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进一步筑牢基层法治与安全防线,提升群众食品药品安全意识,2025年10月9日,一场集教育、普法、共建于一体的“法治公开课”在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法院“开讲”。本次活动由盘龙法院联合盘龙区人民检察院、盘龙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盘龙区金辰街道办事处共同举办,通过组织旁听
为进一步筑牢基层法治与安全防线,提升群众食品药品安全意识,2025年10月9日,一场集教育、普法、共建于一体的“法治公开课”在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法院“开讲”。本次活动由盘龙法院联合盘龙区人民检察院、盘龙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盘龙区金辰街道办事处共同举办,通过组织旁听真实案件庭审、多维度普法宣讲等方式,将法治的种子播撒进基层治理的土壤里,凝聚起社会共治的强大合力。
庄严肃穆的庭审,触及灵魂的警示
在盘龙法院刑事审判庭内,国徽高悬,庄严肃穆。旁听席上,来自相关街道辖区的市场管理者、各社区工作人员、居民代表以及市场监管局的相关执法人员整齐就座,神情专注地旁听一起涉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案件的公开审理。
法槌敲响,庭审正式开始。在审判长的主导下,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等环节有序展开。庭审过程节奏紧凑、规范有序,事实与证据在法庭上一一呈现,法律的神圣与威严弥漫在每一个角落。庭审,如同一面镜子,照见了违法的后果,也映照出每一位社会成员在维护食药安全中肩负的责任。
多维度普法,筑牢思想防线
街道工作人员结合基层治理实践,强调社区网格化管理在发现食药安全线索中的“前哨”作用,呼吁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代表争当“信息员”与“监督员”,营造“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的群防群治氛围,让违法行为无处藏身。
市场监管代表聚焦识别与防范,用通俗语言揭示常见假药特征、虚假宣传套路,以及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质及其危害,详细讲解购买药品和食品时的注意事项,并介绍消费者权益受损时的维权途径与举报方式。
检察官从犯罪构成要件入手,深入剖析销售假药罪和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法律定义、量刑标准及其对社会公共安全的严重危害,结合本案阐释司法机关在证据收集、事实认定与法律适用上的严谨过程,展现检察机关严厉打击犯罪、维护公共利益的坚定立场。
法官从司法裁判角度作总结性阐述,解读审理此类案件所依据的核心法律条文,分析定罪量刑的考量因素,强调人民法院坚持“零容忍”态度和“最严厉的处罚”原则,并开展生动的法庭教育,告诫任何心存侥幸、铤而走险的行为必将受到法律严惩,呼吁所有经营者恪守法律底线、诚信经营。
签署倡议书,凝聚社会共识
在盘龙法院干警代表宣读了倡议书后,市场管理者、社区工作者、居民代表、执法人员等在场人员共同签署《食品安全倡议书》。一个个签名,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名字,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承诺,代表着对食品安全的郑重承诺,代表着参与社会共治的坚定决心,标志着本次活动成果从个案警示、知识普及,成功转化为集体行动的共识。
法治的细雨润物无声,安全的堤坝需要共同筑牢。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是盘龙法院在探索司法审判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推动食药安全领域多元共治的一次有益实践和生动缩影。下一步,盘龙法院将继续携手各部门,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丰富的形式,持续织密食药安全防护网,让法治的阳光永远照耀,共同守护好千家万户“舌尖上的安全”与生命健康的防线。
全媒体记者:张小燕
编辑:汤维
审核:段寅彬
二审:钟玲
终审:付晓海
来源:都市时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