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停火后开始算总账,调转枪口对准中国,新华社、环球时报被封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17 12:14 1

摘要:克什米尔实控线附近的摩擦,从五月初就起了火星子,印度那边搞了个代号“朱砂行动”,声称是为了清剿所谓的“恐怖分子据点”,结果大家也都清楚,对着巴基斯坦的防区就是一顿炸,结果还让巴基斯坦把阵风战机给揍下来了。

[浮云]印度的胜利庆典只是“虚晃一招”,莫迪真不是一个省油的灯,如今喘过一口气,他开始和中国算总账了。

其实想想也是,毕竟巴基斯坦拿着中国武器把印度花了大价钱买来的阵风击落,这损失不是一般的大,钱没了、面子也没了,不和中国算账就怪了。

印度是如何“报复”中国的?印度真觉得中国好欺负?

克什米尔实控线附近的摩擦,从五月初就起了火星子,印度那边搞了个代号“朱砂行动”,声称是为了清剿所谓的“恐怖分子据点”,结果大家也都清楚,对着巴基斯坦的防区就是一顿炸,结果还让巴基斯坦把阵风战机给揍下来了。

可结果呢,莫迪根本就不承认自己打了败仗,反而是在行动一结束,印莫迪就迫不及待地出来宣布,印度取得了辉煌胜利,还特意强调巴基斯坦是在他们强大的军事压力下才“被迫”求和的。

为了庆祝这“伟大胜利”,从5月13号到23号,印度全国上下张灯结彩,准备热闹了十来天,那阵仗,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真打了什么大胜仗呢。

但现实却是在冲突那几天,印度空军至少有一架宝贝得不行的“阵风”战斗机,被巴基斯坦空军的歼-10CE战斗机配合我们的霹雳-15导弹给打下来了。

巴基斯坦的“枭龙”战斗机也没闲着,端掉了印度花大价钱从俄罗斯买回来的S-400防空导弹系统,对印度军队来说,损失的可不光是几件先进武器,更是实打实的脸面啊。

装备好坏、战损多少,直接关系到你在国际上说话硬不硬气,印度原本想借着这次边境摩擦,好好秀一把肌肉,巩固一下自己在南亚地区的“老大”地位,结果呢?很可能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反倒露了怯。

而且更关键的一点是印巴之间摩擦了几十年,前面的战斗印度根本就没吃过亏,说话一直也是硬气的很,现在巴基斯坦有了点靠山就能按着头打我,凭什么?莫迪心里肯定是有一股火在的,但是不能当场发飙,舆论一定要压住。

印度政府这边一边大张旗鼓地庆祝所谓的“胜利”,一边在国内开始了严厉的消息封锁,传闻有个头铁的印度网民就在社交媒体上就提了一句“阵风”战斗机是不是掉下来了,结果人立马就被请去“喝茶”了。

印度的社交媒体上关于“阵风”坠落、S-400被毁的讨论,那是说不让说、不让看、更不让议论,老百姓谁还敢在网上说句实话?为了让全国人民都听到同一种“胜利”的声音,印度政府还直接下场,要求X平台配合,把所有“不利于印度国家形象”的消息都给屏蔽掉,完全让老百姓蒙在鼓里。

莫迪脸上挂不住咯

压制国内不同声音的同时,印度又熟练地把矛头对准了中国,他们指责中国的媒体,新华社、环球时报都进了印度的“黑名单”,说咱们在冲突期间散布所谓的“假消息”,恶意“抹黑”印度。

这两家中国媒体就成了“替罪羊”,在印度的施压下,它们在X平台上的官方账号内容,印度用户就看不到了。

可实际上新华社和环球时报的报道,大多是基于公开可获得的信息进行的分析和评论,并没有什么添油加醋,中国官方也压根儿没想直接掺和印巴之间那点陈年旧事。

要说错,可能就错在这些报道点出了一个让印度的关键之处:这次冲突里巴基斯坦军队使用的中国战机和导弹,把印度那些自认为是世界一流的“万国牌”装备给比下去了。

有军事分析就指出,歼-10CE战斗机配上霹雳-15空空导弹,在空战中对上印度的“阵风”战斗机,可能还真占着不小的优势,巴基斯坦的“枭龙”战机,凭借其机动灵活的特点,对印度部署在前沿的那些高端地面目标,也构成了实实在在的威胁。

这些战果虽然不是我们亲自下场打出来的,但“中国制造”胜过“印度装备”,这个可能性本身就足以让印度脸上火辣辣的,战场上找不回场子,就拿中国媒体撒气,多少是有点想把老百姓的注意力从军事失利上引开的意思。

除了对中国媒体下手,印度也没放过土耳其,不少外媒都报道过,在印巴关系紧张那会儿,土耳其向巴基斯坦提供了一批军事物资支持,这在印度看来就是土耳其明摆着站队巴基斯坦,跟自己过不去。

所以印度不仅把土耳其国家电视台TRT在X平台上的官方账号给封了,据说还把印度一个邦从土耳其进口大理石的生意也叫停了,莫迪这是从舆论场到贸易领域全面开火,印度这回是真有点急眼了,四处寻找出气筒。

至于X平台,这次这么配合印度政府的要求,封杀外国媒体账号,也挺让人玩味的,社交媒体平台,按理说应该是个相对开放、信息能够自由流动的地方,一旦被某个国家的政府过度控制,就很容易沦为单方面宣传的工具,甚至可能加剧国家间的矛盾和误解。

不少国际网友也在X平台上发出质疑:为什么对中国和土耳其的媒体账号说封就封,而对印度国内那些散布不实消息、煽动民族主义情绪的账号却常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种明显的双重标准,在国际上也引起了不少议论。

西方媒体虽然对我们的媒体也经常有这样那样的看法,但对于这种由政府主导、平台配合直接封杀账号的行为,态度还是普遍比较谨慎的,这种做法不管针对谁,最终伤害的都是信息自由流动的原则本身。

纸终究包不住火

新华社和环球时报在印度被X平台封禁这事儿,在国际新闻界也掀起了不小的波澜。《纽约时报》、《卫报》、半岛电视台这些国际知名媒体都对此进行了报道,还对印度政府在言论自由方面的做法提出了严肃的疑问。

国际记者联合会也公开发表声明,呼吁印度政府尊重媒体的独立性和跨国报道的权利,就连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公室也公开表态说,正在密切关注印度最近在网络平台上限制内容传播的行为。

这桩桩件件都说明,印度这次的封禁操作,已经不仅仅是它自己的“家务事”了,国际社会的眼睛都盯着呢,即便是在印度国内,也并非铁板一块,虽然主流舆论被政府牢牢把控着,但还是有一些有良知的媒体人和学者公开放话嘲讽莫迪政府。

围绕印巴冲突和信息封锁的闹剧,就像一面不大不小的镜子,照出了各方的真实面目和盘算,它也让国际社会再次认识到,在一个冲突的地区,信息自由、透明流通对于维护和平与稳定有多么重要。

就拿那个印度退役陆军中将来说吧,他在电视节目里公开说,宁愿跟中国打仗,也不愿意跟巴基斯坦打,因为巴基斯坦使用中国武器更熟练,而且更有跟印度打仗的经验。

这话一出,全世界都乐了,连带着他那一套“印度必胜”的洗脑包,都显得那么滑稽可笑,这说明什么?说明当一个国家,从上到下都沉浸在自己编织的虚假幻象里,听不进任何不同意见的时候,那离犯更大的错误,恐怕也就不远了。

信息来源:

来源:墨迷聊游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