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纯科技:围绕晶圆制造(FAB)实现“工艺-设备-材料”三位一体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1 18:10 1

摘要:至纯洁净系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至纯科技”)作为中国半导体产业链中的关键企业,其发展路径深刻体现了“工艺-设备-材料”三位一体的战略思维。面对巨大的市场机遇与资源有限性的核心矛盾,公司通过高强度研发投入和精准的产业布局,在半导体国产化浪潮中占据了重要位

至纯洁净系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至纯科技”)作为中国半导体产业链中的关键企业,其发展路径深刻体现了“工艺-设备-材料”三位一体的战略思维。面对巨大的市场机遇与资源有限性的核心矛盾,公司通过高强度研发投入和精准的产业布局,在半导体国产化浪潮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一 核心业务布局与战略定位

至纯科技的商业模式紧紧围绕晶圆制造厂(FAB)的全生命周期需求构建,形成了从前道制造到后期运营服务的完整闭环。

业务板块战略定位与价值关键产品/服务举例湿法工艺设备聚焦前道制造攻坚,力求打破行业垄断具备单片式(S300/D 系列)以及槽式(B300 系列)清洗设备;其中,高温硫酸 SPM 设备为国产首台成功应用于 12 英寸量产线的机型。高纯工艺系统与支持设备堪称晶圆厂的“血管”与“神经”涵盖高纯特气/大宗气体系统、化学品混配设备、研磨液输送系统以及前驱体输送系统。电子材料与专业服务保障企业稳定运营,着力提升客户粘性大宗气站投资与运营(成功打破国际垄断);提供TGM/TCM 驻厂服务;供应核心零部件。

如此布局,使得至纯科技得以与客户携手共进、共同成长。在晶圆厂的建设期,该企业能够斩获高价值订单;于晶圆厂的整个运营周期,则可获取持续且稳定的服务性收入。此举能够有效平抑半导体行业的周期性波动

二 技术护城河与研发实力

至纯科技的核心竞争力建立在持续且高效的研发投入之上。

高强度研发投入:自公司上市以来,累计研发投入高达18.48 亿元。专利数量亦实现显著增长,从上市前的 50 余项激增至865 项。2025 年,公司成功获得首件美国专利授权,这一里程碑标志着其技术创新已然迈向国际新高度。湿法设备的技术突破:公司的湿法设备在28 纳米节点已全面完成开发,且全工艺机台均斩获订单。在更为先进的制程节点,也已取得部分工艺订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高温硫酸、晶背清洗(Backside Etch) 等往昔被国际厂商垄断的关键环节,公司在国内保持着领先的验证及交付进度。系统与部件的深度自主化:公司的高纯工艺系统及支持设备(例如前驱体设备、研磨液设备等)已实现自主化生产。自 2017 年至今,累计出货各类设备超过4.2 万台。与此同时,部分核心零部件也成功实现了进口替代。

三 财务健康与市场认可

尽管面临行业挑战,至纯科技的业务基本盘十分稳固,增长动能明确。

业绩与订单稳健增长: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0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25%。其中,来自集成电路行业客户的收入占比高达87.46%。尤为关键的是,公司在手订单(不含长期订单)金额高达50.5亿元,且94.72% 的订单源自泛半导体行业,为公司未来业绩的增长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障。现金流状况显著改善:公司管理层高度重视经营性现金流的优化与改善。自2023年起,公司的现金收入比稳定维持在1左右,这充分彰显了公司强大的销售回款能力,也表明公司的财务状况正逐步趋于稳健。与头部客户深度合作:公司的订单主要来自产业一线用户,其中包括中芯国际、华虹公司、长江存储等国内主流晶圆制造企业。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服务于12英寸集成电路客户的收入占比高达89.10%

至纯科技通过其清晰的“三位一体”战略,已成功从一家设备供应商,蜕变为覆盖设备、系统、材料与服务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它不仅是半导体国产替代浪潮中在湿法设备和气体系统领域的关键力量,其独特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也为其构筑了宽阔的护城河。

来源:山川米聚之交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