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个三十岁的排球运动员,在意大利拿着高薪,待在全世界最顶尖的俱乐部里,身边全是神仙队友,本该是躺着都能拿冠军的好日子。
这女人是不是疯了?
一个三十岁的排球运动员,在意大利拿着高薪,待在全世界最顶尖的俱乐部里,身边全是神仙队友,本该是躺着都能拿冠军的好日子。
结果她倒好,十月底就要打包行李,请假飞回国,去带一支国内没什么名气的家乡球队,打那个累死累活的全运会。
这事儿放别人身上,经纪人都得连夜跑路。
但这个人是朱婷,这就说得通了,又好像更说不通了。
意大利那边,她待的队叫科内利亚诺,卫冕冠军,豪华得不像话。队里一个瑞典的哈克,一个巴西的加比,再加上中国的朱婷,这三个人往那一站,对面二传手估计手都得抖。球迷说这是“梦幻三叉戟”,什么概念?就是打比赛基本不用愁,球扔过去,总有人能给你砸到地板里。
在这样的队里,朱婷完全可以打得更轻松,甚至可以多轮休,养养身体,毕竟征战多年,一身老伤谁不心疼?
热身赛打了几场,队伍磨合得也差不多了,新赛季的目标就是意甲冠军拿到手软,顺便再冲一下欧冠。一切看起来都顺理成章,跟着这艘银河战舰,朱婷的荣誉簿上又能添上几笔。
可就在这个时候,另一个朱婷冒了出来。
一个属于河南的朱婷。
十一月份的全运会,她要回去。代表河南女排。这支队伍什么水平,大家心里都有数。有了朱婷,那就不一样了。就像一辆普通家用车,突然塞进去一个F1赛车的引擎。再加上经验丰富的自由人王思敏也回来帮忙,河南队一下子就从陪跑的,变成了能跟强队掰手腕的角色。
从欧洲顶级豪门,到国内家乡球队。朱婷要做的,就是一秒切换。
“她上赛季的扣球效率44%,硬生生把 teammates 哈克和加比的数据比了下去,这两个人可都不是省油的灯。”
就在她意大利新赛季首秀前一天,10月6号,国际排联的官方账号都坐不住了,专门发了长文来“致敬”朱婷。
用词夸张到吓人,直接说她是“体育史上最伟大的运动员之一”,还说她依然是“世界排坛最具统治力的球员之一”。为了证明自己没吹牛,他们还特地剪了个朱婷上赛季的得分视频,每一个球都扣得邦邦响。
官方下场捧一个人,这待遇可不常见。
为什么?因为数据不会骗人。
上个赛季,朱婷482次扣球,就拿了228分。这是什么水平?就是你把球传给她,差不多一半的概率就能变成得分。最恐怖的是她的失误控制,总共才15次失误,22次被拦。相比之下,她那两位明星队友哈克和加比,虽然也很猛,但在这份稳定和高效面前,还是得靠边站。
所以国际排联说她有“标志性的力量、精准与沉着”,这话一点水分都没有。她的强大,早就不只是跳得高、扣得狠了。
“她打球最吓人的地方,不是能得分,是谁也拦不住她得分,而且她自己还不失误。”
一个运动员到了三十岁,还能让国际官方机构用这种口吻来评价,本身就是一种传奇。
而这个传奇,却选择了一条最折腾的路。
她完全可以安安心心地在意大利打球,拿冠军,赚大钱,享受排球生涯末期的荣光。回国打全运会,赢了是应该的,万一输了,或者受伤了,那简直是得不偿失。
但她还是回来了。
这里面没有那么多复杂的商业算计,可能就是最简单的一句“我是河南人”。从周口那个小村庄走出来,是家乡培养了她,现在她功成名就,回来带一带队伍,这叫反哺。这种朴素的情感,比任何商业合同都更有力量。
“一边是欧洲之巅的卫冕任务,一边是家乡父老的奖牌梦,这压力换个人早垮了。”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打球了。这是在两种完全不同的身份和责任之间来回穿梭。
在科内利亚诺,她是冠军拼图里最稳的那一块。在河南队,她就是天,是主心骨,是所有人信心的来源。这种角色的切换,对人的心力是巨大的消耗。
更有意思的是,朱婷早就把教练证考到手了。
很多人在她身上看到了郎平的影子。从一个时代的绝对王者,到未来可能执掌教鞭的统帅。她的眼光,似乎从来不只盯着脚下的赛场。
“一个还在巅峰的球员,已经把退役后的路都想好了,她要的压根不只是一座冠军奖杯。”
北京时间10月7日凌晨两点半,科内利亚诺客场挑战布斯托阿西齐奥,这是她双线作战的开始。
一个身体,两片战场。
这场横跨欧亚大陆的疯狂赛程,正式拉开帷幕。
好戏,这才刚开场呢。
来源:一丝不苟蜻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