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许家印大概从没料到,自己精心搭建的“财富城墙”,会被香港法庭的一纸判决彻底攻破。
“机关算尽太聪明,天道轮回饶过谁?”
许家印大概从没料到,自己精心搭建的“财富城墙”,会被香港法庭的一纸判决彻底攻破。
这位曾一手酿成恒大债务危机的商人,终究要吞下自己种下的苦果。
而在他之外,张兰等富豪也栽在“信托”这块石头上,让人忍不住疑惑:
明明能踏实做生意,为何偏要执着于不义之财?
家族信托被“击穿”
恒大暴雷后,许家印的坏消息就没断过。
巨额债务压顶、法律追责缠身、民怨此起彼伏……
桩桩件件,似乎都能把这位曾腰带“爱马仕”,意气风发的顶尖地产商人,一下锤到万劫不复之地!
然而为了保护自己的“财富”,许家印早就做了两手准备。
从2009年开始,他们夫妻二人,就开始搭建“后路”。
巨额的红利、资产,借由各个离岸公司,被巧妙地转移到海外信托。
他们假借家族后代的名号,实际上成为了这笔“隐藏资产”的实际控制人!
而这一行为,即便在恒大即将暴雷之前,也依旧没有停止。
更让人气愤的是,越是大船将倾,他们的动作就越快。
那本该用于公司经营、走出危机的资产,被多次转移海外。
这一道厚实的“金融长城”,成为他隔离公司和个人资产的“天堑”;
即便“恒大”四处起火,他的私产依旧“不动如山”。
可就在许家印觉得,一切都已天衣无缝之时,法庭的法槌,还是击垮了他那看似厚实的财富“城墙”。
2025年9月,香港法院以信托资金“欺诈性转移资产”“虚假信托”两项理由,裁定许家印信托金额出现“巨大问题”!
取自《每日经济新闻》
判决下达的一瞬间,清盘人也掀起了对许家印的“闪电战”。
全球资产清理之下,近77亿美元的“海外资产”被相继清查出售、填补亏空。
房子、游艇尽数清零,许家印那维持自己与家族“永世富贵”的财富,被一杆清盘!
曾经想靠信托保家族富贵的他,如今生活也因恒大暴雷支离破碎。
然而许家印的困境,在中国富豪领域内绝非孤例!
同样有许多知名商人,也因为家族信托问题,背上了沉重的负担和骂名。
看似“牢不可破”,实际“一捅就烂”
俏江南创始人张兰,早在2022年就因家族信托栽了跟头。
早在2022年,新加坡高等法院就曾对她的家族信托进行调查。
“恶意躲债”“虚假信托”“信托财产不具独立性”
疑点、罪名连带着判决书,将她构建的“个人金库”凿了个通透!
而这笔信托资金的来源,则要更加悠久复杂。
2013年,张兰与欧洲投资公司“CVC”曾达成过收购协议,以2.86亿美元价格出售“俏江南”方便香港上市。
然而仅仅一年之后,俏江南港市遭遇“滑铁卢”,上市之梦半路夭折。
张兰不仅没有助推其做大做强,反而被CVC查出有“操纵销售数据”告上法庭,被处以1.42亿美元的赔偿!
可面对这笔应尽的判决,张兰却动起了歪心思。
她将这笔赔偿款,转移进了名义上自己委托,实际上自己控制的个人信托公司。
在CVC诉讼期间,她动用信托资金,大张旗鼓地为自己购置房产。
这“演都不演”的嚣张,把CVC气个够呛,也留下了足够危险的“把柄”。
事实上,国外对于信托有着严格要求。
不仅对资金来源要求“绝对干净”,更对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三者身份有严格限制。
换句话说,委托人是行长,受托人就是银行,而受益人就是存款客户。
即便张兰是“行长”也不能通过银行,从客户的账户中“随意抽钱”。
张兰这一过分的行为,很快招致CVC的全面报复。
在漫长的法律诉讼之下,这笔“不义之财”被CVC尽数拿下;
不光如此,张兰还不得不负担起其中的各种费用。
她苦心积虑,购置的一处海外房产,也被CVC转手拍卖。
而张兰、许家印信托接连被查的案例,也将“火”引到了已逝富豪宗庆后身上。
自宗家“遗产争夺战”开打以来,宗馥莉与其父亲的私生子女一直备受大众关注。
而在矛盾的正中心,那笔数亿美元的天价信托也成为网友讨论的对象。
如今,许家印的家族信托被扒出调查,许多网友呼吁对这笔天价信托进行调查。
宗家如今的“信托基金”,究竟会不会重蹈张、许二人的覆辙,还要等待事件后续的发展。
而这诸多“信托暴雷”,也不由得让网友们为之好奇:
为什么精明一生的商人,偏偏都栽在了这块“石头”上?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这看似“屡错屡犯”的背后,除了对财富的贪念,便是他们对自身能力的膨胀审视。
转移资产的许家印不会想到,他费尽心机布局的“家族后路”,会因“恒大”暴雷而一杆清盘;
侵吞赔偿的张兰也不会想到,自己费尽心机控制的“家族信托”,反倒成了CVC的赔偿储蓄池;
宗庆后更不会想到,他看似聪明的“安排好”后事,却反而坑害了他认可的后继者,以及花费心血建立的“娃哈哈”!
他们被商海浮沉中,培养出了对金钱的贪念,与自身能力的“自信”。
当他们为了那点贪念、私欲谋篇布局、自以为万无一失时;
命运的法槌,却早已在不远的将来,为他们敲定了应得的后果!
就像一部著作中的台词那样:
“人类越是工于心计,反而越容易陷入意想不到的困境。”
哪有什么“算尽一切”“百密一疏”?
有的只是“因果未到,时候未到!”
结语
许家印的信托梦碎,张兰的“小聪明”落空,这些故事或许带着几分警示,却并非全然的灰暗。
它们像一面镜子,照出贪婪与侥幸的代价,也让我们看清:
世间从没有绕开规则的“捷径”,真正的安稳,从来都源于对底线的坚守、对责任的担当。
即便有人一时走错了路,也不代表人生就此定格。
对商界而言,这些案例是一次深刻的“合规课”,提醒更多人踏实经营、敬畏规则;
对我们每个人而言,也是一次警醒,与其费尽心机算计,不如脚踏实地前行。
未来仍有无限可能,只要守住本心,总能在正确的道路上,走出属于自己的长久与安稳。
来源:白马说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