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凌晨三点的直播间后台,马骞盯着屏幕上飘过的"扣工资"弹幕,忽然听见身后传来保温杯轻碰桌面的声响。董宇辉正举着手机拍他,镜头里的小伙子耳尖通红,却还梗着脖子回嘴:"再扣这个月绩效,我就把你藏零食的柜子密码贴公屏上。"
直播间里那句"扣工资"的玩笑 藏着董宇辉最狠的用人招
凌晨三点的直播间后台,马骞盯着屏幕上飘过的"扣工资"弹幕,忽然听见身后传来保温杯轻碰桌面的声响。董宇辉正举着手机拍他,镜头里的小伙子耳尖通红,却还梗着脖子回嘴:"再扣这个月绩效,我就把你藏零食的柜子密码贴公屏上。"
这段被剪成短视频的对话,后来成了粉丝口中的"名场面"。没人知道,马骞的工资卡每月15号都会准时收到一笔额外奖金,备注栏写着"创意贡献奖"。就像没人知道,董宇辉每次在镜头前佯装生气时,左手总会悄悄比个"OK"手势——那是给导播的暗号:该切马骞的反应镜头了。
真正的高手带团队,从不用硬捧
去年双十一直播到凌晨,董宇辉突然指着提词器喊:"马骞把价格标错了!今晚损失从你年终奖扣!"镜头扫过去时,马骞正手忙脚乱地翻台账,鼻尖沁出的汗珠在聚光灯下亮晶晶的。当晚马骞算账的词条冲上热搜,连带他负责的农产品板块销量暴涨300%。庆功宴上,马骞举着酒杯追着董宇辉要"赔偿",对方慢悠悠掏出个红包:"扣的工资,换种方式还给你。"
后台老员工都记得,三年前马骞还是个连镜头都不敢看的实习生。第一次独立讲解产品时,董宇辉故意把提词器关掉,眼看小伙子卡壳脸红,却在直播结束后拍着他肩膀说:"刚才那个磕巴的地方,比背稿时真实十倍。"现在的马骞,能对着十万观众侃侃而谈供应链细节,粉丝群里甚至有了"骞式数据控"的专属超话。
藏在玩笑里的职场智慧
老汉森的办公桌上总摆着半盒牛肉干,那是董宇辉"甩锅"时的"道具"。有次直播设备突发故障,董宇辉对着镜头叹气:"肯定是老汉森昨晚偷偷拆机器研究了,这技术宅就爱瞎鼓捣。"观众笑作一团时,没人注意老汉森正蹲在控制台后飞速排查线路,三分钟后信号恢复,董宇辉对着镜头挤眼睛:"看来今晚得请技术总监吃顿好的赔罪。"
后来大家发现,老汉森的工位从角落搬到了核心区,桌上多了块"技术攻坚组组长"的铭牌。那些被调侃"背锅"的日子里,他带着团队开发的智能选品系统,让直播间转化率提升了47%。庆功宴上有人起哄让老汉森讲讲成功秘诀,他指着董宇辉笑:"得谢谢宇辉总天天给我'加戏',不然哪有机会练手。"
最好的团队,是让每个人都发光
上个月新员工培训,董宇辉没讲什么大道理,只放了段视频:三年前马骞第一次上镜时发抖的手,老汉森最早写的代码被批注得密密麻麻,还有如今已是主力主播的潇潇,当年在后台给镜头擦指纹的样子。"别担心犯错,"他忽然关掉投影,"我这里最不缺的就是'改过自新'的机会。"
现在的直播间里,马骞讲数据时总有人刷"保护我方财务",老汉森偶尔露脸调试设备会引发"技术男神"的弹幕潮。那些曾经藏在玩笑里的用心,渐渐长成了枝繁叶茂的团队生态。就像董宇辉常说的:"真正的团队不是谁带着谁飞,而是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风。"
散场时路过茶水间,听见实习生小声议论:"辉哥今天又说扣谁工资了?"马骞端着咖啡走过,笑着接话:"扣你的,谁让你昨天把报表做得比我还好。"阳光透过玻璃窗照进来,落在每个人带着笑意的脸上——原来最好的职场,是连"批评"都带着糖味。
来源:才思敏捷的江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