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地时间2024年11月2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全国电视讲话中重磅宣布,俄军在对乌克兰的军事打击行动中,成功测试了新型“榛树”(Oreshnik)中程高超音速弹道导弹,证实俄罗斯已实质性掌握这一尖端武器技术。这一消息迅速引发全球关注,成为俄对西方持续军援乌克兰
当地时间2024年11月2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全国电视讲话中重磅宣布,俄军在对乌克兰的军事打击行动中,成功测试了新型“榛树”(Oreshnik)中程高超音速弹道导弹,证实俄罗斯已实质性掌握这一尖端武器技术。这一消息迅速引发全球关注,成为俄对西方持续军援乌克兰的强硬回应信号。
普京在讲话中明确表示,“榛树”导弹此次测试未携带核弹头,但作战表现远超预期。该导弹以10马赫(约12250公里/小时)的速度奔袭目标,乌克兰方面监测显示其末段速度甚至超过11马赫,从发射到击中目标仅耗时15分钟。更关键的是,这款导弹搭载了冷战时期MIRV(多路独立目标再入飞行器)技术,可携带6枚主弹头及36枚分弹头,能对多个目标实施精准打击,且现有防空系统均无法有效拦截。
俄罗斯国防部证实,导弹准确击中了乌克兰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一处导弹生产工业区,所有弹头均命中预定目标。普京强调,“榛树”并非苏联武器的现代化改造,而是基于最新技术研发的全新装备,其作战效果堪比战略武器,且俄罗斯已拥有可随时使用的导弹储备。
此次“榛树”导弹的实战亮相,直指美英对乌克兰的远程武器援助。普京在讲话中提及,此前乌克兰使用美国ATACMS导弹和英国“风暴之影”导弹袭击俄布良斯克州、库尔斯克州军事设施,造成俄方人员伤亡,这成为俄动用新型武器的直接诱因。他明确表示,俄罗斯将以“镜像反应”回击任何针对俄领土的攻击,若西方持续升级军援,俄将采取更严厉反制措施。
据五角大楼透露,“榛树”导弹技术源自俄未列装的RS-26“边界”导弹,但升级了高超音速技术,射程可达1000-5500公里,从俄西部发射可覆盖全欧洲,部署在东部则能抵达美国西海岸。尽管俄方否认其为洲际弹道导弹,但美军承认该武器“具备改变战场态势的潜力”,且发射前30分钟已通过核风险渠道向美方通报。
“榛树”导弹的实战测试引发国际社会广泛热议。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称此举是“战争的严重升级”,乌方正与美国协商反导对策。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对此表示担忧,认为局势“正朝着错误方向发展”。
西方舆论呈现两极:挪威武器专家霍夫曼警示,俄方此次未用核弹头,但释放了“下次可能动用”的威慑信号;美国智库学者奥尔布赖特则质疑俄方“技术夸大”,认为其实际战力或存水分。英国军事专家萨维尔指出,尽管该导弹在俄乌冲突中军事意义有限,但其象征意义重大,凸显俄以武器研发强化战略威慑的意图。
在随后的国防部会议上,普京宣布已下令批量生产“榛树”导弹,首套量产型已于2025年8月交付俄军,且计划年底前在白俄罗斯完成部署地点的准备工作。他同时透露,俄正研发多款中短程导弹,均已进入测试阶段,未来将逐步列装战略导弹部队。
军事专家分析,“榛树”导弹的亮相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俄军事技术突破的缩影。普京此前曾多次强调,人工智能、激光武器、卫星指挥系统是俄军未来发展的核心方向,这些领域的突破将构建起现代化的实时作战体系。此次新型武器的实战验证,无疑是俄展示军事实力、争夺战略主动权的关键一步。
来源:阿峰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