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源县严阵以待守牢秋汛“安全堤”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1 18:00 1

摘要:针对近期强降雨天气,沁源县在省市防汛工作会议后迅速动员部署,周密组织实施,全员下沉一线,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力做好秋汛防范工作,守住守牢防汛安全底线。

针对近期强降雨天气,沁源县在省市防汛工作会议后迅速动员部署,周密组织实施,全员下沉一线,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力做好秋汛防范工作,守住守牢防汛安全底线。

压实责任链条 构建全域防控体系

沁源县多次召开防汛工作会议,分析研判水雨汛情发展趋势,制定行之有效的防汛措施,健全完善防汛联动工作机制,形成“全县一盘棋”的防控格局。

县四套班子领导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实地督导检查河道水位、道路安全、河堤防护、水库拦洪削峰功能等情况,现场解决防汛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各乡镇、各部门压实“一把手”主体责任,严格落实AB岗制度和24小时值班值守、领导带班制度,分管领导分片包干、蹲点督导,层层传导压力、逐级落实责任,做到全面掌握汛情动态、精准研判风险态势、快速响应突发状况。同时,严格落实属地管理主体责任和行业监管责任,健全横向协同、纵向贯通的联防联控机制,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网络,确保组织到位、责任到人、措施落地。

精准排查整治 清除风险隐患死角

聚焦重点领域,沁源县坚持“全面覆盖、突出重点、动态排查”原则,迅速组织应急、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对全县水库、河流、地质灾害隐患点、旅游景区景点、河道重点段等重点区域和部位开展拉网式、地毯式排查。同时严格落实“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制度,建立问题台账,实行闭环整改,做到隐患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

面对短时强降雨可能引发的旱涝急转风险,重点加强对低洼地带、排水管网、农业设施等区域的排查。县农业农村局组建专业技术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和养殖基地,指导种植户、养殖户加固大棚、圈舍,排查农业生产设施安全隐患,最大限度降低汛期对粮食生产的影响。针对火烧迹地所在乡镇,要求高度警惕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沟道淤塞等复合型灾害,加大巡查频次,强化村级应急动员能力,确保预警到户、责任到人、措施到岗。

强化监测预警 打造智慧防汛屏障

为实现预警信息精准触达,沁源县建立健全跨部门信息共享和“叫应”机制,县应急管理部门加强与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的实时沟通、会商研判,及时发布暴雨、洪水、地质灾害等预警信息,确保预警“叫应”到位、“叫醒”群众。充分发挥群测群防体系作用,落实地质灾害“三员”(责任人、监测人、技术负责人)职责,定人、定点、定时开展巡查监测,尤其加强夜间和强降雨时段的值守巡查。严格执行“三个紧急撤离”原则——有险情征兆必撤、危险区域必撤、弱势群体优先撤,坚决做到“有疑即撤、应转尽转、不漏一人”。

同时,利用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号、短信平台、乡村大喇叭、流动宣传车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暴雨洪涝、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识别方法、避险常识和自救互救技能,提升群众防灾避险意识和临灾应对能力。鼓励群众主动报告身边隐患,形成全民参与、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

从责任落实到隐患排查,从预警监测到应急处置,沁源县以系统思维统筹推进防汛工作,用扎实的举措筑牢安全防线,用实际行动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来源:黄河新闻网长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