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出手!无人机进入 “一码统管” 时代,无码飞行最高罚 2 万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09 22:18 1

摘要:工信部与市场监管总局联合敲定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唯一产品识别码》强制性国标进入落地倒计时,要求所有无人机必须配备 “电子身份证”,飞行中 1 秒 1 次广播身份信息,无码飞行将面临最高 2 万元罚款。这波操作不仅终结了 “黑飞” 乱象,更给万亿空中经济装上了

工信部与市场监管总局联合敲定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唯一产品识别码》强制性国标进入落地倒计时,要求所有无人机必须配备 “电子身份证”,飞行中 1 秒 1 次广播身份信息,无码飞行将面临最高 2 万元罚款。这波操作不仅终结了 “黑飞” 乱象,更给万亿空中经济装上了 “安全锁”!

一码终身制,从出厂到报废全程可溯

这个唯一识别码相当于无人机的 “身份证号”,由制造商在出厂时赋予,伴随设备终身。无论是大疆的消费级无人机,还是美团的物流无人机,都得在投放市场前完成备案 —— 哪怕维修时换了存储模块,也必须重新登记报备。南太湖新区已有 300 余架无人机完成登记,飞行轨迹、高度、飞手信息实时上云,实现 “身份可查、责任可追”。

技术硬约束,1 秒 1 次广播,监管无死角

新规的核心是 “飞行中动态广播”:无人机需通过无线信号每秒发送一次识别码,配合地面感知基站,监管部门能实时追踪设备位置。中国铁塔打造的低空智联网平台已接入 26 个感知基站,实现部分区域信号全覆盖,哪怕是山东港口的集装箱巡检无人机,或是内蒙古草原的防火无人机,都逃不过 “天眼” 监控。

三类设备例外,玩具无人机不用 “办证”

并非所有 “会飞的机器” 都要加码!重量小于 0.25 千克、飞行高度不超 30 米、无拍摄功能的遥控飞行玩具,可豁免识别码管理。但像大疆 Mavic 3 这类 250 克以上的航拍机,哪怕是个人组装的设备,都必须 “持证飞行”,否则就算 “黑飞”。

“黑飞” 者无处遁形,拘留案例敲响警钟

就在新规公布前,眉山一名飞手操作未登记的无人机闯入世运会管控区,被行政拘留 5 日;大理更有人操控无人机穿越三塔券洞坠落,面临文物损坏追责。2026 年新《治安管理处罚法》实施后,“黑飞” 还可能被拘留 10 日,堪称 “史上最严监管”。

安防企业抢滩:反制设备成新风口

低空安防企业已率先布局:针对新规推出的信标接收机,能精准捕捉无人机的广播信号,配合中国电信的 “云猎” 系统,可瞬间锁定违规飞行的设备与飞手位置。业内预测,机场、高铁、景区等 39 类场所将强制部署防御设备,反制市场规模或突破 50 亿元。

合规企业迎利好,美团、大疆早有准备

头部企业已提前卡位:深圳凭借低空经济地方立法,早就让近 300 条航线的无人机完成编码备案,美团物流无人机日均 5000 单配送全在监管范围内;大疆则在新机型中预装识别码模块,出厂即合规,彻底甩开 “小作坊” 竞品。

查设备:250 克以上设备先找制造商要识别码,组装机需自行申请;

办登记:登录 “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综合管理平台”,或通过 “随申办” 小程序完成实名备案;

报飞行:在禁飞区外飞行前,提前向空管部门报备路线,重大活动期间严禁 “顶风飞”。

“玩具机” 界定别含糊:带摄像头的迷你无人机就算超 250 克,也得登记,别拿 “玩具” 当借口;

维修后别忘更新:换主板、电池等关键部件后,必须重新备案,否则算 “无码飞行”;

别信 “代备案” 骗局:官方备案全程免费,第三方收费代办多是诈骗,认准民航局官网渠道。

无人机 “持证飞行” 会影响你玩机或创业吗?你觉得这波监管是给低空经济降温,还是保驾护航?评论区说说

#无人机一码统管落地 #低空经济安全锁 #黑飞零容忍 #无人机合规指南

来源:有趣的科技君

相关推荐