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叫田润叶,今年29岁,一直以为生活按部就班,但突然发现,这一切都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普通姑娘的普通执念,如何一步步把自己困住?今天,就说说我的心路历程,与大家聊聊,怎么才算是真正开始属于自己的新生活。”
“我叫田润叶,今年29岁,一直以为生活按部就班,但突然发现,这一切都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普通姑娘的普通执念,如何一步步把自己困住?今天,就说说我的心路历程,与大家聊聊,怎么才算是真正开始属于自己的新生活。”
我叫田润叶,今年29岁,家里是农村的,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我是家里的独生女,也是靠着全家省吃俭用把我供到大学毕业。现在,我就在镇上一家中学当语文老师,每天教书、批卷子,下了班接着回家做饭给父母吃,心里其实很满足。可你们知道吗?最近这几年,我越来越觉得,心头有口气喘不过来,总觉得丢了点什么。
说出来不怕你笑,这种郁闷感,其实和“爱情”有关。我算那种从小听妈妈的话,规规矩矩的人,学习好、脾气也还温和。小时候爸妈、邻居总说“润叶聪明,将来肯定能嫁个有出息的好男人。”因此,自我懂事起,我一直把“找对象结婚”这件事挂在心头,甚至大学时,暗恋过一个男孩子,可他家条件太一般,父母并不看好,还悄悄劝我别分心,好好考事业编制。
毕业后,我如愿进了中学工作。亲戚朋友熟人间,关于我的“对象”问题成了永恒的绕不开的话题。大家都盼着我早点结婚,我自己呢,也习惯性觉得,该结束“单身”了。带着这种执念,相亲、托介绍,一路上磕磕绊绊,都是不合胃口。被拒绝、又拒绝别人,无数次心里默默失落,“是不是我哪里真的不行?”
慢慢的,身边姐妹都组成了自己的小家庭,有了一儿半女,而我还在家陪着年老的爸妈,刚过28岁生日的时候,有晚我一个人坐在阳台发呆,忽然想:“田润叶啊田润叶,难道你所有的价值,都要绑在一个‘身份’标签上吗?那你这二十几年的努力,是不是太不值钱了?”眼泪就那么流下来了。
很多时候,我其实并不怕孤单,更怕的是别人异样的眼神和话语:“一个女生都快30了,没结婚还正常吗?”隔壁的大婶、村里亲戚,都觉得我好奇怪。可是,他们谁知道,每天早晨看到学生们带着朦胧睡意对我喊“田老师早上好”,我那一刻多踏实?他们又怎么会明白,我其实真的曾想狠狠去爱一个人,只是一直提不起勇气,怕付出了全世界,却落了空?
去年冬天,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彻底改变了我。当时学校刚放假,我心情实在太沉闷,临时决定去南方小城玩几天。一个人坐大巴,沿途耳机里循环播放着老歌,看着窗外的风景变幻,脑子突然开了窍。那一刻我明白了:生活属于自己,我如果一直活在别人的评判里,只会越陷越深。我要为自己活一次!
回来之后,我主动报名参加学校的新课程开发组,下班后报了健身班,周末约同事一起去市场逛集市、看露天电影,把业余时间填得满满的。以前觉得“孤单”很可怕,但现在回头看看,那些静下来时候的小确幸、小坚持,早已经让我变得不再脆弱。
日子就这样有滋有味地过着,再碰到亲戚催婚或“关心”,我也能云淡风轻一笑带过。不会再觉得自卑,不会再陷入自我怀疑。每个人都是世上独一无二的版本,你是自己命运的主人,怎么选择都不应该被指点。而放下那些别人眼光和无谓执念以后,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
前段时间,镇上的老同学聚会,有几个人还调侃我“优秀但有点怪”。这回我一点都不生气,反而真心诚意地和大家分享了我的转变。“你不开心,其实根本不是因为你单身,而是你一直困在别人的期待值里。如果你每天都能为自己而笑,为自己备一餐,选一本喜欢的书,多爱自己一点点,生活可能根本就不是以前那个味道。”说完之后,反倒有好几个闺蜜私下找我聊天,说她们也有同样的焦虑。
人生有时候真挺奇怪的,最难的事并不是拼命努力,而是肯放下。过去我害怕错过所谓的“最佳年龄”,害怕与幸福擦肩而过,如今懂得卸下包袱,把自己还给自己,反倒觉得日子顺了,生命亮堂了,就连工作状态都比以前更自信、更从容。遇见的每一个人、每一个瞬间,我都特别珍惜。
我始终相信,每个普通人都值得拥有独一份的幸福,只是幸福的模样原本就各有不同。如果你的生活已经让你喘不过气,如果你也总是为不切实际的执念烦恼,不妨试试看,慢慢放下一部分,把自己从泥潭里拉出来。生活也可以很温柔。
作为田润叶,我想告诉看到这篇推文的每个人——别让外界定义你,别为尘世的框架束缚你的梦想。普通人的世界很大,我们可以勇敢一些、自由一些,认真享受属于自己的每一天。
来源:悦心暖爱的芯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