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京体彩杯”全国少乒锦标赛上,1名身高刚过球台的小女孩,用一记扣杀锁定了胜局。
文|筱晓
编辑|筱晓
“北京体彩杯”全国少乒锦标赛上,1名身高刚过球台的小女孩,用一记扣杀锁定了胜局。
她叫郭依嘉,小名叫笑笑,是一名小球员,更是前国乒队员、世乒冠军王楠的女儿。
当她拿下团体赛的关键得分时,观众才发现,原来世界冠军的孩子也要靠自己去打天下。
恐怕王楠也没想到,退役17年后,9岁的女儿郭依嘉已经能在乒乓球的赛场上替她争光了!
这场汇聚全国125支队伍、600余名少儿运动员的赛事,堪称少儿乒坛的“奥运会”。
经过8天激烈角逐,笑笑和她的团队最终捧起女子团体冠军奖杯。
这座奖杯的含金量,远超她此前获得的所有荣誉。
因为它彻底撕掉了“被安排的幸运儿”标签,证明了她不靠爸妈也能赢。
要知道,这已是笑笑第四次冲击全国性赛事。
前3次国青国少选拔赛中,她屡屡受挫,甚至因失败躲在角落流泪。
但这次夺冠让她终于获得了进入国家少年集训队的资格,圆了多年梦想。
在这个级别的比赛中,家庭背景毫无意义,每一分都得靠真本事去拼。
但与此同时,网络上的一些杂音也纷纷冒了出来。
有人扒出这次锦标赛笑笑的个人成绩,止步64强,与单打冠军奖杯还差得远。
虽然在团体赛中发挥不错,但仍被认为是沾了别人的光才拿到冠军。
没想到网络上竟然对一个孩子的恶意也这么大,但谁让她妈妈曾经被称为“大魔王”呢?
2008年北京奥运结束,王楠正式宣布了退役。
在此之前,她已经拿下了24个世界冠军,可谓是功成身退。
退役后王楠结婚生子,转投商海,却也并没有完全离开赛场。
但最让人敬佩的,还是王楠干一行就成一行,她从国手摇身一变成了商业女强人。
甚至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期间,展示了自己的雄厚实力。
王楠许诺参加东京奥运会的国乒队员们,拿下冠亚军就送房子。
当时很多人都认为王楠是吹牛,毕竟乒乓球一向是我国强项,得奖简直易如反掌。
可没想到刚质疑完王楠,她就用兑现诺言打了许多人的脸。
国乒队一共7人符合要求,王楠为他们分别购置了房产。
东京奥运会又送出了两块6斤重的纯金金牌,惊吊球迷下巴。
如此重视乒乓球未来的她,对自己的女儿的狠心,更是让人大吃一惊。
清晨5点半,当同龄孩子还在梦乡,身为王楠的女儿,笑笑早已开始发球、接球、扣杀。
她的日常训练堪称“军事化管理”,4岁起就开始练球,大哭反而被要求继续。
然而这些基础动作的重复练习,每个动作都要持续练习一个小时以上。
王楠的教育理念就如她的称号“大魔王”般硬核。
每次笑笑因练习太累而嚎啕大哭,王楠非但没有安慰,反而严肃命令她擦干眼泪继续练。
有人批评她太狠心,但王楠坚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严师才能出高徒。
在王楠看来,真正的冠军不是靠家世,而是靠一天天的坚持练出来的。
除了技术训练,她还注重培养笑笑的独立意识,经常让女儿参与家务劳动。
这种全面培养的理念,体现了冠军母亲的远见。
她不是在培养一个乒乓球选手,而是在塑造一个完整的人。
若论训练资源,笑笑确实拥有“神仙级配置”。
马龙教她虚晃发球,孙颖莎示范交叉步救球,王楚钦指导反手拧拉。
这样的陪练阵容,连很多专业队员都求之不得。
加上父亲郭斌提供的顶尖训练环境和营养保障,笑笑可谓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然而,这种顶级配置也是一把双刃剑。
2024年11月的国少集训队选拔赛中,笑笑仅获第17名,未能入选。
消息一出,网络嘲讽铺天盖地,“没天赋”、“靠父母资源”等刺耳声音不绝于耳。
更早之前,在中韩少儿乒乓球友谊赛中,当王楠亲自为女儿颁发“最佳拼搏奖”。
但由于父亲郭斌同时担任比赛直播和解说,很快便引发了“是否有内幕”的质疑。
这些争议让9岁的孩子过早体会到了“被放大镜审视”的滋味。
但拥有资源从来不是原罪,如何利用资源才是关键。
笑笑拥有的只是机会,把握机会,靠的还是她自己。
如果没有每天的刻苦训练,有再多的世界冠军来指导,也是徒劳。
王楠深知这一点,她督促笑笑一日不落的练习,最终才有了笑笑如今的争气。
和母亲王楠的天赋异禀不同的是,笑笑的乒乓之路似乎异常坎坷。
连续三年冲击国少队失败的经历,却成了她最宝贵的财富。
面对质疑,父亲郭斌曾公开立下“赌注”,称女儿10岁前一定能出成绩。
这句既是鼓励也是压力的话,让笑笑在9岁后主动加量训练。
从7岁首次参加“国球舍杯”公益联赛夺冠,到如今全国锦标赛登顶。
笑笑的成长轨迹清晰可见,根本不可能掺杂任何的水分。
毕竟在体育类的竞技场上,王楠是不会也不屑于让笑笑走捷径。
从巅峰走过的她,比谁都知道要做到怎样的地步,才能拿到世界冠军。
从“星二代”到运动员,当笑笑站在领奖台上开始争光时,她面临的真正挑战才刚刚开始。
获得全国冠军和国少队资格,对笑笑而言不是终点,只是奋力到达的起点。
接下来她要面对的,不只是更强的对手,还有永远不会停止的外界声音。
体育之路漫长而残酷,现在的成绩再亮眼,也不过是刚起步。
笑笑虽然个头娇小,但乒乓球台前的打法却格外犀利。
尽管年纪小,但她在赛场上展现出了十分精湛的技术和凶狠的打法。
但日后是要继承母亲的“大魔王”霸气,还是开创属于自己的独特球风,目前都未可知。
领奖台上,笑笑笑得平静而坚定,而王楠在镜头看不见的地方为她呐喊加油。
这座奖杯背后,是3次落选后的坚持,更是这个9岁孩子用球拍一点点击碎的质疑。
如今,她刚刚拿到国少队入场券,下一步将面对的是更系统的训练、更激烈的竞争。
或许以后有一天,“郭依嘉”的名字,也会在乒乓球的赛场上被球迷频频提起,大家觉得呢?
来源:筱晓的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