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万级新能源 SUV 选车记:零跑 B10 的真实体验分享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1 17:19 1

摘要:最近帮朋友选 10 万左右的新能源 SUV,陪着跑了好几家 4S 店,也试了不少热门车型。发现大家选这个价位的车,顾虑都挺像的:每天上下班要挤早晚高峰,担心车子灵活性不够;周末想带家人出门,又怕空间小坐得不舒服,还总焦虑续航不够用。朋友预算有限,又想兼顾智能配

最近帮朋友选 10 万左右的新能源 SUV,陪着跑了好几家 4S 店,也试了不少热门车型。发现大家选这个价位的车,顾虑都挺像的:每天上下班要挤早晚高峰,担心车子灵活性不够;周末想带家人出门,又怕空间小坐得不舒服,还总焦虑续航不够用。朋友预算有限,又想兼顾智能配置,挑来挑去总觉得差点意思,直到后来试了零跑 B10,才算有了点方向。

之前就听说零跑 B10 在慕尼黑车展上挺受关注,查了下欧洲市场售价折合人民币大概 25 万,国内起售价 9.98 万(具体价格建议咨询当地经销商),现在买还能享全系 3000 元无门槛优惠,入门版到手 9.68 万,价格差距确实挺明显。再看品牌销量,零跑 9 月交付了 66657 台,平均每天差不多 2000 台,连续 7 个月在新势力销量榜单上靠前,这一点让朋友心里踏实了不少。之后我们专门试驾了 12.98 万的 2025 款 600 激光雷达版,从空间、智能辅助到动力续航,慢慢摸清了这款车的实际表现,下面就跟大家聊聊具体感受。

选 SUV,空间是朋友特别在意的点。零跑 B10 基于 LEAP3.5 架构打造,轴距 2735mm,比比亚迪元 PLUS 的 2720mm 略长,实际乘坐感受在同级里算中等偏上。

我身高 1 米 8,调整好驾驶座后,头部还有一拳两指的空间,不会像有些紧凑型 SUV 那样觉得压抑。方向盘是皮质的,3 点和 9 点方向有防滑纹理,握着手感挺稳,但和之前试的大众 ID.3 比,皮质细腻度差了点,长时间握着手心容易闷汗,这点朋友也留意到了。

后排空间倒是超出预期,腿部离前排座椅靠背有两拳半距离,中间地板是纯平的,三个成年人坐进去不会太挤。座椅用的环保竹炭纤维面料,摸起来偏软,透气性比传统织物座椅好,夏天车子晒久了,坐上去不会有特别烫的感觉,新车异味也比较淡,甲醛含量符合国家标准。不过后排座椅靠背角度有点陡,也没有独立扶手,朋友说要是开长途,可能得自己备个靠枕会舒服些。

储物设计有不少实用的小细节。副驾的 “魔术拓展孔” 能加装折叠桌板,放 14 英寸笔记本电脑没问题,临时处理工作很方便,但桌板承重只有 5 公斤,装了之后会占 15 厘米左右的腿部空间,我 1 米 78 的身高坐进去,膝盖就有点贴近桌板了,个子高的人可能会觉得局促。手套箱能竖着放笔记本,车门储物格能装两瓶 1.5 升矿泉水加一把雨伞,后排杯架的硅胶防滑垫很实用,放带汤汁的餐盒也能固定住。

后备箱常规容积 420 升,放 3 个 28 英寸行李箱加背包没问题;底部 70 升的下沉暗格,放充电线、车载吸尘器这类小物件刚好。后排座椅支持 4/6 比例放倒,放倒后能放下 1.8 米左右的露营帐篷,但折叠后和后备箱地板有 3 厘米左右的高度差,搬大件东西得小心点。另外,这款车没有电动感应尾门,双手提东西的时候,开门确实不太方便,朋友觉得这点要是能改进就好了。

在智能配置上,零跑 B10 的表现让朋友挺意外的,不少配置在这个价位里不常见。车顶装了禾赛激光雷达,座舱用的高通骁龙 8295 芯片,智能辅助系统搭配高通 8650 芯片,双芯片的组合,在同级车型里算力算不错的。之前试的比亚迪元 PLUS,标配的是基础 L2 级辅助驾驶,吉利银河 E5 暂时没装激光雷达,对比下来,零跑 B10 的智能硬件确实有优势。

试驾时特意走了段高速,体验 NAP 智能领航辅助系统。跟车时能保持 0.8-1.2 秒的安全车距,遇到大型货车会主动偏移 30 厘米左右避让,回正的时候有轻微晃动,但整体还算稳定,符合 L2 级辅助驾驶的水平。变道成功率大概 85%,盲区监测反应挺快,不过遇到暴雨天气,能见度低于 200 米时,系统决策速度明显变慢,这时候必须驾驶员接管。过弯时车速控制得比较准,但急弯路段偶尔会出现减速太明显的情况,坐在副驾能感觉到明显的顿挫。

激光雷达在光线暗的时候优势挺明显。晚上在没有路灯的停车场,对比之前试的纯视觉方案车型,零跑 B10 能更快识别到障碍物,加上 8650 芯片大概 0.5 秒的响应速度,泊车时安全感更足。记忆泊车功能在光线好、车位宽度 2.5 米以上的场景下,轨迹学习准确率约 89%,横向控制精度 ±5 厘米,但目前不支持跨楼层记忆,要是在结构复杂的车库,实用性会打折扣,朋友家小区的车库就有两层,这点让他有点遗憾。

智能交互系统用起来很流畅。14.6 英寸的 2.5K 中控屏显示清晰,正午太阳大的时候也没明显反光。有高通 8295 芯片加持,切换导航、音乐的时候没出现卡顿。语音助手反应挺快,2 秒内就能响应多指令,用成都方言说 “调 26 度空调 + 导航到公司 + 播放《成都》”,都能准确执行,还能生成 1080P 图片,这个功能在同级车型里很少见。不过语音系统得联网才能用,目前只支持 8 种主流方言,要是家里有老人说小众方言,识别起来可能会有难度。

作为家用车,动力平顺和续航真实是朋友的核心需求。零跑 B10 搭载 160 千瓦后置电机,零百加速 6.8 秒,在同级里算中等偏上。深踩油门超车时,动力储备挺充足,日常驾驶时电机输出很线性,起步不会突然蹿出去,拥堵路段跟车也没有明显顿挫,朋友是新手,觉得这种调校很友好。

高速行驶时表现有好有坏。时速 80-120 公里的时候,加速顺畅,超车并线很轻松;但时速超过 130 公里后,加速能力明显下降,电机噪音也会传到座舱里,对静谧性有影响。底盘是前麦弗逊 + 后多连杆独立悬架,过减速带时滤震效果不错,车身没有明显跳动;高速过弯时侧倾角控制在 3 度以内,稳定性比预想的好。不过在连续坑洼路面行驶时,后排会有轻微余震,走碎石路时底盘隔音效果一般,能听到明显的碎石撞击声。

续航方面我们做了简单测试,67.1 千瓦时磷酸铁锂电池组,CLTC 续航 600 公里。在城市通勤(时速 30km/h 左右)场景下,实际续航和表显续航差距约 8%,表显 100 公里实际能开 92 公里。朋友每天通勤 50 公里,按这个续航算,一周充一次电就行,挺方便的。之前还试了次跨城,从广州到玉林 380 公里,开着空调听着音乐,到地方还剩 150 公里左右续航,不用中途补电,缓解了不少里程焦虑。

需要注意的是,高速场景下续航衰减更明显,时速 110 公里时偏差率升到 15%,实际续航约 510 公里;低温环境下续航达成率会降到 75%,-5℃时 600 公里续航实际能开 450 公里左右,北方用户冬天用车得提前规划充电。补能效率方面,35℃环境下快充 30%-80% 需要 20 分钟,家用 7 千瓦慢充充满要 5.6 小时,低温时快充时间会延长到 35 分钟左右,和同级别车型表现差不多。

零跑 B10 的定价在同级市场里竞争力不错,叠加 3000 元无门槛优惠后,510 舒享版 9.68 万就能入手,11.98 万可选择带激光雷达的版本。对比同级车型,宝骏云海 600km 纯电版优惠后 11.68 万,没有激光雷达和高阶智能辅助;比亚迪元 PLUS 同价位车型用的是骁龙 690 芯片,智能辅助功能处于入门水平,这么看零跑 B10 的配置性价比挺突出。

安全方面,零跑 B10 通过了 Euro NCAP 五星安全测试,副驾拓展区域用的高强度材料,在保证空间灵活的同时兼顾了安全性,这点让注重家庭用车安全的朋友很满意。品牌层面,零跑第 100 万台量产车 9 月正式下线,从 50 万台到 100 万台的量产周期不到一年,在新势力品牌里发展速度较快,市场反馈也在慢慢积累。目前购车还能享受 “全场景免费道路救援” 服务,用车保障相对全面。

当然,这款车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中控屏安装位置稍低,看导航时得轻微调整视线;高速行驶时能听到电机噪音和底盘碎石声。不过这些问题在 10 万级价位里比较常见,对比它的配置表现,整体算是平衡的。

结合这段时间的体验,觉得以下三类用户可以重点看看零跑 B10:

第一类是预算 10-15 万的上班族。每天通勤 50 公里以内,偶尔周末短途出游,这款车的空间、能耗和智能配置,基本能满足日常需求,不会有明显短板。

第二类是经常跑高速的用户。激光雷达加持的智能辅助系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驾驶疲劳,85% 的变道成功率也能提供辅助,跑长途会轻松些。

第三类是注重配置性价比的消费者。10-15 万价位里,能同时拥有激光雷达和双旗舰芯片的车型不多,零跑 B10 在这方面有一定优势。

不过也要客观说些注意点:北方用户冬天用车,要接受约 25% 的续航折损;对后排舒适性要求高的家庭用户,建议先试驾感受座椅支撑性,看看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选购时可以结合日常通勤场景、家庭使用需求,和同级竞品在空间、智能、续航等方面多对比,再决定选哪个配置版本。

这段时间陪着朋友选车、试驾,最大的感受是 10 万级新能源 SUV 市场里,零跑 B10 算是特点比较鲜明的一款车,没有刻意追求某方面的极致表现,而是在空间、智能、续航和价格之间找了个相对均衡的点。目前 3000 元无门槛优惠是限时的,加上 9.98 万起的基础定价,对于预算有限又想兼顾多方面需求的用户来说,这段时间或许是个值得留意的选购窗口期。如果大家也在看这个价位的车,建议去 4S 店实际试驾体验下,毕竟每个人的用车需求和感受都不一样,亲自试过才能知道是否适合自己。

来源:珞珈周书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