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变战场!特朗普政府甩锅民主党,政治秀演到安检口?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11 17:52 2

摘要:10月9日,全美各大机场的安检区突然多了一段视频:国土安全部长诺姆站在镜头前,直指民主党拒绝通过临时拨款法案,导致运输安全局(TSA)员工无薪上岗,还强调政府“正竭尽所能避免航班延误”。这段视频不是贴在角落的公告,而是循环播放,旅客排队过安检时抬头就能看见。

10月9日,全美各大机场的安检区突然多了一段视频:国土安全部长诺姆站在镜头前,直指民主党拒绝通过临时拨款法案,导致运输安全局(TSA)员工无薪上岗,还强调政府“正竭尽所能避免航班延误”。这段视频不是贴在角落的公告,而是循环播放,旅客排队过安检时抬头就能看见。

路透社和CNN都确认,这种把党派指责直接塞进机场日常流程的做法,在美国航空史上几乎没出现过。以往机场屏幕只放安检提示、天气提醒或者欢迎词,现在却成了政治攻防的前线。

这不是信息通报,更像是情绪转嫁。视频反复强调“政府正在努力”,同时把责任钉死在民主党身上。CNN指出,过去几十年,美国机场从没在安检区域播放过带明确党派立场的内容。现在这么做,等于把公共服务空间当成了竞选广告位。

这次联邦政府停摆,从10月1日零时开始。起因是两党在新财年拨款案上僵持不下,共和党想砍社会福利支出,民主党坚持维持现状。参议院9月底没通过任何方案,僵局延续至今。10月9日,共和党提出的临时拨款案再次被否决,参议院随即休会,预计10月13日才复会。这意味着停摆几乎肯定进入第三周。

停摆影响的不只是政客。超过200万联邦雇员被卷入其中,约80万人被迫无薪工作,包括TSA安检员、空管员、边境巡逻人员。他们照常上班,却拿不到工资。而政府一边要求他们“坚守岗位”,一边在他们工作的机场循环播放甩锅视频,逻辑上说不通,情绪上更难接受。

航空系统已经出现实质性压力。路透社统计,10月6日以来,全美约有2万架次航班延误。美国交通部和全国空中交通管理人员协会说,目前仍有90%到95%的空管员在岗,但哪怕少量缺勤,对小型机场也是致命打击。像蒙大拿或缅因的一些支线机场,全天就靠两三个管制员撑着,一人请假,航班就得取消。

交通部长肖恩·达菲10月9日警告,无故缺勤的空管员可能被解雇。工会也表态要处理“不恰当请病假”的行为。这话听着像是在施压,但现实是,这些员工已经两周没领工资,还要面对旅客的抱怨和怒火。

对比2018-2019年那次35天停摆,当时航空系统同样混乱,但至少没在机场公开播放政治视频。如今的做法,不光暴露治理失效,更是在消耗公众对公共服务的基本信任。

普通旅客的代价是实打实的。延误、取消、排队时间翻倍,行程被打乱。有人在社交媒体抱怨:“我付了全价机票,却要为国会吵架买单。”TSA员工更难,他们既拿不到钱,又得承受旅客的不满。这种局面和几年前那次停摆如出一辙,但应对机制似乎没怎么改进。

把政治视频塞进机场,与其说是“透明”,不如说是“甩锅”。数据显示,政府停摆期间,航空延误率平均上升37%,而系统恢复常态往往要几周。现在的问题是,当你在登机前最后100米看到的不是安检提示,而是一段指责对手的党派声明,你还怎么相信这套系统是为你服务的?

停摆还在继续。参议院休会到13号,两党都没松口迹象。共和党坚持削减支出,民主党咬定不能牺牲民生项目。民意方面,法新社援引最近民调说,不少选民把停摆责任归给共和党。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政府急于在机场“澄清”,不是为了旅客,是为了选票。

但旅客不在乎谁该负责。他们在乎的是航班能不能按时起飞,安检队伍能不能短一点,回家的路能不能顺畅一点。现在,连这点基本期待都要被党争碾过。

机场屏幕还在循环播放。诺姆的声音一遍遍响起,指责民主党,强调努力,承诺避免延误。可航班照样延误,员工照样无薪,旅客照样愤怒。视频播得再响,也盖不住现实的杂音。

没人知道停摆什么时候结束。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两党还在用停摆当筹码,机场就不会只是机场,它会继续变成政治秀的舞台,而每个旅客,都成了被迫入场的观众。

来源:牛顿顿顿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