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快人心!18名“台独”骨干曝光,公安重拳出击,网友:早该如此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11 17:13 1

摘要:厦门公安局依法公布18名“台独”分子身份并启动线索悬赏机制,这一举措不仅是对分裂势力的精准反制,更以清晰的法治路径彰显我国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坚定立场,获得两岸有识之士与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据厦门公安局官方披露,涉事人员年龄集中在30至50岁,且均为台湾地

厦门公安局依法公布18名“台独”分子身份并启动线索悬赏机制,这一举措不仅是对分裂势力的精准反制,更以清晰的法治路径彰显我国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坚定立场,获得两岸有识之士与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据厦门公安局官方披露,涉事人员年龄集中在30至50岁,且均为台湾地区所谓“心战大队”成员,其组织化的分裂活动与隐蔽化的渗透手段,让此次打击行动更具现实必要性。

一、事件核心:官方揭开“台独”分子的分裂行径与组织底色

根据厦门公安局发布的信息,这18名“台独”分子长期在两岸开展分裂活动,手段呈现“多样化包装、隐蔽化渗透”的特点:他们既通过社交平台、短视频账号散布“两岸对立”言论,刻意制造认知隔阂;也借“学术研讨”“文化交流”为幌子,将分裂主张伪装成“地方议题”,试图误导台湾地区普通民众,尤其针对历史认知尚浅的群体混淆是非。

更值得警惕的是其背后的组织属性——作为台湾军方所谓“心战大队”成员,这些人并非零散的分裂言论传播者,而是受特定势力操控、执行系统化渗透任务的一环。其核心目的,是通过持续的宣传误导,破坏两岸民众的情感联结与文化认同,为“台独”分裂图谋铺路。此前,这类活动因信息不对称未被广泛知晓,此次官方主动公开细节,不仅让“台独”分子的真实面目暴露在阳光下,更帮助两岸民众看清分裂行径对和平稳定的实质危害。

二、政策延续与创新:反“台独”治理链条更趋精准完善

此次厦门警方的行动,并非孤立举措,而是我国长期遏制“台独”分裂势力的政策延续,更体现了反分裂手段的精准升级。早在2021年,国台办就已公布首批“台独”顽固分子名单,同步实施限制其家属在大陆相关权益、依法启动刑事追责等措施,形成“名单公示—权益限制—法律追责”的初步治理链条。

与以往相比,此次行动新增的“线索悬赏”机制(据厦门公安局通告,提供有效线索者可获1万元奖励),是治理思路的重要创新:既拓宽了获取分裂活动证据的渠道,让民众成为反“台独”的参与者;也通过“公开征集线索”的方式,进一步压缩分裂分子的活动空间。从“单向追责”到“多元联动”,从“事后惩处”到“事前预警”,针对“台独”的治理体系正不断补位完善,让各类分裂行径难以遁形。

三、民意与立场:两岸同心,祖国统一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

事件引发的舆论反响,深刻印证“反分裂、促统一”是两岸民心所向。大陆网友普遍认为,依法打击“台独”是守护两岸共同利益的必要之举;台湾地区也有不少民众发声,谴责“台独”分子“以政治私利破坏两岸和平”。正如部分网友所言,唯有坚决遏制分裂行径,才能告慰为祖国统一事业奉献生命的先辈,才能为两岸民众争取更稳定的发展环境。

需要明确的是,这18名被公布的“台独”分子虽只是分裂链条中的具体执行者,但对其依法追责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向背后的分裂势力传递“分裂必受惩”的明确信号,打破其“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另一方面,也向国际社会重申中国的核心立场——任何形式的“台独”行为,无论包装成何种模样,都将被纳入法治轨道惩处,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在维护国家主权问题上,绝无任何妥协余地。

来源:看世界说故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