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各位村民请注意!未来4小时雨势变小,适合小雨天抢收玉米,大家抓紧准备农具,雨停就下地!”10月7日清晨,石横镇的村村通广播里,抢收提示循环播放,村民们闻声后纷纷扛着工具往田里赶。
10月10日
人民网报道
山东肥城:战阴雨抢秋粮,让“丰收到手”
▼▼▼
当前正值“三秋”生产关键期
持续阴雨天气给秋粮收割
储存带来严峻挑战
连日来
肥城市迅速部署
以“抢”为要、以“快”破局
整合气象预警、排涝疏浚
农机调配、烘干储粮等全链条举措
在全市范围内打响秋粮颗粒归仓攻坚战
切实守护群众的“粮袋子”与“钱袋子”
01
“各位村民请注意!未来4小时雨势变小,适合小雨天抢收玉米,大家抓紧准备农具,雨停就下地!”10月7日清晨,石横镇的村村通广播里,抢收提示循环播放,村民们闻声后纷纷扛着工具往田里赶。
“我们密切联动气象、农业农村等部门,实时捕捉雨情间隙和天气变化‘窗口期’,通过村村通广播、微信群、朋友圈等渠道,累计发布预警信息30余条次、抢收指导意见20余条,引导农户抓住雨停间隙、小雨天气中适宜作业的时段见缝插针抢收”石横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干部马衍才说。
同时针对“机械难进地、作物易霉变”的痛点,石横镇协调6台履带式收割机优先投入泥泞地块作业,另外,从河南调运22台高性能收割机械,充实抢收队伍。
“刚收的湿玉米赶紧卸下来,直接送进烘干塔,别堆在外面!”在石横镇汇鑫源农机合作社的烘干车间,理事长赵再贺正指挥工人转运玉米,车间里机器运转不停,刚收的湿玉米被送入烘干塔,烘干后的玉米通过输送带装入粮仓。
据了解,依托万瑞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汇鑫源农机合作社等4个综合农事服务中心,石横镇及时启用大型烘干设备,协调好烘干设备与收获进度的匹配,同时实行24小时作业,日烘干能力可达300吨,做到“机收一片、烘干一片”。
“现在是抢收关键期,我们连轴转,白天收的玉米晚上就烘干,保证水分控制在14%以下,一点不耽误储存。”宗士涛说。
抢收抢烘离不开物资支撑。石横镇提前对接供销社、农资商店,重点保障燃油、编织袋、篷布、防雨塑料布等物资供应,确保“供应充足、价格稳定”,让农户在抢收时“不缺料、不花冤枉钱”。
截至10月8日,石横镇秋粮抢收成效显著,玉米收割完成率达66.28%,大豆收割完成率56.67%,花生已100%收获完毕。
在汶阳镇,针对持续阴雨可能引发的农田渍涝问题,镇里早早就制定了排涝方案,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对田间排水沟、地头沟与路边沟开展系统清淤整治,确保“三沟”连接顺畅、排水无阻。
截至目前,全镇累计完成沟渠疏通整治18.9公里,修复、清理桥涵设施200余处,显著提升农田整体排涝能力,为秋收期间农机及时进地和抢收抢烘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提前清了沟渠,收割机才能开进来,不然地里积水,玉米泡在田里就全坏了。”汶阳镇胡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晁吉海说,他们村用了3天时间清理完所有沟渠,现在农机进出特别顺畅。
02
“轰隆隆——”在汶阳镇北庄村的泥泞玉米地,一台履带式收割机正平稳作业,驾驶员不时调整方向,确保籽粒不落地。为应对阴雨天气对农机作业的影响,汶阳镇精准摸排农机状况,组织技术人员对拖拉机、收割机等设备全面检修,确保机具“健康上岗”。
在肥城市新时代汶水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院子里,技术人员陈丙君正蹲在地上给一台收割机调试发动机,手里的扳手转得飞快。“我们每天要检修10多台农机,滤芯、履带、输送带都得查仔细,确保每台机器都运行正常,不能在抢收的时候掉链子。”陈丙君说。
为了让秋粮“收得下、存得好”,汶阳镇还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手把手、面对面”的技术指导。在汶阳镇郭店村,农技员冯学程正拿着水分测量仪,给村民武燕家的玉米测水分。
“婶子,你这玉米水分有点高,得再拉去烘干点烘一下,不然储存的时候容易长霉。”武燕点点头:“现在都不知道咋存了,多亏你过来指导!”
为应对阴雨天气影响,新城街道的金丰粮食种植合作社入秋前储备3台履带式玉米收割机,解决传统收割机易陷车、效率低的问题。“今年合作社还新投入使用单体烘干塔,日烘干能力能达到300吨,不仅解决本地农户晾晒难题,还为兄弟镇街提供服务。”合作社理事长荆海军说。
当前,肥城的抢收战斗仍在继续,从预警到排涝,从农机到烘干,全链条举措环环相扣,让“丰收在望”稳稳变成“丰收到手”,牢牢守护着群众的“粮袋子”。
来源:肥城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