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禁令下余承东的造车征途:全球智能汽车与AI大战的关键角力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1 17:25 1

摘要:余承东:“我想大家说华为不造车,其实准确的解释是,华为不单独造车,我们做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不造车怎么行呢?不造车怎么活下来?必须造车,对吧!但是华为不造车,是华为不单独造车,而是和车企一起造车,造好车,造最好的车!”

五年禁令下余承东的造车征途:全球智能汽车与AI大战的关键角力

在华为“八年不造车”禁令下,余承东坚定不移地推动华为联合车企造车。这不仅关乎中国及华为在汽车大战中的成败,更影响着中国在全球AI之战中的地位。

余承东:“我想大家说华为不造车,其实准确的解释是,华为不单独造车,我们做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不造车怎么行呢?不造车怎么活下来?必须造车,对吧!但是华为不造车,是华为不单独造车,而是和车企一起造车,造好车,造最好的车!”

坚定信念:联合造车之路开启

余承东做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与车企共同造好车。这份信念让张兴海和重庆市坚信其能成功,赛力斯与华为携手开启联合设计、造车新篇章并取得成功。

余承东的造车梦始于2014年10月,当时身为华为终端CEO的他与东风签订合作造车协议,还亲自购买东风风神SUV以表决心。然而,2018年美国对华为展开全方位围剿,抓捕孟晚舟,挑起科技战与芯片战。此时余承东肩负带领团队实施华为南泥湾计划的重任,耗时1566天补齐13000个零部件和4000+电路板短板,成功救活智能手机业务和7纳米芯片,2023年8月29日上市的7纳米麒麟芯片便是重要成果。

业务波折:负责人更迭与业务困境

2018 - 2020年期间,华为汽车业务部和车BU负责人几经变化。先是余承东的欧洲下属何利扬担任华为汽车事业部总经理,后华为前日韩区总裁王军接任车BU CEO,他们都向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汇报。

这两年间,与华为实质性合作造车的四家主机厂,合作中何利扬多冲锋在前。签约三家主机厂时,何利扬是代表华为的二号人物;与小康签约时,更是代表华为的一号人物。但华为初期汽车业务总体混沌,何利扬履历资历略显不足,王军担任车BU CEO也非其专长,业务拓展不顺。上汽的“灵魂论”代表了当时多数主机厂的心声,且美国绞杀华为的前两年,主机厂看不起、看不上华为,或是业务拓展不成功的主因。

重要转折:余承东掌舵与新合作

任正非洞察局势,2020年11月送别荣耀、余承东卸任荣耀董事长后,签发文件任命余承东担任华为智能终端与智能汽车部件IRB主任,同时给出“三年不造车”的限制,这成为华为汽车业务的重要转折点。

2020年12月24日,张兴海与余承东第一次见面,双方一拍即合敲定合作。当时小康新能源汽车销量不佳、公司岌岌可危,但张兴海手中的四张“王牌”吸引了余承东:两人草根出身且张兴海对华为、华为AI及汽车智能化有深刻理解;小康有17年造车经验,累计造车卖车约400万辆;小康有纯电汽车在售,赛力斯增程器行业领先;小康拥有先进的工业4.0两江智慧工厂和正在建设的凤凰工厂。2021年4月6日,余承东代表华为与小康张兴海签约,华为车BU智选车模式正式启动。

深入洞察:造车设想与现实考量

领导华为终端及造智能手机近十年的余承东,对工业制造等方面有清晰认识。华为车BU和小康急需车型上市销售走出困境,对赛力斯SF5和东风风光ix7进行魔改成为快速解决方案。

2021年年初,余承东在华为内部讲话中试图说服华为同意造车,提出把奔驰宝马奥迪30几万到50几万区间的车“干掉”,造两款车,第二年卖30万辆,然后一年卖200万辆。从华为摆脱困境、再造新华为的角度看,余承东的想法可行,且当时华为智能手机销量下滑严重,下场造车若能在4 - 5年达到200万辆销量,可弥补消费者业务损失。但从国家及汽车行业大局出发,不造车、牺牲华为小我利益也是正确的,汽车行业涉及众多就业岗位,华为下场造车会带来重大影响。

再次尝试:造车梦想的波折

2023年3月8日,余承东再度尝试推动华为下场造车,直接挂华为问界,但2023年3月31日,任正非签发华为五年不造车文件,余承东下场造车之梦破灭。假设华为在2021年担任IRB主任时下场造车,或者2023年3月挂华为问界成功,结果或许不同。2024年7月2日,华为以25亿元转让问界系列商标及专利给赛力斯,奇瑞智界、北汽享界迟迟不能挂车标,都与当年华为问界的影响有关。

艰难前行:车型推进与内功修炼

2021年余承东领衔华为车BU举步维艰,唯一亮点是极狐阿尔法S搭载华为发布的ADS 1.0和鸿蒙座舱自动驾驶在上海城区实现功能展示。但广汽未积极推动HI模式埃安项目,华为另外两个HI模式北汽极狐阿尔法S和长安阿维塔推进也不顺利,余承东帮助小康卖SF5销量不足万辆。

经过努力,魔改的AITO问界M5于2021年12月23日上市,余承东称其堪比百万级豪车。2022年两款车开启交付,全年销售7.5万辆,远不及30万辆目标。在此情况下,华为车BU团队和赛力斯团队练内功,定义及设计新车型问界M9、M8,余承东与张兴海深入车间解决问题,余承东还亲自到重庆山区测试车辆,华为ADS也突破了无图智驾技术。

模式化解:鸿蒙智行模式的运用

2022 - 2024年期间,华为车BU和赛力斯在鸿蒙智行和引望万亿新赛道上打下坚实基础。余承东巧妙运用鸿蒙智行模式,即华为与主机厂合作造好“车”、造“好车”,化解了八年不造车禁令带来的困境。他必须与主机厂共同造车,帮助华为渡过难关,才能打赢中美AI之战、中美欧L3、L4智能电动汽车之战以及中国与外国汽车大战。

巨大成功:车BU暨鸿蒙智行和引望的成就

截至2025年10月10日,余承东领衔的华为车BU暨鸿蒙智行和引望取得巨大成功。

一是华为发布ADS 4和鸿蒙座舱5,实现高速L3解决方案并突破L4解决方案。华为L3、L4全栈式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将改变中国及全球汽车格局,加速形成中国与外国的新格局,这是中国与欧美汽车大战的关键技术突破。

二是未来5年,鸿蒙智行和引望的营收有望达到1.5 - 2万亿,涉及豪华车和智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领域。鸿蒙智行成立2周年和五界聚首时,多款车型成为各级销冠,打败奔驰宝马奥迪只是开始。

三是余承东用四年时间在八年不造车紧箍咒下闯关智能电动汽车成功,实现AI最大商用及应用场景的成功。未来3 - 4年左右,搭载华为ADS的鸿蒙智行和HI模式车型,将用1000万辆L3、L4智能电动汽车,打赢中美科技战芯片战的决定性一战,这还将拓展鸿蒙生态、增加就业岗位。

四是华为打赢AI大战,余承东或同时打赢智能电动汽车和具身智能机器人两战。具身智能机器人与L3、L4智能电动汽车底层逻辑相通,华为入局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将迎来产业化元年,技术加速落地。

2025年9月29日,华为任命余承东担任华为IRB主任,主管华为AI。这一任命对华为、中国ICT产业以及中国及华为AI都将带来深远影响,余承东在全球ICT领域有望继续取得巨大成功,含金量大幅提升。

来源:遥遥领先的M9和M60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