教材,它比任何一个秘书的效率都高。我喜欢人工智能这个敬业的助手。
//
▼
徐贵祥长篇军事小说典藏徐贵祥 著
《历史的天空》《特务连》
上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徐贵祥陆续推出了《仰角》《明天战争》《历史的天空》《八月桂花遍地开》《高地》《特务连》《四面八方》《马上天下》等不同战争历史背景的长篇小说,这些直面战争的重磅之作,被评论界形容是“正面强攻的重型坦克”,不以灵活和精致讨巧,而是凭借力量和气势,其中更有那些经久难忘、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他们如同历史天空中的璀璨星辰,在作家的真实记忆与文学想象的双重架构中永生。
《历史的天空》获茅盾文学奖并被改编成同名电视剧,赢得了业内和圈外双重嘉许,成为徐贵祥的标志性作品。
据说《历史的天空》电视剧在中央一套黄金时段播出后,一位80多岁的老战士曾拉着作家的手,告诉他:“说了怕你不信,那个时候我们就跟电视里演的一个样。”在作家徐贵祥看来,战争是一个巨大的概念,也是一个非常奇妙的东西,必须正视它。军旅文学应该是为生活在其中的成员提供一份赏心悦目,能够引起深思、激发情感、激励斗志的文学作品,这是军旅作家的基本责任,也是徐贵祥一直坚守的写作伦理。
▼
《走出草地》
徐贵祥 著
点击图片购买
本书包含《走出草地》《将军远行》两部中篇。
《走出草地》写长征路上,富家子弟高一凡从旁观好奇到同情支持,到最终加入革命队伍的故事。这场举世瞩目的大迁徙中,活下来的每一位红军,都是有血有肉,并且可以立起来的大写的“人”,高一凡存在的意义,正是提供了一个有关长征的旁观的视角。从他身上折射的长征,超越了死亡、苦难,绝处逢生、苦尽甘来……
《将军远行》写在抗日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国民党副军长李秉章,接受了一项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任务,由此在“寻找之旅的明与暗”中远行,直到以死明志,直到他“只跟日本鬼子打仗,不跟八路军打仗”的夙愿得以实现。
两个中篇,一个 “走”,一个“行”,共同诠释出中国军人坚定的“信仰之路”。
▼
《丛林笔记》
徐贵祥 著
本书为军旅作家徐贵祥全新中篇小说集,收录《丛林笔记》《好汉楼》。
《丛林笔记》以作者曾经的戍边岁月为背景,以一位新兵的视角直面生死拼杀的战斗场面,现场感、画面感十足。小说的主人公在战争中幸存,在战争中成长,战争赋予他的,不仅仅是荣立战功并考入军校,还有绵延一生的对于战争与和平、生与死、荣与辱、时代与命运的深切体验。
《好汉楼》将笔触转向作者携笔从戎的热血情怀与人生经历,深情讲述了怀抱文学梦想的主人公毕得富如何在英雄师——长虹师政治部宣传科,一步一步走向文学创作的道路。与此同时,小说塑造了一系列性格各异、鲜明生动的青年官兵的群像,展现了和平岁月热气腾腾的部队日常,在历史长河的流淌中谱写出新的英雄赞歌。
徐贵祥,皖西人,1959年12月出生,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军事文学委员会主任。著有长篇小说《仰角》《历史的天空》《高地》《八月桂花遍地开》《明天战争》《特务连》《马上天下》《四面八方》等。获第三届人民文学奖,第七、八、九、十届全军文艺奖,中宣部第四、八、十、十一届“五个一工程”奖,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来源:长江文艺出版社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