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瑞医药扭亏为赢:2025上半年狂揽20亿出海首付,创新药挑大梁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1 14:33 1

摘要:“守了三年的恒瑞终于回本了!”10月11日,股民老陈看着账户里翻红的收益感慨万千。当天恒瑞医药股价收于71.23元,较年初低点上涨超40%,而最新披露的2025年中报更让市场振奋:上半年营收157.61亿元,同比增长15.88%;归母净利润44.50亿元,同比

“守了三年的恒瑞终于回本了!”10月11日,股民老陈看着账户里翻红的收益感慨万千。当天恒瑞医药股价收于71.23元,较年初低点上涨超40%,而最新披露的2025年中报更让市场振奋:上半年营收157.61亿元,同比增长15.88%;归母净利润44.50亿元,同比大增29.67%,净利润率攀升至28.26%。从曾经受带量采购冲击的“药茅”,到如今营收利润双增、机构扎堆看好,恒瑞医药的扭亏为盈之路,藏着中国创新药企的突围逻辑。

要读懂这场逆袭,得先看清恒瑞曾面临的“成长阵痛”。作为国内医药龙头,恒瑞早年以仿制药为营收主力,2018年带量采购政策落地后,多款主力仿制药价格大幅下降,最艰难时单季度利润同比下滑超30%。2024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34.32亿元,净利润率仅25.21%,市场对其“仿制药依赖症”的担忧挥之不去。但2025年中报数据显示,这份担忧已被强劲的业绩增长驱散,而支撑反转的核心,是创新药业务的“挑起大梁”。

创新药成“盈利引擎”,收入占比突破六成,这是恒瑞扭亏为盈的关键第一步。2025年上半年,公司创新药销售及许可收入达95.61亿元,占总营收比重高达60.66%,彻底摆脱了对仿制药的依赖。其中,刚于5月获批上市的1类创新药瑞康曲妥珠单抗表现亮眼,作为国内首个用于HER2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自主研发ADC药物,它不仅快速打开国内市场,更在9月实现“上市即出海”——恒瑞与印度Glenmark公司达成协议,将其海外部分市场权益授权出去,收获1800万美元首付款,未来更有望拿到最高10.93亿美元(约77.95亿元人民币)的里程碑付款。

这款“明星药”的爆发不是偶然。截至目前,瑞康曲妥珠单抗已有9项适应症被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涵盖肺癌、乳腺癌、胃癌等多个癌种,相当于一款药物能服务更多患者群体。这种“一药多适应症”的研发策略,既降低了新药上市后的市场风险,又能快速形成销售规模,成为利润增长的“加速器”。

出海模式升级,BD交易成“现金奶牛”,则为恒瑞的盈利注入了“强心剂”。以往国产创新药出海多是早期项目授权,而恒瑞2025年的操作堪称“精准卡位”:把刚上市的成熟品种交给海外伙伴,自己保留中美欧等核心市场权益。这种模式不仅避免了自建海外团队的高昂成本,更能快速兑现收益。仅2025年上半年,公司就从海外授权中拿到约20亿元首付款收入,下半年更连签3笔BD交易,其中与GSK的合作单笔首付款就达5亿美元。

要知道,2024年恒瑞海外销售收入占比仅2.56%,如今通过“授权合作+核心市场自营”的组合拳,海外业务已从“补充项”变成“增长极”。这种轻资产出海模式,既发挥了自身的研发优势,又借助合作伙伴的渠道快速占领市场,形成了可持续的现金流循环。

成本管控见成效,运营效率持续提升,为盈利空间“松了绑”。面对带量采购的价格压力,恒瑞没有被动承压,而是通过供应链优化、生产工艺改进降低成本。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率较2024年同期提升3个百分点,达到28.26%,这背后是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销售全链条的效率提升。同时,公司聚焦肿瘤、自身免疫等核心领域,砍掉非核心管线,让研发投入更集中——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占比虽保持高位,但研发转化效率显著提高,新药上市周期较往年缩短了1-2年。

市场的反应最为直接。截至6月末,已有1642家主力机构持仓恒瑞医药,持仓量占流通A股的72.57%,华泰、天风等6家机构在9月密集给出“买入”评级。资金面更显积极,近5日内主力资金净流入超4.6亿元,股价在10个交易日内跑赢大盘和行业平均水平,当前70.41元的平均成本价下,多头行情特征明显。对长期持有恒瑞的投资者来说,这份业绩答卷不仅让账户回了血,更看到了中国药企从“仿造”到“创造”的希望。

不过恒瑞的逆袭之路并非毫无挑战:创新药研发仍面临失败风险,海外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这些都需要企业持续保持研发定力。但从2025年的表现来看,它已经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节奏——以研发为根,以出海为翼,以效率为基。这种“稳扎稳打”的发展路径,不仅让自身实现扭亏为盈,更给整个医药行业树立了榜样:在政策变革与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下,唯有坚持创新、精准布局,才能穿越周期、行稳致远。

从曾经的仿制药巨头到如今的创新药标杆,恒瑞医药的转身告诉我们:中国药企的核心竞争力,正在从“价格优势”转向“技术优势”。对普通投资者而言,这样的企业值得长期关注;对患者来说,更多国产创新药的上市意味着更多治疗选择、更低用药成本。而这,正是医药企业最珍贵的价值所在——既守护着投资者的信心,更守护着无数人的健康希望。

来源:最伟大的作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