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需要从期刊的官网中查看,如果guideline中的title page没有说明作者个数,是否允许共同一作,共同通讯作者等,我们都默认作者个数不限,允许共同一作,允许共同通讯。
这需要从期刊的官网中查看,如果guideline中的title page没有说明作者个数,是否允许共同一作,共同通讯作者等,我们都默认作者个数不限,允许共同一作,允许共同通讯。
各不同杂志对是否带两位通讯作者,两位第一作者有不同的政策。目前大多不容许2位,不过你在你的文稿中可以写上两位。如果杂志不容许,他们会自动选第一通讯作者为通讯作者。作者也可以主动和杂志社进行沟通,写信说明为什么需要带两位作者,理由充分的话可能是允许带两位通讯作者的。
如下面作者顺序:Wukong Sun#, Bajie Zhu#, Seng Sha, Seng Tang*,Laifou Ru*#These authors contributed equally to this work.*Correspondence author: Seng Tang:
Department, institution,address, city, country, code, email, tel, fax.Laifou Ru:
Department, institution,address, city, country code, email, tel,fax.但是我们注册的时候一般以主要的那个通讯作者邮箱注册。
第一作者,第一通讯作者在论文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对于共一或者共同通讯,每个单位认可也不同。即使sci杂志明确标明“共同第一作者”,有些单位也可能只认可排第一位的“第一作者”。至于单位是否认可“共同通讯作者”,如果不认可,谁是真正的(唯一的)通讯作者,那只有看各单位领导的决定了。如果是毕业申请答辩SCI文章的话,最好的是不要共同作者的,第一是毕业人,通讯作者是导师的,单位署名必须是学校为第一,至于再带上自己工作单位的话,这个要看学校认不认了,大多数是不允许的,所以不带是最安全的。延伸知识阅读:sci期刊对投稿作者的单位有要求吗
除了共一,共同通讯作者有争议外,第一单位也是有争议的,第一单位往往认可度最高,可以体现单位的荣誉,不过任何作者都可以带两个或更多单位,这是国际惯例,因为许多作者身兼不同单位职位或近期改变单位。
sci论文中作者排名认可度情况:
1、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代表了既参与实验设计,又参与了具体工作,无论从哪个角度上讲,1+1是大于1的。
2、唯一第一作者:论文最大贡献者,独享,尤其青基尤为重要。
3、唯一通讯作者(尾作):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象征,重要性毋庸置疑,对于帽子选手非常重要。
4、唯一通讯作者(非尾作,非一作):通讯作者不在尾作,给人感觉论文有隐藏大佬。
5、共同通讯作者(尾作):大老板手下有马仔的准确标识。
6、共同第一作者(排位第一):被“共”了一小部分,虽然排在第一,但是标识了“共同第一作者”。
7、共同(2)通讯作者(非尾作):悲催的小老板,没一作,没尾通。
8、共同(2)第一作者(排位第二):说是共一,其实就是第二。
9&10、共同(≥3)通讯作者(非尾作),共同(≥3)第一作者(排位≥3 ):如果不是正刊子刊级别,就别放了,否则会被觉得太儿戏了。
论文作者署名,论文作者位置,期刊论文发表等可以点击下方名片,咨询详情:
中文社科:一作>导一本二>通讯>三作
英文社科:一作=独立通讯>导一本二=二作共一(非导师一作)>共一(非二)>共通(非二)
1外文里面,共一和共通大概等于0.5乘以一作)
2.读研读博时期,不论中英文,导一本二=一作,通讯反而不算分数
3.如果是和老师合作,争取一做,如果拿不到,至少中英文拿到二作通讯
4.如果和朋友合作,可以努力通讯或者二作共一
当然也会有小伙伴质疑,共一,共通真的有用吗,具体的还是看学校要求,毕竟有的学校只认一作,有的学校基本都认,所以大家还是最好早日了解目标院校要求,对症下药。
总之sci期刊署名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做到实事求是,第一作者,第一通讯是不能够轻易让给他人的,共一和共同通讯的安排也要慎重,而且作者顺序后期不能轻易更改,一定要做到学术严谨,避免因署名不当被拒稿。
来源:科学的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