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宝骏悦也 Plus 在 2025 年 8 月销量仅为 3422 辆,尽管起售价下探至 7.68 万元,但市场表现仍未达预期。结合产品特性与市场环境,其销量表现平平的核心原因可从以下维度深入解析:
宝骏悦也 Plus 在 2025 年 8 月销量仅为 3422 辆,尽管起售价下探至 7.68 万元,但市场表现仍未达预期。结合产品特性与市场环境,其销量表现平平的核心原因可从以下维度深入解析:
产品定位的场景化错配
硬派设计的「伪越野」标签宝骏悦也 Plus 主打「方盒子」硬派造型,但实际设计更偏向城市精致风。对比竞品 iCAR 03 的粗犷越野套件,其素车的设计显得个性不足。尽管 2026 款新增了越野风格包围,但车身尺寸(3996×1760×1726mm)和轴距(2560mm)仍限制了通过性,无法满足真正的越野需求。这种设计语言与使用场景的割裂,导致其既无法吸引户外爱好者,又难以打动追求实用的家庭用户。
续航与智驾的「功能倒挂」悦也 Plus 顶配版搭载灵眸智驾 2.0 Max 系统,支持高速领航辅助和自动泊车,但 CLTC 续航仅 401km,实际高速续航陛下一般。这种「高智驾 + 短续航」的组合,导致用户在高速场景下因续航焦虑不敢启用智驾功能,而城市低速场景又无需复杂辅助驾驶,形成「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尴尬局面。
营销传播的短板
传播内容的宝骏的宣传长期聚焦「75kW 电机」「2560mm 轴距」等参数,未能将硬实力转化为用户可感知的价值。例如,用户更关心「充电一次能跑多远」「后排能否放下儿童座椅」,但宝骏的广告中鲜少提及这些痛点。
写在最后:
宝骏悦也 Plus 的销量困境,本质上是产品定位与市场需求脱节、品牌信任与用户期待暂未匹配、价格策略与消费心理失衡的综合结果。
其核心问题并非单一的续航或配置不足,而是未能从「代步工具」思维转向「生活方式载体」,未能在性价比之外建立差异化价值。
来源:秒速懂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