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城市的生命“善终”答卷,广东公布首批安宁疗护机构,深圳34家并列首位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1 18:33 3

摘要:10月11日是世界安宁缓和医疗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日前正式印发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公布首批广东省安宁疗护服务机构名单,共计214家机构入选。其中,深圳34家,数量上与广州并列第一。

10月11日是世界安宁缓和医疗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日前正式印发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公布首批广东省安宁疗护服务机构名单,共计214家机构入选。其中,深圳34家,数量上与广州并列第一。

“善终”是中国人定义人生圆满的“五福”之一。为守护这份对生命终局的尊重,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十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世界安宁缓和医疗日”,让跨越文化的关怀有了共同的回响。

尽管深圳是一座平均年龄只有32.5周岁的年轻城市,但也面临着人口加速老化的挑战。统计显示,截至2023年底,深圳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人有48.46万,户籍人口老龄化率为7%,常住老人数量则超100万。深圳早已积极布局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问题,2019年成为国家第二批安宁疗护试点城市。

2021年4月,深圳市生前预嘱推广协会成立,成为全国第二家推广生前预嘱的公益组织,也代表深圳生前预嘱推广工作正式启动,是创新发展安宁疗护事业的一项新举措。2022年6月,《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修订稿通过表决,生前预嘱入法,让深圳成为中国内地首个在法律层面确立生命末期患者自主权的城市。

近年来,深圳通过建立多学科协作团队、完善服务模式等措施,已建成70家安宁疗护试点单位,形成10个安宁疗护区域联合体,推动安宁疗护服务覆盖全市。

据介绍,安宁疗护是指以终末期患者及其家属为中心,以多学科协作模式为患者提供身体、心理、社会和精神等方面的整合照护和人文关怀服务,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不适症状,提高生命质量,帮助患者舒适、安详、有尊严地离世。

深圳市生前预嘱推广协会会长李瑛指出,安宁疗护并非“放弃治疗”,而是“转换治疗方向”——从追求治愈,转向缓解痛苦、提升生命质量。其核心在于三个“不”:不放弃生命,不加速死亡,不忽视痛苦。它尊重生命的自然进程,既不刻意延长临终过程,也不主动缩短;同时提供身体、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专业支持,陪伴患者有尊严地走完最后一程。

广东省于2024年全面推开安宁疗护试点,实现21个地市全覆盖。截至2024年底,全省可提供安宁疗护的服务机构增至574家,安宁疗护床位5000余张。

2025年7月,省卫健委印发《广东省安宁疗护服务项目指南》,对症状评估、生存期评估等13项服务内容作出细致规范。作为全国首部省级安宁疗护指南,它为我省实践提供了一份清晰实用的“操作手册”。

《通知》明确要求,各级卫生健康部门高度重视安宁疗护工作,加强服务监督管理,规范机构设置,持续完善服务体系,积极探索符合地方实际的服务模式,引导更多医疗机构开展服务。同时要强化人员培训,提升专业能力,确保服务质量;并通过多种形式加强科普宣传,开展生命教育,全面提升公众对安宁疗护的认知度和服务可及性。

来源:读创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